1.交梨火枣 按:道家相传,“交梨火枣”,神仙所食之仙果。道经云:“玉醴金浆,交梨火枣,食之,飞腾成仙也”。交梨火枣,乃道家养生食方。食之名,源于相传典故。方中食味相配,有健脾,和胃,清热,除湿,润肺,’化痰之功用。炎夏酷暑之季,习气练功之时,食健脾胃以助运化,清烦热以消燥湿之饮膳,可协调脏腑,安顺身心,以利习练功法。 食方:红枣四十枚,梨五个,山药五段(寸许一段),赤豆五两。 方义:红枣:有健脾,养胃,补中益气,补益五脏之功;梨:有润肺,生津、清心热、化痰湿之效;山药:有补益脾胃、益气利咽之益;赤豆:有健脾去湿、清热利水之利。人夏,冰凉生冷之饮,宜有节制,多饮则助湿,常酿症而发于秋;肥腻油酥之食,宜有所减,因多食则伤脾。故,夏季,善调饮膳,方益于养生。 食法:将红枣、梨、山药、赤豆共人瓷罐或砂锅之中,加水1500毫升,文火煎之。熟后,做成泥浆,加冰糖,分早、晚食之。 注:1.红枣、梨,熟后去皮、核。 2.煎煮时,加菊花五朵,熟后取去花蒂。 2.三光生辉 按:道经谓:“天有三光,日、月、星辰也。”三光生辉,乃道家养生食方。方名乃源于道经“三光”之说。方中食味相配有养心神、开胸膈、滋肺阴、生津液、益气力、健脾胃之功用。食味精微之化生,可益于心肺,利于生机。和脏腑而通气血之效益,食之可见。 食方:藕三节(寸许一节),竹笋三段(寸许一段),银耳三朵(大者三朵,小者五朵)。 方义:藕归人心、肝、脾、胃经,有益神,益气,除烦热,健脾胃之功效。唐代著名食医孟诜谓:“藕,乃神仙之食,功不可说”。竹笋,归入肺、肾、脾经,有开胸膈,降浊气,清肺化痰,除热利尿之功用。道经云:“服日月之精华者,得以常食竹笋,竹笋乃日华之胎也”。银耳,归人肺、脾、肾、胃经,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止烦渴,解倦怠之效能。夏季,宜减苦增辛,宜食清心养肺之食物,习气练功,须养肺气而强化气机,当平心气而和顺心血。故,饮膳宜清淡而有补益之功,宜滋养而有调节之效。食之有方,受之有利,方有益于身心。 食法:将藕、竹笋、银耳置入瓷罐或砂锅之内,加水二千毫升,文火煎煮至一千毫 升,分早、中、晚食用。 注:1.藕、竹笋宜切成片。 2.煎时,加冰糖,加菊花三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