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是做样子,要真的发生内在的转化,而内在转化有多难!一个很小的改变也是无数遍觉察、反省、自问、调整才得以实现。 ——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希阿青措 大学毕业,我到一所学校当老师,其他刚参加工作的同龄人激情澎湃、干劲十足,我却对工作毫不上心,因为我从小的人生目标,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已经实现。 我恣意地挥霍着所谓的“自由”。很快,我爱上了灯红酒绿、浮华喧嚣的夜生活,做起了昼伏夜出、锦衣夜行的“派对动物”。然而,每当繁华散去,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独自面对睡前的宁静,我感到的不再是兴奋和满足,取而代之的是更大的失落和恐慌。 “施比受更重要。”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二十几年贪婪自私的心灵仿佛被一根火柴划亮了一般。很多在学生时代完善了人格的同龄人,在工作生活中尽善尽美渐入佳境,而我却在年近而立之年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时候改变自己了。” 曾经有位老教师告诉我:“一定要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我心中不以为然:“小孩子而已,他们连真情和假意都分辨不了,还懂什么是爱?”我爱自己都来不及,哪来闲暇爱他们。 不爱学生的老师不可能教出温和谦逊,体恤他人的学生。可以想象,我的工作效率事倍功半:不听课的,不完成作业的,和我顶嘴的……状况百出。有几次,我甚至被顽皮的学生气得掉眼泪。 当佛弟子的身份和教师身份叠加在一起时,我的内心渐渐发生着变化:他们是我的福田,我要在这一亩亩福田里耕作,学习关爱,学会体谅,体会付出之美。 有一次,我正在上课,突然发现后面的男孩子们蠢蠢欲动,一问才知道,窗台上爬着一只小蜥蜴,被一个男生抓住放到了盒子里。我知道,以他们的贪玩劲儿,蜥蜴肯定会死掉,下课后,我让那个男孩子把蜥蜴放回草丛里,担心顽皮的学生们会回来扒拉草丛,课间的十分钟,我守在草丛旁。果然,他们从教学楼后绕了一圈,又折回来。看到我仍然在那儿,悻悻地回去了。 蜥蜴事件后,我意识到给学生传递正确的生命观是多么重要的事。我们天天为升学率忙得焦头烂额,时时教导学生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却从来没给学生真正“爱的教育”。 班上有个男孩子贪玩厌学,上课打瞌睡,不做家庭作业,甚至还离家出走,无论从哪一方面看,他都不是一个老师喜爱的学生。我曾十分严厉地批评过他,并自以为这是对他好,对他负责。直到有一天,家长打电话告诉我,他不想读书了,因为老师们都不喜欢他。 挂掉电话,我猛然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我根本没考虑学生需要什么,一味地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对待他,我简单粗暴的态度对他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啊!第一次,我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到了他的挫败感。 一次考试结束后,按照惯例,我会为每个有进步的学生准备一个小礼品。这位同学羡慕地看着别人领奖品,之后的那节课,他竟然没打瞌睡,一直努力坚持着。 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觉得今天的奖品怎么样?他笑嘻嘻地说,那个小小的便签本好看极了!我说,那你想要吗?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我说,如果明后两天你能完成背诵任务,我就把它送给你。他一直低着的头猛然抬了起来,眼睛里闪着光。两天后,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把便签本送给了他。后来,他妈妈告诉我,那两天孩子学习兴趣高涨,最近很开心,因为“老师表扬他了”。 一个小小的便签本、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温暖一颗渴望理解和关爱的心。 什么是修行?对我而言,能培养出一颗菩提心对待所有学生,理解他们的难处,为他们取得的每一份进步而感动,帮助他们理解爱,付出爱,体会真正的幸福安乐,在小小的心中播下一颗颗爱的种子,直到某一天,他们能长成参天大树,为众生带来清凉与福祉。 我想,这就是我的修行。 文章选自菩提洲网站——佛子心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