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蔷薇的种类、变种、品种很多,各地名称也不一致,人们通常所说的蔷薇,只是这类花的通称。花色有乳白、鹅黄、金黄、粉红、大红、紫黑多种,花朵有大有小,有重瓣、单瓣,但都簇生于梢头。 折叠 编辑本段 生长习性蔷薇喜欢阳光,亦耐半阴,较耐寒,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通畅的土壤中则生长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长。不耐水湿,忌积水。萌蘖性强,耐修剪,抗污染。花期一般为每年的4-9月,次序开放,可达半年之久,由于温室效应而导致全球变暖,某些地方的蔷薇提早在4月,甚至是3月份便开始开花。 折叠 编辑本段 繁殖方式折叠 编辑本段 栽培技术栽培蔷薇与培养月季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比月季管理粗放。栽植株距不应小于2米。 折叠 浇水蔷薇喜润而怕湿忌涝,所以不管是地种还是盆栽都得保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从早春萌芽开始至开花期间可根据天气情况酌情浇水3-4次,保持土壤湿润。如果此时受旱会使开花数量大大减少,夏季干旱时需再浇水2-3次。雨季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涝。因蔷薇怕水涝,水涝容易烂根。秋季再酌情浇2-3次水。全年浇水都要注意勿使植株根部积水。孕蕾期施1-2次稀薄饼肥水,则花色好,花期持久。 折叠 施肥蔷薇喜肥,按"薄肥勤施"原则,不断供给各种养料。植株蔓生愈长,开花愈多,需要的养分亦多,每年冬季需培土施肥1次,保持嫩枝及花芽繁茂,景色艳丽。切花因产花量大,产花季每周需施肥1-2次,并应注意培育采花母枝,剪去弱枝上的花蕾。 折叠 光照蔷薇系阳性花卉,它喜温暖,华北地区及其以南,皆可在室外安全越冬。蔷薇夏季要适当遮荫,避开阳光曝晒;要松土透气,保持通风流畅;要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折叠 修剪修剪为蔷薇造景整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修剪不善,长成刺蓬一堆,参差不齐,不仅病虫害多,外形亦不雅观。一般成株于每年春季萌动前进行一次修剪。修剪量要适中,一般可将主枝(主蔓)保留在1.5米以内的长度,其余部分剪除。每个侧枝保留基部3-5个芽便可。同时,将枯枝、细弱枝及病虫枝疏除并将过老过密的枝条剪掉,促使萌发新枝,不断更新老株,则可年年开花繁盛。培育作盆花,更注意修枝整形。[7] 折叠 病虫防治野生蔷薇少有病虫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锯蜂、蔷薇叶蜂、介壳虫、蚜虫以及焦叶病、溃疡病、黑斑病等病虫害,除应注意用药液喷杀外,布景时应与其他花木配置使用,不宜一处种植过多。每年冬季,对老枝及密生枝条,常进行强度修剪,保持透光及通风良好,可减少病虫害。[8] 黑斑病 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为圆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可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达可宁等药物。[8] 白粉病 侵害嫩叶,两面出现白色粉状物,早期病状不明显,白粉层出现3--5天后,叶片呈水渍状,渐失绿变黄,严重伤在时则造成叶片脱落。发病期喷施多菌灵、三唑酮即可,但以国光英纳效果最佳。[8] 蔷薇锈病 锈病是蔷薇一种常见的病害。叶片和新枝条都可能发病。病情严重,会引起叶片大面积脱落,以致使花卉失去观赏价值,甚至死亡。如果发现此病,要及时处理,可用800倍液三唑酮叶面喷雾,每周一次,连续3-4,此疾病可基本痊愈。[8] 折叠 编辑本段 品种介绍常见栽培的主要变种有:粉团蔷薇,花型较大,单瓣,粉红或玫瑰红色,多花簇生呈伞房状;荷花蔷薇,花重瓣,粉色至桃红色,多数簇生;七姊妹,花重瓣,深粉红色,常7-10朵簇生在一起,具芳香;白玉堂,花白色,重瓣,常7-10朵簇生;日本无刺蔷薇,花白色,单瓣,一村枝多花,聚状开放,香;普通蔷薇,无特点。 折叠 白蔷薇
直立灌木,高约2米;小枝有不等钩状皮刺,有时混有刺毛。小叶通常5,稀7,宽椭圆形或卵形,稀长圆卵形,长2-6厘米,边缘有单锯齿,下面被毛,托叶宽,半边有锯齿。花. 排列成伞房状,花梗有腺毛,花直径6-8厘米;萼筒光滑,萼片卵状披针形,有羽状裂片,外被腺毛;花瓣单或重瓣,白色或粉红色,有香味。果长圆卵形,长约2厘米,鲜红色,萼片脱落。 我国各地有栽培,供观赏用。 原产地不详,一般认为园艺杂种(R. corymbifera × R. gallica)南欧诸国有栽培,供制香精之用。[1] 折叠 黄蔷薇黄蔷薇(学名:Rosa hugonis Hemsl.) 矮小灌木,高约2.5米;枝粗壮;常呈弓形;小枝圆柱形,无毛,皮刺扁平,常混生细密针刺。小叶5-13,连叶柄长4-8厘米;小叶片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圆钝或急尖,边缘有锐锯齿,两面无毛。花单生于叶腋,无苞片;花直径4-5.5厘米;萼筒、萼片外面无毛,内面有稀疏柔毛;花瓣黄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宽楔形。果实扁球形,直径12-15毫米,紫红色至黑褐色,无毛,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7-8月。 产中国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生山坡向阳处、杯边灌丛中,海拔600-2300米。模式标本采自陕西。[2] 折叠 法国蔷薇法国蔷薇(学名:Rosa gallica L.): 直立灌木,高约1.5米;小枝通常有大小不等的皮刺并混生刺毛;小叶3-5;小叶片革质,卵形或宽椭圆形,长2-6厘米,先端圆钝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有重锯齿,稀为单锯齿,齿尖常带腺,上面暗绿色,有褶皱,下面淡绿色,被柔毛;小叶柄和叶轴有刺毛和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卵形,边缘有腺毛。花单生,稀3-4,无苞片;花梗直立粗壮,被腺毛;花直径4-7厘米;萼筒和萼片外面有腺,萼片常有多数裂片;花瓣粉红色或深红色。果近球形或梨形,亮红色,萼片脱落。 原产中欧、南欧及西亚,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很多。有重瓣及半重瓣者。[3] 折叠 突厥蔷薇突厥蔷薇:(Rosa damascena Mill. Gard.):亦称大马士革蔷薇 灌木,高约2米;小枝通常有粗壮钩状皮刺,有时混有刺毛;小叶通常5,稀7;小叶片卵形、卵状长圆形,长2-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单锯齿,无腺,上面无毛,下面被柔毛;小叶柄和叶轴有散生皮刺和腺毛;托叶有时为篦齿状,大部贴生于叶柄。花6-12朵,成伞房状排列;花梗细长,有腺毛;花直径3-5厘米;萼筒有腺毛,萼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外面有腺毛,内面密被柔毛;花瓣带粉红色;花柱分离,被毛。果梨形或倒卵球形,红色,常有刺毛。[4] 折叠 百叶蔷薇
小灌木,高2-3米;小枝上有不等皮刺;小叶5(-7);小叶片薄,长圆形,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通常有单锯齿,上面无毛或偶有毛,下面有柔毛;小叶柄和叶轴有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卵形,边缘有腺。花单生,无苞片;常重瓣;芳香;花梗细长,弯曲,密被腺毛;萼片卵形,先端不明显叶状;花瓣粉红色;花柱离生,被毛。果卵球形或近球形,萼片宿存。[5] 折叠 粉团蔷薇粉团蔷薇(学名:R. multiflora Thunb. var. cathayensis Rehd.): 该变种花为粉红色,单瓣。 产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甘肃、陕西、江西、湖北、广东、福建。多生于山坡、灌丛或河边等处,海拔可达1300米。 根多含鞣质23-25%,可提制栲胶,鲜花含有芳香油可提制香精用于化妆品工业,根、叶、花和种子均入药,根能活血通络收敛,叶外用治肿毒,种子称营实能峻泻、利水通经。华北常见栽培作绿篱、护坡及棚架绿化材料。繁殖用种子或扦插均可。[6]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价值折叠 观赏价值色泽鲜艳,气味芳香,是香色并具的观赏花。枝干成半攀缘状,可依架攀附成各种形态,宜布置于花架、花格、辕门、花墙等处,夏日花繁叶茂,确有"密叶翠幄重,脓花红锦张"的景色,亦可控制成小灌木状,培育作盆花。有些品种可培育作切花。 折叠 医药价值折叠 编辑本段 植物文化
于此单说平常小花蔷薇,杜甫家里的那道篱笆或许就是由此花结成,盖因此花是最佳的结篱缀屏之物。蔷者,从墙,薇者,细小的草木。如此释义即可见蔷薇习性,其柔弱的枝条需依仗坚墙或竹篱的扶持才能够葳蕤。只要下得功夫,那蔷薇花织出的篱笆墙是能够对得起主人的耳目心神的。[10] 今人所培育出的蔷薇品种已花色繁多,有粉红色的粉团蔷薇,有重瓣的荷花蔷薇,数朵簇生的叫七姐妹,花色洁白的是白玉堂,甚至还有黑色的花,谓之黑美人。蔷薇花朵虽不及姊妹花月季玫瑰硕大,花色却较二花繁多。[10] 明代顾磷曾歌咏曰:"百丈蔷薇枝,缭绕成洞房。蜜叶翠帷重,浓花红锦张。张著玉局棋,遣此朱夏长。香云落衣袂,一月留余香。"[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