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开东: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

 jiangnany 2019-09-13

但不知为什么,当我看到这一张照片,才真正被打动,内心很深的一块突然间氤氲起来,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如海德格尔分析梵高的《农鞋》一样,我们也分析一下这张照片。

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构成了最小的教学单位,但老师不在教书,学生也不在学习。

她们在做什么?两个人一蹲一坐,老师蹲在地上,学生坐在台阶上。不是学生没礼貌,是学生脱下了鞋子让老师补,她只能坐着。老师不是有意蹲着,是补鞋子拿工具方便。这就构成了人世间最美的一幅画面。

老师和学生有很多共同点。第一,皮肤都非常黝黑,一看就是穷苦人家。第二,师生的衣服都是劣质的,肉眼可见。第三,老师的鞋子是高跟鞋,是完全过时的鞋子。黑色鞋子上有一块白色斑点,似乎也补过。要不然,这个补鞋的工具从哪里来的呢。

台阶上有一把剪刀,一团黑线。老师低着头,正在缝补,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临时密密缝”的诗句。学生则抬起头,她不是看着老师,而是看着另外一个地方。学生肯定被感动了,一开始可能也是低头看,和她老师一样,但终于看不下去,眼光换了一个地方,虽然勉强抑制,但泪水似乎还是要夺眶而出。

台阶旁的园圃里,有一个标牌,上面写着:珍惜绿色,你我职责!

学生是不是绿色的小苗?需不需要桃李春风?珍惜孩子,帮助每一个孩子,是不是我们老师的职责?在这样的场景之下,出现这样的文字,怎不让人分外感动?

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孩子父母在外打工,鞋子破了,老师帮孩子修补鞋子。致敬人民教师!”

很多人在下面留言,他们被感染,这些人有可能对教育不满,有可能也骂过老师,但在这一刻,在一颗纯朴素朴的灵魂面前,所有人还是被深深打动。

我也深受触动,除了真实,没有什么能打动我。除了善良,没有什么打动我。除了母性之爱,也没有什么打动我。

但下面一条留言,让我的心痛到了极点。

“这样的好老师,往往什么荣誉都是轮不到的呀。”

我反复回想,那一刻我的心为何痛到极点?因为我真切地感受到,这句话是对的,说到了教育的痛处。

很多光鲜亮丽的老师被看见,被表彰,被学习,但像这样泥土一样的老师,却很难被发现。退一万步,就算被发现了,怎么表彰她们呢?不能因为帮学生补鞋子予以表彰吧。被表彰的人,应该是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至少也要是教学出众、论文出彩、思想前沿的教师,可惜她们都不是。

这些农村的教师,不仅要操持自己的生活,还要担心孩子辍学,扶持学生的生活起居,平常也看不见多少外来念经的和尚,囿于眼界和视界,她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很可能没有城里老师高。在一碗水端平的尺度前,她们怎么可能获得荣誉呢?

但就是这样一群教师,坚守在贫瘠的乡村。与黝黑的泥土,与黄河黑山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起早贪黑,克勤克俭,与留守儿童相依相伴,用她们一点也不普通的普通话,教育孩子读书识字,帮助他们获得本领,走出大山和贫穷。

为了做到这一点,她们宁愿自己一辈子与大山和乡村为伴,把脚板磨穿,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人才真正是中国教育的脊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