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足是怎么诊断的?

 袁敏琴 2019-09-13

这几年相继有不少医生考察和学习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当然还有好多由于某些原因没能来的。比如一个陕西的临床医学生,在内分泌科实习时,接受到好几个糖尿病足患者,但是医院没有形成系统的诊疗模式或路径,病人刚到就要转走,很无奈。作为一个医生,我今天就简单谈一谈糖尿病足的临床检查,希望对大家也包含患者、家属有用。

首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一般情况下病程长,年假大,血压、血脂等异常的患者容易发病。还要弄清楚有无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等。

第二,疼痛在什么部位。定位疼痛点,比如脚趾、足背、足心、足跟等等。

第三,是都有间歇性跛行。这种跛行是由于腓肠肌的疼痛引起的,当患者行走一段距离时,会因为血流量不足而出现跛行。当患者停止行走时,疼痛就会缓解。这是一种血管缺血引起的症状。

第四,是否存在静息痛。多是指肢体末端脚趾或足尖的持续性疼痛,这种持续性疼痛通常会导致患者难以行走或入睡(患者通常会将腿悬挂在床外侧),将腿置于心脏下方的位置,会使血液流向肢体并部分缓解疼痛。因此,大多数患者宁愿坐着睡而不是躺着睡。

第五,是否有肿胀。当患者有蜂窝组织炎时,足部通常会肿胀,伴有红肿、发热和疼痛。局部肿胀同样因为皮肤下面的骨骼化脓或感染(骨髓炎)导致。关节肿胀且伴有运动性疼痛,通常是脓毒性关节炎,好发于跖趾关节和近端趾间关节,可能会出现发烧、发抖和寒颤。

第六,是否有畸形。脚趾爪状畸形可能是因为运动神经病变导致的。足部大面积肿胀并伴有畸形,是由于Charcot关节病导致,可以双足同时发生,畸形可能导致足弓消失。

第七,是否存在溃疡。溃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常见的易发生溃疡部位有足背、足底、跖骨底、外踝、足跟等。

第八,是否有坏疽。确认坏疽的类型:干性坏疽,没有重复感染;湿性坏疽,重复感染;混合型坏疽,两者都存在的坏疽。出现坏疽是,常在坏死组织和活性组织的交界部位感到疼痛(疼痛的受体功能仅存在于活性组织中)。

第九,是否存在外伤。通常情况下,患者易有周围神经病变,出现伤口难以尽早发现,往往导致感染。

第十,曾用什么方法治疗。患者经常会因为不当的治疗,导致伤口加重,而且有时还会给治疗增加难度。

当然了,这些可能只是部分,要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有时必须借助医学检查。当然了,治疗并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仍然是预防,避免患者出现足部溃疡和感染。因此,上面的内容对于患者和家属同样有必要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