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写作文离不开的技巧:“想象”&“联想”~

 妖城主 2019-09-13

文:节选自《培养自然而然的写作力》

著:林明进 | 编:叮当

一趟自由的飞行——想象力

所谓“想象力”,就是利用已经知道的事实或观念,推想出新观念的能力。下面讲的“想象”,是指一种写作方法,就是写作的人凭着想象的翅膀,根据累积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透过文字的描述,在脑海里创造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的事物或新的形象。

写文章不完全等于照相摄影,不是以巨细靡遗的叙事写实为最高境界。写文章有时候懂得运用到“想象”,往往更能增加文章的内容,使读者感动。记叙,如果只是纯粹记录事实、议论,如果只是直接阐述道理,文章就会像流水账,索然无味。所以,不管何种文体,发挥想象空间,使用譬喻,转化、夸饰等修辞手法,都是使具体事物更新鲜活泼,使抽象道理变得更具体明朗,让整篇文章变得有趣味的好途径。

成功的作品,往往具有突出的想象力的表现,如杨唤的《夏夜》:“当街灯亮起来向村庄道过晚安,夏天的夜就轻轻地来了……来了!来了!从椰子树梢上轻轻地爬下来了,撒了满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银币。” 文中拟人的想象是不是特别让人感到印象深刻呢?“珍珠”、“银币”都是很鲜明亮丽的想象。又如钟梅音的《乡居情趣》:“披着白斗篷的队长,领着它的队伍正向归途行进,渐渐地越游越近,一批穿着背上印满黑斑的浅褐制服的小兵,跟着它们的队长,开始登陆。”文中描写“鸭宝宝回家”是不是趣味横生呢?“白斗篷”“队长”“浅褐制服”“登陆”等都是成功的想象。

运用想象的要领

  • 想象要有事实依据,不是凭空产生的。

 
运用想象来进行写作,所描写的情状必须与事物相吻合,如上文所举的“鸭宝宝回家”,就是把握了景境的情状,才会让人觉得栩栩如生。
 
  • 想象的内容要合乎情理,要有意义。

 
想象是为了丰富文情,使得文句与文意之间都有突破性的效果,所以,要合情合理,让人一看就懂。如上文所举的《夏夜》,以拟人手法描写夏夜的美丽,又运用视觉的慕写手法,以珍珠比拟星星,以银币比拟月亮。这些都是合情合理而且有意义的想象。


想象的方法

  • 虚拟想象法


虚拟想象法就是根据文章的需要,以理想为出发点,运用假设想象的手法,来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强文章的创造性。
 
例:《如果我能飞》,我愿意像鹏鸟一样自由的翱翔:飞向日本,亲尝北海道的雪布蕾;飞向美国,畅游迪斯尼;飞向.....安排我快乐的暑假。开展丰富的想象,飞到世界各地,圆一个暑假的梦。
 
  • 推测想象法

 
就是根据已有的材料或线索,对事物的原因、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合情合理的推测想象,以此来发展文章的故事情节。
 
例:《谁杀了张总裁》,可以仿照卡通中柯南办案的手法,就已知的线索与条件,进行推测与想象,然后合情合理地归纳出真正的凶手。
 
  • 发展想象法

 
就是根据原材料所提供的线索、范围,透过合理的想象,延续情节的发展,构成完整合理的故事。
 
例:题目是《懒》。提示:大清早,尤其是在寒冬,被窝暖暖的,要想起床,真不容易……(故事续写)可以从闹钟响了又响,关了又关写起,又以母亲温柔——急性——拉高嗓门——近乎斥骂的催促作衬托, 极力叙写自己赖床,最后爸爸用手机把我叫醒了。
 
  • 拟人想象法

 
就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把人的思想感情赋予动植物或其他没有生命的物体上,以丰富的想象来安排情节,构思完整的故事。
 
例: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以拟人的手法起笔,最后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它领着我们上前去。”再以拟人、譬喻的手法,回顾全文作总结,故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
 

 

从此到彼的连线——联想

所谓“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情境而想到其他有关事物的思考方式。联想,作为一种写作方法, 是指在叙写某个事物时又想到了与此相关的其他事物,于是把想到的材料,按照自然的顺序,或者以穿插的方式写出来。运用联想,能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进行广泛的贯串,任意驰骋自己的写作才华,写出背景开阔、人物丰满、文情并茂的作品。
 
培养联想要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阅历,从书籍中储备渊博的知识,并且长期自我训练,开拓思路。

联想法的分类 

  • 因果联想法
 
由事件的原因联想到结果,或者从事件中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片段、细节,联想到整个事件的原因、发展和结果,这样的联想叫做“因果联想”。因果联想在文章写作中,特别是比较简单的记叙文写作中是经常使用的。
 
例:《丑菊》,由去年种丑菊说起,天天盼它开花,想看有丑菊究竟是怎么个丑法,结果花迟迟未开。今年,开花了,先是出现绿色的小花苞,然后微微绽放透出微笑, 再过几天,金黄的颜色绽放,花终于开了,花瓣像伞似地自动收拢,又像撑伞似地张开。由此联想到给它取名“丑菊”,是名不副实太不公平了,对认识“丑菊”的过程的描写,就采用了因果联想法。

  • 类比联想法

 
就是指从人、事或物的某一特征写起,按照人、事或物之间的相似点去进行由“此”到“彼”的联想,叫做“类比联想”。类比联想常用“好像'“仿佛”等词语将甲事物和乙事物的相似点连结起来。
 
例:《植物园的夏荷》,荷花怎么个美法?美在哪里呢?从色泽上看,粉红色的荷花像彩霞,白色的荷花像雪;从姿态上看,有的荷花像含羞的姑娘半遮着脸,有的荷花像睡美人还没醒;荷叶上的水珠像珍珠,一池荷花在微风吹拂下仿佛一群仙女翩翩起舞。
 

  • 相关联想法


就是指甲事物与乙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一看到甲事物,往往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与它有着某种关联的乙事物,叫做“相关联想”。
 
例:《哨子》,作者曾经花了比原价高出四倍的价钱,买了一只普通哨子。由于这个冲动的行为,他被大伙儿笑话。由此联想到一个人过分热衷于猎取恩宠荣禄,把大好光阴浪费在其中,或为了累积财产而放弃一切乐趣……这些行为也都是“为了哨子付出过高的代价”。通过这些例子,作者告诫人们在诱人的东西前应保持警惕。
 
  • 对比联想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从甲事物联想到某一面与甲截然相反的乙事物,这种联想叫做“对比联想”。
 
例:《兄弟情》,“我”某一次生病,在病榻上孤单、寂寞,这时刚上幼儿园大班的弟弟来陪“我”, 使“我”想起去年有次十分野蛮地欺侮弟弟,透过这样正反对比的联想,使得兄弟间有鲜明的对照,以“我”的粗暴反衬弟弟的深情,既表现弟弟的可爱、天真,也流露出自己真挚的情感。
 
  • 辐射联想法

 
就是以某一事物为中心, 向各个方向辐射出去的联想。文章写作经常运用这种手法来构思全篇。
 
例:《黑板之歌》,如果打算以感恩的心,叙写自己成长中的各位老师的片段,就可以拿“黑板”当做线索来展开辐射联想,不管以时间为轴心,选择从小到大印象深刻的老师,还是以同时期的各科教师展开辐射联想,都是很合适的构思布局。
 

END


本公众号部分图片为网络无版权声明图片,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