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经典名句20句,折射古人智慧的光芒

 文明Shiwenshan 2019-09-13

失守者其辞屈。

自己既没有确实的根据又没有节操的人,他的话必经不住考验。

诬善之人,其辞游。

(系辞下)

专门恶言诬蔑好人的人,他的话必然都是不可靠的无稽之谈。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系辞下)

一个伟大人物会厚重而寡言,一个轻薄凡人会急躁而多话。

中心疑者其辞枝。

(系辞下)

内心存有疑虑的人,他的话必然矛盾百出。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系辞下)

如不是可作某种事的人才,就绝对不可以让他走这条路,因为创业完全靠人才。

危者使平,易者使倾。

(系辞下)

遇事知道危险而就特别谨慎的人,能获得平安,反之遇事粗心大意而不谨慎的人会遭受灾殃。

因穷而通。

困苦与贫穷谁都讨厌,但穷困到极点时,会出现可通之路。

彰往而察来。

(系辞下)

易就是阐明过去的事理,并以此为本而推察未来的祸福。

显微阐幽。

(系辞下)

要洞察明显而大的东西,都是渊源于微小的东西;确认微小而看不见的东西,其实体可能大而又明显。

不远复,无祇悔。

(系辞下)

趁着错误不太大时,赶紧猛回头,以免选成懊悔。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系辞下)

男女精诚合作,就能化育万物而创造一切。

知几其神乎。

(系辞下)

还没等事情的结果,就事先知道其祸福,这大概就叫神吧!

见几而作。

(系辞下)

君子看到事物的征兆之后,立刻就会采取因应措施。

存,而不忘亡。

(系辞下)

不论国家或事物,现在虽说存在,但不可忘记不存在时的情况。

无论个人或国家,生,不可以忘死,存不可以忘亡。盖生死之道,为天地运行自然之理,生以其德,则死亦不离道。可以无所惧于死矣。盛极必衰,合久必分。国家之存,当时刻惕励,懔于衰之必至,知所以恤弱成强之道,此存而不忘其危之道也。

治而不忘其乱。

(系辞下)

现在虽说天下太平,但不可忘怀天下大乱时的情景。

承平之治,谓世事能得其平,所以治也。惟于世事得其平,恶念遂隐而未显也。或以私欲,或以私情,而恶念由隐而显,违世理之平,则乱萌生矣。故治,不可或忘其乱也。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系辞下)

无德而居高位,无智而策大谋,力小而担重任,没有不会招来灾殃的。

不修往而居大位,所知小而所谋者大,力不及而所任者重,均违天地自然之法则,鲜有能违其目的者!故人必须有自知之明,夫然后可以得事之宜也。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系辞下)

君子处于安乐环境中,也随时提高警觉预防灾害。

世事变易,有常而无常,盛、衰,相继也。安、危,相伴也。居安之时,不知危之将至,不知危之必至,殆矣。居安而思危,则可绸缪于事之未发,以有备而待事之必至,则危亦安之所托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系辞下)

不论什么好事或好东西,只有一点点都不足成大事,所以必须累积起来才能成名。

善不积,不能得福。恶不积,不致获罪。如果人不能随时反省而无悔,灾必随之,无论成名矣。故君子戒慎恐惧,惟善为宝,实至而名归矣。

危者,安其位也。

遇到危险问题能提高警觉,是保全自己身家性命的方法。

语云:“多难兴邦。”又云:“居安思危。”故人知所惕励。以临渊履薄之心以临事,则事必果成。成天下之治,故圣人无不安其位也。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系辞下)

尺蠖虫所以把身体弯曲,是准备伸直往后前行。

尺蠖,蛾之幼虫也。

尺蠖以屈伸为移行之方法。有屈,然后得伸。所以说屈,为伸之前奏,往者出来者伸。遂得相互推移,而井然有序。这是圣人教人以尺蠖龙蛇之动而穷屈伸之理,研究极其精策而致用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