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周《夜坐图并行书夜坐记轴》_沈周66岁自己夜间静坐情景画作赏析

 fuhaizhenren 2019-09-13
  《夜坐图轴》,明代/1492年,沈周,立轴,纸本水墨,纵84.8厘米,横21.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夜坐图并行书夜坐记轴》_沈周66岁自己夜间静坐情景画作赏析
《夜坐图》绘亭屋数间倚巖而筑,旁绕修竹回溪,一士人於堂中点烛夜读。通幅近半,作者自题记文,述及夜半忽醒,坐於书案,此时久雨新晴,月色映窗,久而渐闻风声、犬声、更鼓声,自三更至五更,天色渐明,再闻清悦钟声。虽自言性喜夜读,每每二更便歇息,然当时人声未止且心思尚在文字间,故都无所闻见。今夜静坐,澄心静思竟有所得。该图即沈氏自写其夜坐之事,时年六十六。图中笔墨老练沈著,花青墨笔烘染夜色,气氛营造静谧,加以图文相衬,为石田极精之作。
行书题文:
寒夜寝甚甘。夜分而寤。神度爽然。弗能复寐。乃披衣起坐。一灯荧然相对。案上书数帙。漫取一编读之。稍倦,置书束手危坐。久雨新霁,月色淡淡映窗户,四听阒然。盖觉清耿之久。渐有所闻。
闻风声撼竹木,号号鸣,使人起特立不回之志。闻犬声狺狺而苦,使人起闲邪御寇之志。闻小大鼓声,小者薄而远者渊渊不绝,起幽忧不平之思。官鼓甚近。由三挝以至四至五,渐急以趋晓。俄东北声钟,钟得雨霁,音极清越,闻之又有待旦兴作之思,不能已焉。
余性喜夜坐。每摊书灯下,反覆之,迨二更方已为当。然人喧未息而又心在文字间,未常得外静而内定。
於今夕者,凡诸声色,盖以定静得之,故足以澄人心神情而发其志意如此。且他时非无是声色也,非不接於人耳目中也,然形为物役而心趣随之,聪隐於铿訇,明隐於文华。是故物之益於人者寡而损人者多。有若今之声色不异於彼,而一触耳目,犂然与我妙合,则其为铿訇文华者,未始不为吾进脩之资,而物按句内有脱字足以役人也已。
声绝色泯,而吾之志冲然特存,则所谓志者果内乎外乎,其有於物乎,得因物以发乎?是必有以辨矣。於乎,吾於是而辨焉。夜坐之力宏矣哉!嗣当斋心孤坐,於更长明烛之下,因以求事物之理,心体之妙,以为脩己应物之地,将必有所得也。作夜坐记。弘治壬子 秋七月既望。长洲沈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