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的本质(五)总结,学习的方法论、心法与做法

 勇z72grl99fu6m 2019-09-13

1

对前面几篇关于学习本质的文章,

做个总结,形成一个学习的系统思路或者方法论。

学习的本质:炼制意义的过程。

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固定型思维模式,学习目标与表现目标。

学习方式:项目化,最近发展区,费曼技巧,做输出。

练习方式:刻意练习,专注,反馈。

复盘:回顾、反思、探究、提升。

这就是学习的系统化思路,或者说学习的方法论。

我们学习的时候,

知道学习的本质,行为要按照学习的本质出发,要主动,要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

要具备成长性思维模式,这样,当学习一时遇到困难时,就要告诉自己不要轻易停止,而是要不断努力,拓展知识和能力边界。

可以采取项目化的方式,将要学习的内容融合进项目之中,通过费曼技巧或者做输出,强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刻意练习,可以理解为我们有目的的全身心投入的学习。在学习的时候要专注,要从导师或者自身获得反馈,然后继续练习。

复盘,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复盘,看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可以怎么改正。对于学习的内容也可以复盘,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内在逻辑是什么,结论从何得出,等等。

其中,还缺少一个重要的概念:坚持或者坚毅。

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的积淀,才能得出结果。

但斌所谓时间的玫瑰。

姜文所谓让子弹飞一会儿。

都说的是坚持的事。

坚持有方法,可行的是联想的分阶段实施。

也是最近两年传得比较广的所谓谷歌苹果的方法:OKR。

英文是:objective and key result(目标与关键结果)。

核心是分化和细化。

意思就是将一个总目标,根据里程碑节点分成阶段性目标,

然后每个阶段性目标,再细化到每周每天甚至是具体的动作。

这样,具体行动的时候,关注动作就行了,而且也不会偏离大目标。

如果加入坚持或者坚毅,上述就算是比较完整的学习方法论了。

2

这个方法论中的每一个,如果我们违反了,都有可能成为学习的障碍。

很多年前,还在做出版,当时北京的月平均工资还只有现在的一半:5000元不到。

为了找一家私募基金的总经理给写一本有关投资的书,

我花3500元参加了一个他组织的太极学习班,老师据说是陈家沟小架总教练。

时间是周末两天,实际是一天半,因为地点在香山公园,来回城里还需要时间。

在学第一式不久,站我旁边一人就跟我说,真担心学不会。

因为感觉很复杂,头眼手脚腰各有动作要领,同时还要相互配合。

我当时也正起了这么一个念头,没想到旁边这人也做如是想。

他一说,这个念头越发扎根在脑中。

于是,接下来在学习第一式的过程中,

就死活觉得怎么动都不舒服,都别扭,动作没做对,不协调。

动作做不到位,又怕别人看笑话,于是愈发不能做到位。

现在,我早已忘记了当年学习的东西,

但是那种因觉得自己学不会然后真的没学会的感觉,一直都还在。

这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以及关注表现目标所带来的后果。

3

再来看一个符合这个系统的案例。

这是一个妈妈教她儿子读书的。

她儿子小的时候,不喜欢看那些经典著作,

但是,阅读经典著作,对于打下语文的基础,是非常有效的。

这个妈妈自己素质很高,她没有逼着儿子去看,告诉他这件事多有价值。

而是自己先去看,然后一段段讲给儿子听。

这就相当于是听故事或者是听评书。

听得久了,她儿子被情节或者是人物命运吸引,

就不愿意等着妈妈下次讲,而是找书自己看,于是慢慢的,就喜欢上了阅读。

这里,无疑是在调动孩子的主动性。

如果这个妈妈在旁边吼,

把这书给我读了,怎么还不去读书,她儿子会不会喜欢阅读,还真不好说。

对于小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要诱导。变成是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如果逼迫,就变成是他们为你做事情,这自然主动性要差一些。

4

我们太多的时候,都过于将注意力放在做法而不是心法上。

做事情不能坚持长时间怎么办?

给你番茄工作法。

看书不愿意系统了解作者的框架和思路怎么办?

只看自己有感觉的点就行了。

记不住东西怎么办?

思维导图法、康奈尔笔记法、SQ3R法、六色法、便利贴法,等等,随你取用。

可是,结果呢?

我们并没有能坚持更长时间,把事情做得更好。

总是从自己熟悉的知识边沿开始慢慢拓展,缓慢而零碎。

笔记是做得漂亮起来了,内容并没有记住多少。

教我们方法的人赚钱了,我们的进步显微镜可见。

关注于做法,很多时候并不有效,

是因为,不是我们自己琢磨出来的,我们没有内化,

也就无法成为习惯,随时随地的运用。

不用,就没用。

那些教我们方法的人,他们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是符合他(她)自身特点和需求的做法,当然对他(她)有用。

而且,他们知道方法的优劣所在,有问题的时候,知道如何调整优化。

因此,真正要关注的是心法。

心法如如不动,用心法做基础,

自己去推演琢磨符合自己特点和要求的做法。

有了这个推演琢磨的过程,有了使用调适的过程,

我们才可以琢磨出对自己有效的做法。

对于其他的各种做法,可以吸取其中符合自身要求的部分,

对自己的做法进行优化和完善。

追求做法,背后是期望小投入大产出的念头

这样的念头,违背了投入产出匹配的原理。

要用大投入大产出的思维,

或者压倒性投入的思维,

才可能得到较好的产出。

我们获取知识的时候,最好的大投入大产出的方法,

是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的做法,

这跟任正非说的僵化是一回事,

跟读客说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一回事。

整个流程,是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终内化。

5

上面谈的每一个主题,差不多都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概念,

它们都是一本书甚至是几本书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学习的本质》

《终身成长》

《刻意练习》

《复盘》

《坚毅》

《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

《认知》

《游戏力》

《由内而外的教养》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下面是广告时间:

《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

陈中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300406.html

柳传志本人亲自审读并提出修改意见。

本书是全球第一本关于复盘的著作,

是复盘研究的高峰,帮助你亦步亦趋学会复盘。

还提供了“联想复盘方法论”。

销量比其他所有同名书的销量加起来都多。

已输出韩文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