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有很多朋友让我们推荐画册。我想,大概是这些朋友在学习摄影的时候遇到瓶颈了。瓶颈大多在学习摄影后一两年,该上的课已经听过,该练习的操作也都上过手,可就是审美与意识无法提升。 有一个怪圈。许多人自己渴望自己获得快餐审美之外的图像阅读,可他们真正打开被推荐的“高段位”画册后,又难以接受艺术摄影的真正面貌,一句“都拍的什么鬼”,又缩回自己审美舒适区。舒适区待久了,觉得自己的审美和眼光太狭隘,又开始寻求更新的图像阅读,寻求突破……如此循环。 究其原因,人们总是愿意相信,本来就相信的东西。摄影观念和审美边界也是如此。 许多为摄影爱好者推荐画册的清单,也许会忽略读者的接受能力。为此,原画册“探物所”栏目将陆续为手机摄影者推荐一些可供提升审美眼光的画册清单。这份清单有这样的特点: 由浅入深 从手机摄影者的角度出发 逐步突破观念的边界 每份清单我们都会写明推荐理由,以及手机摄影爱好者可以从画册中学到哪些方面的东西。希望大家可以从这些真正属于艺术领域的作品中获取更多观念的养料,告别油腻廉价的审美,真正获得观念上的进步。 好,上车。 本期画册推荐主题 “松弛的构图,摄影的抒情” 摄影师 | 秋山亮二 画册口味 | 香蕉味老冰棍 阅读提示 | 松弛、自然、反仪式感、视角 烧脑指数 | ●○○○○ 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的摄影集《你好,小朋友》这本前些日子在国内大火了一把,大概是画册的内容戳中了许多70、80后的童年记忆。现在,这些拍摄于中国80年代的儿童摄影几乎不会有人看不懂,而这种松弛自然的纪实拍摄方式在当时中国普通民众间并不常见。那时人们还是习惯于呆呆地站在镜头前,倒数“三、二、一”进行打卡式的拍摄。 这本画册,可以作为开启摄影观念提升的第一步。 首先,值得学习的是自然松弛的拍摄状态。先抛开构图法与画面中点线面的控制,以人物的情绪作为拍摄触发点。 当然,最值得体会的是,让拍照这件事情摆脱“倒数”,成为一件不那么刻意和有仪式感的事情。 左右滑动看更多画册照片>> ![]() ![]() ![]() ![]() ![]() ![]() ![]() 这样拍摄的照片才是真正的生活和时代的鲜活记录。 02. 《Roadside Lights》 收集式摄影的范本 ![]() 《Roadside Lights》这本画册收录的都是自动售货机的照片,摄影师大桥英儿将自动售货机拍得很美。你能看到自动售货机和富士山在一起,能看到它们在幽蓝的天光下散发着奇异的光线,能看到它们出现在神秘的树林中。这是一本典型的收集式摄影项目画册,光是自然的主体重复就力量十足,然而我建议,可以用更“摄影”的方式来阅读这本画册。 ![]() ![]() ![]() ![]() ![]() ![]() ![]() ?大桥英儿 ![]() ![]() ![]() ![]() 左右滑动看更多画册照片>> ![]() ![]() ![]() ![]() ![]() ![]() 所以,我们经常说的收集式的摄影,不是为了收集而收集。我们可以透过搜集,以小见大,折射出细腻且难以叙述的东西。那么这本画册就是很好的范例。 ![]() 摄影爱好圈不少人都喜欢拍“日系”,然而又有很大一部分在拍“伪日系”。要说真正高级的日系,我还是推荐日本摄影师泷本干也的作品。泷本干也是日本著名的广告、设计摄影师,因此他的拍摄更多是从甲方和用户角度出发,所以作品也十分具有易读性。这里推荐的是为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海街日记》拍摄的同名画册。 这本画册会为我们诠释,如何在看起来“没有什么拍头”的日常场景,拍出动人的照片。 仲夏,烟火、梅子酒,沙丁魚,樱花隧道,火车经过的小镇,这些平凡而琐碎的物象,都是泷本干也的拍摄的对象。它们是电影的空场景,也是画册的动人风物。自然而不刻意的细节,构成了画册最动人的基调。 ![]() ![]() ![]() 这本画册最值得学习的是人物摄影,看似不经意的抓拍,实则藏着很多技巧。例如经常用门窗进行框景,利用前景背景虚化制造空气感,利用开放式构图制造空间想象等等等等。不过,其中许多照片的质感需要用胶片机才能很好表现,这对手机摄影用户可能是个遗憾。 ![]() ![]() ![]() ![]() ?泷本干也 ![]() ![]() ![]() ![]() 左右滑动看更多画册照片>> ![]() ![]() ![]() ![]() ![]() ![]() ![]() ![]() ![]() ![]() 习惯于大众摄影和广告摄影“讲故事”的方式,读到这本画册可能会觉得看不出任何情节与意义,但可以作为一首诗歌来理解。 马丁帕尔认为,《眠于密西西比河畔》是一本诗意、忧郁的画册,每每翻阅,其中静谧、抒情、辛酸的照片让人为之动容。 ![]() ![]() ![]()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阅读这本画册呢? 一本公路摄影集(Road Trip)。沿着密西西比河拍摄,记录了美国中部为常人所忽略的地区,“既拍摄肖像,又拍摄景观,并且擅于发现意味深远的场景——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并寻找耐人寻味的特征”(马丁·帕尔评价)。 一本摄影抒情诗。不滥情,而是静谧、忧郁、心酸,记录日常,并“隐藏了边缘化、被忽视人群的生活故事,并赋予他们同等的分量与尊严”(马丁·帕尔评价)。 一本意象集摄影集。人物、河流、床、门窗……Alec Soth喜欢用意象来诠释美国。人物、风景与静物的穿插排列中,形成了蒙太奇般的美国中部风情体验。 ![]() ![]() ?Alec Soth ![]() ![]() ![]() 左右滑动看更多画册照片>> ![]() ![]() ![]() ![]() ![]() ![]() ![]() ![]() ![]() 如果你还在“照片要漂亮”的怪圈中无法跳出来,推荐阅读Alec Soth的画册《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看看他是如何用苍茫忧郁的方式写出摄影诗,也通过它进入到当代摄影的更大世界。 一个问题:当我们要拍一条河的时候,只能拍这条河吗? - ![]() 如果你认为Alec Soth画册中的美国风情还离我们太远,那么这里要推荐张克纯老师的《北流活活》。这是一组沿着黄河拍摄的公路摄影,人们常用悲哀、无奈、宁静、内敛等词汇来形容这本画册的照片。不管嘴上说多少关于内容的解读,从感官上来说,有些像中国的山水画才是大部分人喜爱这本画册的理由。 张克纯老师的画册《北流活活》至少客观上给摄影爱好者几个浅显的提示: 雾霾、城乡结合部、未完成的工地……“低端”的场景从来不是拍不好照片的借口。 ![]() ![]() 简单构图产生的并非是简单的照片。《北流活活》中大量照片都中心式、对称、三分构图,画面平稳,运用小人物比例将构图处理得简单完整,这些都是能为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所直接借鉴的。但由于气质和内容不一样,我们能从这些简单的构图后体验到广阔的“空间感”。 ![]() ![]() ![]() ![]() ![]() ![]() ![]() 左右滑动看更多画册照片>> ![]() ![]() ![]() ![]() ![]() ![]() ![]() - ![]() ![]() ![]() ![]() 2. Fill the frame 填满你的画面,但注意层次 3. Walk… a lot 尽量多走 耐心等待 4. Look for the light 早晚的光线还是最好的 5. Realize 99.9% of street photography is failure 就像提取奶酪,你拍了一千张可能只有一张出色的作品 6. Work on projects 以有主题的项目形式拍摄 7. If you are stuck, try something new 如果没有任何进展 试试新东西 8. Follow your obsession 执着内心的想法 9. Capture the emotion of a place 色彩能带来情感 ![]() ![]() ![]() ![]() 左右滑动看更多画册照片>> ![]() ![]() ![]() ![]() ![]() ![]() 如果你也意识到了过去学到的构图法则正在束缚你的话,不妨翻看一下这本画册,至少从技术层面,它将引导你走向一个更高的维度。 ![]() 画册封面 ![]() ![]() ![]() ![]() 例如,你能从中看到硬光照射下快枯萎的花朵,看到“没有意义”的空旷风景,看到被拍花了的人物。但换一个角度你又能从中读到光线带来的陌生感,留白带来的空气感,以及焦外虚化带来的隔离感。 又或者,你已经习惯了MUJI无印良品的品牌和气质,会不会想到,这些照片和其中的气韵,实际上是一脉相承,值得我们在拍照中思考的呢? ![]() ![]() ![]() ![]() ![]() ![]() 左右滑动看更多画册照片>> ![]() ![]() ![]() ![]() ![]() 故,推荐的上田义彦合集《A Life With Camera》,比普通的商业摄影高一点点,比大众视野高一点点。或许就是这一点点,成为你视野需要开阔的空间。 - 本期的7本画册就推荐到这里,“松弛的构图,摄影的抒情”是我们本期的主体,也希望大家多多体会。大部分摄影师在我们的社群、课程和过去的文章中多少有提到。不过,这只是原画册书架的冰山一角,更多推荐,请继续关注。 ![]() 给手机摄影者的画册清单(1) 01. 《你好,小朋友》 | 秋山亮二 ●●○○○ 02. 《Roadside Lights》| 大桥英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