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取消QFII额度限制背后的“通盘考虑”

 安喜的空间 2019-09-13
需要强调的是,在金融对外开放领域,应注意长期直接投资开放、短期资本金融账户开放两者之间的区别。
其中,长期直接投资的开放风险较为可控,可以优先放开。但是,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对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冲击,确实应稳妥推进。
——CF40青年论坛召集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渊
图片
图源 / 网络
对取消QFII额度限制的6点观察
文 | 徐奇渊
2019年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对于这一政策,笔者做一个简单的点评:
符合中央对扩大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部署要求。
当前宣布放开QFII额度的效果,除了有助于汇率稳定,还为已经和将要进一步宽松的宏观政策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9月10日宣布取消QFII额度,但是实际上还没有实行,为何提前宣布?
根据官方新闻稿,具体还需要“报请国务院取消相应行政许可项目,待批准后,由国务院统一对外公布。”
可见,在国务院统一对外公布之前,外管局就宣布了这一政策,可能在时机选择上另有深意(也可能是笔者想多了)。
此举属于短期资本金融帐户的开放。学界对于中长期可能发生的资本外流、对国内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存在担忧。不过是否会产生上述影响,还需要考虑另外两个方面:
第一,QFII现有额度还没有用完。2019年初,QFII额度已经上调至3000亿美元,截至8月末用了37%。从这个意义上来看,QFII开放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第二,金融部门开放的思路一直是非对称式开放,放到当下则是“宽进严出”。
就在最近的8月29日,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深圳外汇局印发通知,在前期前海试点的基础上,向深圳市全辖区开展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此举也是为了促进吸引资本项目的资金流入。在其对应的《业务操作指引》中,就事前设定了宏观审慎系数(0到1),从而使该政策在未来不同的形势下也有调控空间。
QFII额度取消,是比“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冲击更大的政策。因此,对QFII的开放,除了时机选择具有非对称开放思路之外,其细则也可能会进一步体现宏观审慎的思路。这类事前宣布的宏观审慎政策空间,虽然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但是有助于在“政策声誉”方面得到权衡,因此还是有必要在事前向市场公布宏观审慎的具体做法。
从前述分析来看,短期宏观调控的考虑(2、3)和金融市场开放的考虑(1),两者的目标完全一致,因此该项政策有通盘考虑。
不过最后要强调的是,在金融对外开放领域,应注意长期直接投资开放、短期资本金融账户开放两者之间的区别。
其中,长期直接投资的开放风险较为可控,可以优先放开。但是,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对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冲击,确实应稳妥推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