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业务交流】英国档案工作的特色与启示——赴英培训的收获与思考

 沉思的麦草 2019-09-13
 

2018年11月18日—12月1日,国家档案局组织的“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开发利用和档案对外服务”培训团在英国进行了为期14天的培训。此次培训,共有来自国家档案局和部分省、市档案部门的21名业务骨干参加。培训的内容是学习英国在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开发利用和档案对外服务方面的先进理念、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等。培训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一是课堂授课。专家学者先后讲授了“英国档案管理的标准体系、现状与特点”“档案利用的一般规定和成果的开发”“档案管理工作中志愿者的作用及影响”等课程;二是参观考察。培训团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英国汇丰银行资料库、伦敦大都会档案馆、苏格兰国家档案馆等,通过听、看、问、谈等方式,全面了解了英国档案工作的开展情况;三是座谈讨论。培训团一行先后到英国档案中心、铁山公司、劳埃德银行档案馆等地,与对方档案工作者进行座谈讨论,共同探讨档案工作有关问题,此外,培训团成员也多次利用乘车、就餐和晚上的时间进行广泛讨论,各抒己见,交流心得。通过此次培训,笔者对英国档案工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感触良多。

伦敦大都会档案馆资深档案管理员David Luck向培训团成员介绍大都会档案馆档案工作情况

概   况

从管理体制看,英国没有统一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英国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英国国家档案馆是法律的执行部门,不是法律的制定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促进和协助英国档案法律法规的制定,编制档案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并通过广泛的宣传,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引导其他档案机构开展档案工作。英国国家档案馆和地方档案馆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彼此是平等的协作关系。

从档案法规看,英国政府通过议会出台档案法律法规来规范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牵头制定法律法规的机构是信息委员会。英国的档案法律法规主要有《公共文件法》《公共档案法》《信息自由法》《环境信息法案》《数据保护法》《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此外,还有关于健康、安全、教育、财政等方面的档案法规和条例。总体而言,英国的档案法规较为全面和详细。

从档案机构看,英国有各类档案馆2500多家,大体上分为3类:官方的英国国家档案馆;半官方的皇家历史手稿委员会和印度实物部图书档案馆等;非官方的大学档案馆、教会档案馆、公益机构档案馆、企业档案馆和私人档案馆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开展档案工作的图书馆、博物馆和企业等。比如,苏格兰档案中心本身就是苏格兰图书馆的一部分,再比如,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也有很多馆藏档案。还有一些开展档案业务的企业,比如,铁山公司专门开展档案保护、寄存业务,保存了数量庞大的数字档案。

从档案利用看,英国倡导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档案服务以现场服务和网上服务为主,英国的档案馆普遍搭建了数字档案馆平台,将有价值的馆藏档案数字化后面向公众开放。档案馆的利用区域分为开放区域和封闭区域,开放区域一般兼具查档和休闲功能,在提供各种档案服务的同时,还提供咖啡和点心供利用者享用;封闭区域大多设有门禁,出入需要经过严格审核。

从档案安全看,英国非常重视档案安全,大部分档案机构都开展了档案风险评估,各种安全措施齐全;同时,特别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信息自由法》规定,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不得公开,相关档案在当事人去世100年后才能公开利用。

从事业经费看,英国公共档案馆的经费一部分来自政府拨款,大多数来自慈善机构和个人的捐赠。

特   色

1

法治化程度较高

英国的档案法律制度非常健全,国家没有统一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不同性质的档案机构和其开展的档案工作。英国档案工作的开展,不是用行政手段干预,而是用法律法规制约,且法律法规较为严格。比如,《数据保护法》规定,如果具有盈利性质的档案机构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最高将处罚其全球营业额的4%,这会使违法者倾家荡产。

2

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

借助志愿者开展工作,在英国较为普遍。英国的档案机构,特别是公益机构档案馆、地方档案馆大量使用志愿者,且志愿者数量在逐年增长。志愿者参与的档案工作主要有档案整理、档案保护、档案数字化等。据统计,2015—2016年度英格兰和威尔士档案机构的志愿者数量与2006—2007年度相比增加了60%,总人数从1912名上升到2977名,服务时间从163442小时上升到259216小时。

3

馆舍数量较多

英国有2500多家档案馆,仅伦敦市就有500多家。英国人口为6500万,平均2.6万人共享一家档案馆。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年末,我国档案馆数量为4237家,中国有14亿人,平均33万人共享一家档案馆。英国档案馆馆舍数量多,就意味着人均共享档案馆数量比率高、档案利用更加便利、社会整体档案意识更强。

4

档案服务优质

英国档案机构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优质、人性化的查档利用服务。很多英国档案馆的利用大厅,除设置有阅览区外,还开辟有休闲区、谈话区、购物区等。购物区的物品,除了有各种文创产品,还有纸、笔、小刀、胶水等工具。包括格拉斯哥档案中心、伦敦大都会档案馆在内的很多档案机构都是集查档、学习、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场所。

5

档案资源丰富

英国档案机构较多、社会档案意识较强,为档案资源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法律的健全为档案的征集和保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英国很多档案馆的馆藏资源都很丰富,英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排架长度为4万米,伦敦大都会档案馆馆藏排架长度达8.5万米,苏格兰国家档案馆馆藏排架长度达8万米。

启   示

英国的档案工作与我国的档案工作相比,各有千秋。在分析两国档案工作的差异时,既不能完全用我国的标准、规范去衡量英国的档案工作,从而全盘否定英国的档案工作,也不能盲目地认为英国档案工作各方面都好于我国。实事求是地讲,英国档案工作的很多方面,比如,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和档案信息化率都远远不及我国。当然,英国也有不少档案工作的先进理念和典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

加快档案工作法治化进程

英国制定了较为详细和全面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档案工作,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特别是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法律将严厉惩处。比如,如果医院的病历档案被公开,法院将直接介入案件,并根据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程度对其进行惩处。我国的档案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善,但相比英国,法治化进程有待进一步加快。

2

强化社会档案意识

英国社会整体档案意识较强。比如,在英格兰,绝大多数公民的遗嘱都会归档保存。铁山公司保存了超过4100万份英国遗嘱档案,最早的可追溯到1858年,除了有戴安娜王妃、威尔士王子等社会名人的遗嘱外,还有在一战、二战中牺牲的士兵在上前线前写下的简短的遗嘱等。由此可见,英国社会整体档案意识较强。近年来,我国的普法教育和档案法治宣传不断推进,社会档案意识逐步增强,很多公民能够自觉利用档案维护自身权益,特别是在社保、医保、婚姻、房产等民生领域,但是,我国社会整体的档案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3

提高档案服务水平

近些年,我国在提供档案服务方面,特别是提供民生档案查阅服务方面成效显著,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但我国在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性化的档案服务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英国在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下,在档案馆服务大厅开辟了阅览区、休闲区、谈话区、购物区等,最大限度地为利用者提供便利。另外,英国的不少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广泛开展了馆际间合作,利用者在查阅档案的同时,还可以借阅图书、参观展览。此外,英国的档案机构还开发了很多文创产品,推动了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档案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档案服务。

4

提升档案风险意识

英国档案机构将档案保护划分为档案移交档案机构前、档案保管在档案机构时、档案在利用过程中3个阶段,然后,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找出各自的风险点,提出具体的风险预防方案和应对策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一旦出现状况,及时处理和解决。我国也很重视档案安全工作,开展了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但仅聚焦于保存在档案馆的档案的安全,对于档案在形成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还需引起重视。

作者单位:河南省档案局

文章来源:《中国档案》2019年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