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仓] 中国油画百年回望 ‖ 美术界的先驱们

 画仓 2019-09-13

画仓HUACANG

人文丨艺术丨深度丨阅读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温庭筠



吕斯百

1905年10月15日生于江苏江阴,

1973年1月14日卒于南京。

初入东南大学艺术系,

于1928年被推荐赴法国留学,

初在里昂高等美术专科学校,

1931年入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

曾游历西欧各国,考察美术。1934年回国,

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1949年后,先后任兰州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

南京师范学院美术教授兼系主任。

卫天霖

1898—1977

山西汾阳人,字雨三。

1920年赴日留学,

毕业后任日本东京美术学校研究员。

1928年回国任中法大学孔德文艺学院艺术部主任、

北平大学西画系教授等职。

卫天霖教授多年致力于将印象派的光色变化

和激情笔触植根于中国油画之中,

并在同民族艺术的融合中

形成了凝重、淳厚、色彩斑澜的油画风彩。

庞薰琹(1906-1985)

1925年赴法国,

入巴黎叙利恩绘画研究所学画,

后转入格朗·歇米欧尔研究所深造。

1930年回国后,创办苔蒙画会,后被查封,

于是在上海昌明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教。

1931年与张弦、倪贻德、杨秋人、阳太阳

等发起成立现代美术团体“决澜社”。

《地之子》、《人生的哑谜》等作品

陆续出现在“决澜社”画展上。

他是民国洋画界现代美术的先锋代表。

陈抱一(1893-1945)

油画家,生于上海,原籍广东。

1913年留学日本专攻西画。

192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

回国后自创“抱一绘画研究所。 

1925年于上海创办中华艺术大学,

与丁衍庸负责西画科。

并先后在上海美专等校任教。

还与乌始光、汪亚尘等组织了“东方画会”、“晨光美术会”,

与徐悲鸿、潘玉良等组织 “默社”。

1945年7月病逝上海,享年52 岁。

关紫兰(1903-1985)

出生于上海,

原籍广东省南海县

1927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

同年赴日本留学,

入日本东京文化学院。

刘海粟 1896-1994

现代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开始从事艺术活动,

1912年创办了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当时称“上海图画美术院”),

于1914年在我国艺术教学中第一次提倡使用人体模特儿进行写生训练。

杨三郎1907—1995

台湾台北人,

1923年赴日本留学,

首先进入京都美术工艺学校。

后转入关西美术学院西洋画科,

接受严格的学院派训练。

1927年回台,

与倪蒋怀、廖继春等人共组「赤岛杜」。

1931赴法留学,

潜心研究欧洲诸大博物馆所藏名画,

次年作品入选法国秋季沙龙。

常玉1900—1966

一生大起大落,

在艺术上坚持我行我素。

1966年在巴黎因煤气泄漏去世时仍默默无闻、不被赏识。

而今,西方公认他为世界级的绘画大家。

 常玉1901年生于四川南充,少时家境殷实。

1919年常玉以留法勤工俭学的方式前往巴黎,

徐悲鸿林风眠熟稔,

常玉的艺术观点却与他们不同,

他不进美术学院进修,

常在咖啡馆里一边看《红楼梦》或拉着小提琴一边画画。

许幸之 1904-1991

江苏扬州人。

1919年进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

1923年进上海东方艺术研究所进修。

1924年东渡日本,

留学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

1929年回国,

担任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主任,

并与江丰、胡一川、蔡若虹、张诤等组织时代美术社。

丘堤(1906-1958)

1927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

1929年毕业后赴日本进修美术。

回国后再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研究所当研究生。

1931年加入“决澜社”,

成为该社两位活跃的女画家之一。

以抒情写意的笔触,

表现了女性细心观察事物和热爱生活的审美心态,

风格清丽、温文。

张弦(1901-1936)

20世纪20年代从上海赴法国留学专攻油画。

返国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教授。

参加在1931年成立的油画团体“决澜社”

1932年又参加“摩社”。

旋又赴法国深造。

对中西绘画均有深入研究。

阳太阳(1909-)

192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

与杨秋人、蔡若虹等同时受业于刘海粟、王济远、潘思同等。

1931年转入上海艺术专科学校,

受业于王道源、陈抱一等,

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美术编辑,

并于1932年参加“决澜社”活动。

1935年秋东渡日本留学,

入东京日本大学艺术学部西洋画科学习。

1936年油画《春天》、《构成》、《恋》

入选日本“独立美展”、“二科展”。

抗战爆发后回国,

—边从事美术教育,

一边开展抗日宣传工作。

王济远 1893-1975

原籍安徽,生于江苏武进。

1912年毕业于江苏第二高等师范学校。

1920年于上海参加西洋画社团“天马会”,

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教务长。

1926年赴欧洲旅行,考察西洋美术,

1927年创办“艺苑绘画研究所”,

数次赴日考察。

李叔同 1880-1942

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

中国油画、广告画的先驱。

李叔同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美术留学生,

留学日本。

李铁夫 1869-1952

李青萍1911—2004

湖北荆州人。

1931年考入武昌美术专科学校。

1932年由武昌美专校长唐义精

推荐到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习。

1935年新华艺专毕业,

留上海闸北安徽中学任教。

1937年在新华艺专研究生班攻读西画。

倪贻德 1901-1970

浙江杭州人。

1922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留校为俄籍西画教师普特西斯基画室研究生。

1927年东渡日本,

入东京川端绘画学校,从藤岛武二学画,

并组织中国留日美术研究会。

1928年回国,

先后任教于广州美术学校、武昌艺术专科学校。

 1932年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并组织摩社,

主编《艺术旬刊》,后为决澜社主要成员。

关良

生于广东番禺。

1917年关良随二哥去日本留学,

他坚持已见进了川端绘画学校。

1923年回国,历任上海美专、

广州美专、国立艺专、浙江美院等校教授,

后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美协上海分会主席。

他早期作品以油画为主,

后转为水墨戏曲人物,

这与他自幼喜欢中国戏剧有关。

莫朴1915-1996

江苏南京人。

曾在苏州美专、中央大学艺术系、上海美专学习油画,

1940年参加新四军,

1943年到延安鲁艺美术系任教。

在战争年代里,物资奇缺,

他只好转而从事木刻创作。

日本投降以后,莫朴重新拿起油画笔,

开始创作他的油画。

- E N D -

画 仓 H U A C A N G

图片来源于网络/编辑:王大羊

只为分享交流,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

每一张画中

最富有意义的部分是技巧以外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