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油画百年历程2

 惠训书院 2022-02-15

徐悲鸿《箫声》

    清末民初以'西洋画'扬名沪上的那些画家,如周湘、徐清、张聿光等人,都是这样通过间接渠道,点滴、片断地接受西画影响。由于他们在摸索学习西画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中国传统画法和绘画基础修养,所以他们所画的'西洋画',在严格意义上都是'参用西法'的中国画;他们所作的油画,实际上都是中国画家的西画试验。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油画作品,当然不是由他们临摹的圣像,而是这些画家所画的风景和肖像。

    当时的油画风景,多描绘中国南方的港口或乡村景色。停泊着渔船的海港,矗立着宝塔的村镇,在朝霞或夕阳的映衬下显得宁静而神秘。这正是外国旅游者心目中的'中国风景'。

    当时的油画肖像,取材最多的是盛装的仕女,她们装扮华丽而仪态恬静,很少有后来时髦女性欧化的俏媚。正襟危坐的士绅官吏,也是肖像家的重要对象。在描绘男性人物时,画家在光影效果的处理上往往稍微大胆。因为当时中国人还难以接受在年轻女性皎洁的脸上出现暗黑的阴影或奇突的反光。 这一类油画作品反映着20世纪初期中国人的视觉印象,也十分完整地反映了当时中国洋画家的艺术趣味,是研究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史和中国绘画史的重要图像资料。但留存在国内的相当稀少,只有香港、澳门和北京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研究所有少量收藏。

刘海粟 《黄山云海》

    在维新思潮的激荡下,有不少有志者东渡日本、远赴西洋去学习油画。李叔同、陈抱一、刘海粟、林风眠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基于他们的努力,地道的欧洲油画正式在中国生根繁衍了。1918年,第一所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北京艺专成立,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成立并聘请西画家指导学生的绘画学习。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后,上海图画美术院改为上海美术学校并始设西洋画科,清华大学学生美术社在外籍教师指导下开始活动,上海最早的西洋画团体'天马会'成立等等,开始按照西方正规美术教育的形式修正中国原有的西画教学模式,结束了西画教学摸索试探的局面,中国专业美术教育中的西画教学由此步入正轨。

    刘海粟在1923年就作了《石涛与后印象派》等一系列的东西方艺术比较时就提出'油画民族化'。 这个时代中国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饱受欺凌的社会,面临亡国危险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国的油画家和史论家日渐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化'、'中国风'和'民族精神'的美学追求。在20世纪40年代,董希文、吴作人、常书鸿等对敦煌艺术的探究,对西北人物风情的刻画已经从实践上开了民族油画探索的先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