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西画的开幕者——颜文樑

 自华居 2017-11-24
鸿坤美术 2017-10-20

颜文樑

上世纪初,第一批留洋海外的中国艺术家中,颜文樑、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四位前辈回国后创办了专业的美术学校,对于旧的传统的中国来讲,绘画开始大规模的转型,正所谓是新美术运动。

颜文樑回到苏州以后就创办了苏州艺专,苏州艺专创办的准确年份是1922年,比徐悲鸿创办的艺专要早得多。后来,苏州艺专在1950年代被改制,合并到南京艺术学院去了,令人欣慰的是,至今苏州艺专的遗址已成为现今见证新文化运动中美术改革的唯一留存物,其它三所艺专旧址已消失殆尽。

颜文樑(中)与苏州美专的师生在沧浪亭门前合影

授课中的颜文樑

这四所艺术学院在民国年间培养了中国本土的第一代西画家,并且,当时最有才华的中青年艺术家就在这四所学院里任教。

陈丹青曾与晚年的颜文樑相熟识,在晚辈陈丹青的眼中,四位中国西画的“老祖宗”性格不尽相同,在国内的影响也不一样。其中最忠厚最老实最好玩的就是颜文樑。

他曾在苏州美术馆馆藏颜文樑作品特展上回忆与颜老的过往时讲到:“我与颜先生的缘分是在1972年到1975年之间,我当时还是个知青“小盲流”,拿了个画到上海去请教他。他是个非常可亲可爱的一个老先生,就像我的外公一样。我在年轻的时候是自学画画,没有上过学。我对色彩的认识可以说就是从颜先生那里来的。此后我也读过一些色彩专论,但我相信没有一本色彩专论能够超过颜先生的论述。”

颜文樑自始至终侧重探究西洋画色彩谱系,而被后人认为最为潜沉而专一。他将自己对色彩的观察与理解集合成一套小册子,只可惜随着文革的到来,这些由先驱们引进国内的知识与萌芽期的现代性探索被迫中断,而全面走向了苏联绘画。

《厨房》

上世纪20年代初,颜文樑的艺术风格趋向成熟,他的色粉画《厨房》获得了法国春季沙龙荣誉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这幅作品堪称是中国油画的里程碑之作,被徐悲鸿大力称赞,称其为中国的梅索尼埃。在他的推荐下,35岁的颜文樑前往法国,开始了他真正的西方绘画的学习之路。

1928年颜文樑赴法国留学,1929年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1930年5月,颜文樑与刘海粟、杨秀涛、孙福熙、吴恒勤同游意大利。此游先至罗马,继去佛罗伦萨、威尼斯,最后至米兰。

1930年 刘海粟(中)与颜文梁(右)在意大利

而到最后一站米兰时,只剩颜文樑一人,其他人均因旅费不支提前返回。先生除了买书外其余一律节省。在瞻仰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后他在米兰逗留数日,饱览了许多名画与建筑并在此后参观了米兰大教堂,颜文樑当即创作了一幅米兰大教堂的写生之作,此幅《米兰大寺》是依据当年的写生作品于60年代进行的再创作。

颜文樑《米兰大寺》(约1960)16.5×24.5cm木板油画(现藏于鸿坤美术馆)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教堂之一。在描绘这座教堂的时候,颜文樑用了夸张的金黄色,在晴空的映衬下,教堂器宇轩昂的皇家气质跃然画布之上。万里晴空用漂亮的淡蓝色呈现,与教堂的金黄形成冷暖与色相的对比,使画面分外透亮。

《米兰大寺》局部

此次意大利的游历写生,颜文梁共创作油画十四幅,仍在世的不过一二,此幅60年代再创作之作,是颜老历经岁月洗练后对艺术创作的再认知,可以说珍贵难得。

在留法期间,他又为了苏州美专的发展,省吃俭用并搜罗购买了大大小小的石膏像达四百六十余件,陆续运回了苏州。后来苏州美专共有大小石膏像五百余件,为当时全国美术院校之冠。

美专的石膏模型陈列室

20至30年代是法国印象主义绘画的巅峰时期,连最保守的学院都不免受到其影响,以至色彩与笔触被更加重视。而颜文樑却始终对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绘画情有独钟。他并不喜欢印象派,他对色彩的使用在他看来不过是把色彩的科学知识正确的运用到绘画实践中而已。

很多人把他视为印象派画家,因为旁人看不出这其中的分别,他也曾无奈表示:“印象派的色彩是不错的,那时我只晓得要画的真实。有时候匆匆画出一幅画来,人家说我是印象派。一个画家不必研究各种派别,只画自己的画。”

《祖国颂》

如果说颜文樑与其他同时期经历相仿的大师有哪些最大的区别,那就是他对油画的爱贯彻了始终,而并没有在建国后的晚年改为玩弄中国画水墨。随着年岁的增长,出行逐渐受限,这一时期除了在他上海的公寓旁画些写生外,更多的作品是凭借脑海中的技艺与长期的观察来创作的,在这一时期,他将自己最早的《石湖串月》重新创作出来。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重泊枫桥》与《祖国颂》。

与早期相比,颜文樑晚年的作品更加趋向诗化与中国传统意境的表达,并融入了更多中国传统的审美因素,在象征与隐喻的手法之下,与诗、书、画相映成趣,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带有东方意境美的油画。

晚年仍作画不缀的颜文梁

而晚年的他,除作画外,有两个爱好:上咖啡馆和淘旧货。他上海公寓的大门,对于任何来访者,哪怕是素未谋面,永远是敞开的;他总是拿一个本子、一枝老式蘸水笔,请来客签名。然后喝茶,搬出自已制作的木箱,一张张地取出作品给客人看。告别时,一定要将客人送至门口;挥手,直至看不见才返身回屋。

颜文梁纪念馆

1988年5月1日上午,颜老的心脏缓慢地停止了跳动,平静地像睡了过去一样,享年九十又六。现归葬于姑苏七子山麓的凤凰公墓。而苏州的那座希腊式大楼,经近百年的风雨、依旧如故,变成了颜文梁纪念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