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 MG)是一种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目前西医多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胸腺切除法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吸附等方法治疗。虽然治疗方法多样,但是副作用较大。临床上部分方法虽可暂时缓解病情,但由于应用范围狭窄、有创性,且存在一定风险,限制其临床应用。西医临床常将两种或三种以.上的治疗方法同时使用,可能增加副作用及相关合并症发生率,同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中医学并无“重症肌无力”这一病名,临床根据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抬头无力、四肢肌疲劳等随意肌无力症状,将其归为中医“痿病 范畴,且目前中医医家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和治疗已取得一定认识,中医药疗效较好,现综述如下。 病因病机 当代学者通过对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等方面坚持不懈地探索,总结了各具特色的理论研究体系,多从脏腑、气血、经络等方面对本病作阐述。 从脏腑论治 脾胃虚损王世龙医生'提出了“脾胃虚损,五脏相关”理论。其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情志刺激,或外邪所伤,或疾病失治、误治、病后失养,均可导致脾胃气虚,渐而积虚成损。脾脏病可影响他脏,他脏病又可影响脾脏,从而形成多脏同病的局面,但主要矛盾仍在脾胃,其病机转化始终以脾胃虛损为中心环节。认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主因中气不足,而较少累及他脏,但全身型重症肌无力除中气不足外尚有肺、肾虚损,肺脏虚损包括肺气和肺阴不足,肾虚包括肾阴和 脾肾虛损 王世龙医生强调重症肌无力以脾肾虚损为主因,重症肌无力的特点与脾之所主肌肉等特征相吻合。瞳神为水轮属肾,而肾为元气之根,元阴、元阳之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其温煦濡养,肾虚则斜视复视,肾气不足,阴阳失调,则易导致机体活动紊乱,脾虚则脏腑及周身肢体皆失养而成痿,咀嚼困难、抬头无力、四肢肌肉无力、声音低嘶等。 肝不主筋 王世龙医生治疗重症肌无力 ,强调肝不主筋,罢极无本为主要病机,认为诸筋罢极弛缓应责之于肝。凡情志所伤、饮食失宜、劳倦过度皆可致肝血亏虚,血不养筋则宗筋弛纵不能耐劳;肝血不足则肾精亏损,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内动,风阳灼津为痰,肝风挟痰阻滞经络,气血痹阻,筋脉肌肉失养而弛缓痿废;正气不足风邪侵淫筋脉、客于睑肤,则使眼睑缓纵而下垂。病本在肝、在风,筋脉失养,风痰阻络。 肝肾亏虚 王世医生龙认为 ,虽然本病以肾不足为病机关键,但日久侵及肝,又因肝肾同源,肝血旺则筋柔肉润,肝肾强则筋骨得养,举动自如。若肝肾精血亏虚,则筋骨肌肉失于濡养而萎软。 肺脾肾虚 肺脾肾虛致气虚下陷,脾虚失运,肾虚失固,筋脉肌肉失养,脏腑功能失调,而肌肉痿软无力。同时,由于肺脾肾虛,卫外失固,湿浊内生而致外感风邪,内伤痰湿,内外合攻,加重病情。故治疗时当注重邪(外邪、湿痰)、正(肺脾肾),权衡标本。重症肌无力多有语言无力,动则气喘、短气、吞咽困难,中医认为,语言之发出,饮食之吞咽均由咽、喉、舌、面肌等辅助完成,而呼吸无力,语言困难、吞咽不畅由其无力而发。脾主肌肉,足太阴脾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为气生化血之源;脾主运化,脾胃虚弱,运化失调,则气血生化乏源,四肢肌肉筋脉失养,则宗筋弛纵;脾病及肾,肾不纳气,气难归根,甚则大气下陷,出现肌无力危象。因此,脾胃虚弱贯穿于重症肌无力整个过程,补肺健脾益肾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 黄某,女,30岁。2014年1月24日初诊。 主诉:四肢无力伴吞咽困难三年。 患者于2011年7月出现眼睑下垂,晨轻暮重,后出现四肢无力,吞咽困难,讲话吐字不清。经某西医院确诊为“重症肌无力”,予溴吡斯的明治疗,经治疗后眼睑下垂症状缓解,但吞咽困难、四肢无力症状未能改善,逐步加重,出现饮水反呛,呼吸气短,不能胜任劳动和料理家务,特前来我院寻求中医中药治疗。 就诊时除上述见症外,面色少华,精神萎缩,头晕气短,懒言,肌疲劳试验阳性,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诊断:痿证,脾胃虚损型。西医诊断:重症肌无力成人Ⅱ-B型。 治法:补脾益损,强肌健力。 处方:给予八角固力汤加减,每日2次,口服。并嘱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减停溴吡斯的明。 服用八角固力汤三个月后,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吞咽顺利,肢体有力,自觉精神好转,体力增加,可以料理家务,溴吡斯的明量从原来每日360mg,减至每日180mg。半年后已能工作,九个月后溴吡斯的明已停服,惟遇工作劳累时为防止肌无力症状出现偶然服之。继续服用八角固力汤一个月巩固疗效。属临床显效病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