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材列了《红楼梦》,高中语文老师不讲怎么办?

 wenxuefeng360 2019-09-14

有一条反馈意见:新教材虽将《红楼梦》整本书列入,但老师不一定讲,老师还有一个办法是让同学自学,反正不讲。所以教材里有跟没有差不多,学生得不到什么。

其实现在完全不同了。因为是全国统编教材,又专列一个单元,高中语文老师肯定不能回避,即使是为了应对高考语文卷子,老师也一定会下大力气备好《红楼梦》课程,否则就是没有完成教学计划,就是失职了。此外,与教材配套的还会有一套供老师参考的备课资料书,它会帮助老师在一定的框架下进行授课,不会让老师陷入种种分歧的坑中无法自拔。高考语文卷子也会依据备课资料,相应的考题也就有了标准,没有什么问题。

当然《红楼梦》犹如如太平洋,宽广又弥深。尽管有参考资料,但研究程度不同的老师,上课内容和课堂效果也会有天壤之别。为鼓励创新型的独立思考,未来的高考考题,一定会存在相当的开放性。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对《红楼梦》有尽可能正确完备的掌握,有独自研究的心得,上课才有底气,才能挥洒自如,妙语连珠,发人深省。老师们将会在这个环节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景况,从而影响学生感悟和思考的千差万别,从而影响考生得分有一定的差别。对于那些想进入好的大学的考生,答题更应有超水平的发挥。这就要求对《红楼梦》有超出一般的领悟,高水平的教师和学生自我研读就很关键了。

那么,将提供给高中语文教师的《红楼梦》教学参考书有何特点呢?这也是很清楚的,即主流红学中最稳健的那一套说法。准确一点说,就是冯其庸曾任所长的红楼梦研究所60年来形成的一套说法,其中心论点是《红楼梦》反映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大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一代早期旧民主主义的思想特征。这个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问题是,《红楼梦》一本书,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事,一个是贾府大观园十二金钗的命运故事,一个是曹李康雍的百年恩仇。前者是“假语村言”,后者是“真事隐”。后者就隐藏在前者之中,而后者才是曹雪芹真正想说的东西。也就是说,如果不了解真事隐,“假语村言”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小说,也能从表面上说圆了,但其思想性艺术性将大受局限,《红楼梦》的价值将显示不到十分之一,还导致一深究就问题频出,且常常不得解。但给语文老师的参考资料主要是建立在对“假语村言”的把握之上,其局限性是非常大的。可见,从帮助高中生真正掌握这一名著的角度看,不涉及真事隐,课堂教学势必陷入狭隘和平庸。(可参《五个帝王的红楼身影》一书)就如通灵宝玉,它既牵扯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关系到《红楼梦》的主题和构思,还与曹李康雍直接相关,尤其反映着曹雪芹的性格和思想,内涵深广博大。不讲曹李康雍,通灵宝玉的精妙之处如何讲得出?这个关键之物讲不清,那课堂教学时只能停留在神话故事层面,也足以引人入胜,但与真实的历史隔离,与曹雪芹的情思隔离,还谈什么掌握《红楼梦》?

最麻烦的是,高中语文老师完全了解真事隐的不多,甚至受思维惯性影响,对真事隐半信半疑,不太容易接受,这给教学留下了很多难题。现在,真事隐已经在前八十回全部贯通,整体呈现(可参《红楼梦诗词精读》一书),甚至可以彻底解释大部分人物、场景、情节和细节,这在十年前是完全做不到的。也就是说,现在《红楼梦》的研究成果,已经有十足能力让此课成为最精彩生活而又启发无限思考的课程。因此,让高中语文老师完全理解真事隐的可能性已经看得见了。现在的问题是传播跟不上。这是当下正在着力

教材列了《红楼梦》,高中语文老师不讲怎么办?
教材列了《红楼梦》,高中语文老师不讲怎么办?
教材列了《红楼梦》,高中语文老师不讲怎么办?
教材列了《红楼梦》,高中语文老师不讲怎么办?
教材列了《红楼梦》,高中语文老师不讲怎么办?
教材列了《红楼梦》,高中语文老师不讲怎么办?

解决的一个大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