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此心光明 一切无碍

 wenxuefeng360 2019-09-14
王阳明:此心光明 一切无碍

王阳明

王阳明,一代心学大师,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圣人。然而,他最大的贡献并不在于那些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功伟绩,而在于他完整地探索出一条圣贤之路,并且亲身实践了它。我们未必要人人成为圣贤,但我们都需要生命的方向和人生的指引。阳明先生生动地向我们诠释了人生的根本在于找到内心的光明之路,从此人生不再困惑,从此天地为之一宽,从此生命无往不胜。此心光明,一切无碍。

一、人生第一等事:读书做圣贤

小王阳明上学的时候,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了先生一个问题:“何为人生第一等事?”

先生认真地想了想,回答说:“唯读书登第尔。”

阳明听后摇了摇头,做沉思状:“登第恐未为人生第一等事,或读书做圣贤尔。

先生顿时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小阳明不只是说说而已,从那时起,他的人生就一直在向着这个目标探索、前进。阳明觉得按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人标准,前三项对年幼的自己来说尚显缥缈,而最后一项“为万世开太平”则比较容易上手,为此他一有空就舞枪弄棒、排兵布阵,着实让他的状元父亲王华头痛。因为当时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状元之后去习武,是有辱门风之的事。为此他的父亲常常训诫他不要搞这些旁门左道,要一心读圣贤书,考科举登第,最好能像自己一样高中状元。

结果,小阳明头一昂:“状元可以传给子孙后代吗?”

王华:“想得美!要中状元,必得自己用功苦读。”

小阳明冷笑一声:“这么说,状元不能传给子孙后代,也就光耀一代而已,而建功立业,为万世开太平,却可以光耀千秋。这么说,考不考状元没多大必要,能不能建功立业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老实话,我瞧不起状元。

小小年纪,如此的气魄,如此的志向。做圣贤,恐怕是人生最高的目标了吧,还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能够超越这个?做圣人,做完人,意味着达到一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意味着把一个人的潜能、智慧、德性发挥到极致。人生的志向奠定人生的基调,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格局和人生气象。阳明先生光辉、不朽的一生就始于他不凡的志向。自此,什么艰难困苦、什么名利俗事,对于阳明的人生而言,统统不足挂怀。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孜孜以求圣人道

为了实现做圣人的目标,阳明孜孜不倦,多方探索,兵家、道家、仙家、佛家、理学,无不忘我深入。

17岁那年,王阳明赴南昌完婚,新婚当日,觥筹交错,好不喧闹,阳明觉得这种嘈杂的场合有些无聊,就出去溜达,看到一个叫“铁柱宫”的院落就走了进去,只见一位老道端坐榻上,正在入定。阳明很是好奇,后来与老道交谈起来,一起论道,相谈甚欢,整整聊了一夜,直到天明才想起来自己是来南昌完婚的。

婚后,与夫人一起回京,途中拜谒理学大师娄亮,请教圣人之道。娄亮告诉他“圣人必可学而至”,王阳明高兴坏了,接着娄亮说成圣的方法是“格物致知”,舍此别无他途。为此,王阳明上演了著名的“阳明格竹”,以顽强的意志在闷热潮湿的竹林里坚持了七天七夜,落下了严重的肺病,却一无所获。这一方面使得他对理学的成圣之道产生了怀疑,为以后创立心学垫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在理学成圣之路不通的情况下,他发现父亲的“要想成圣,要有平台”的话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于是本来对科举登第不屑一顾的他选择了先行获取这一成圣的平台。

三、士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阳明从小就是天才儿童,以他的天分稍加用功,科考登第是很容易的。当年乡试,他顺利考中了举人。第二年参加会试却意外落榜。其实王阳明并不在意这事,因为这不是他的人生第一等事。但他的父亲以为这会对儿子打击很大,为了安抚他,便有意无意地带他出席各种社交场合。有一次,文人聚会时,王华的一个好朋友,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就调侃王阳明说:“其实你的水平不比你父亲差,这科没考过,来科肯定是状元,这样吧,提前给大家作一篇《来科状元赋》吧!”此时王阳明作为天才的霸气一面显露无遗,也不推让,当众提笔,一篇《来科状元赋》一气呵成,众人读罢,啧啧称奇:“天才,天才!”

结果,来科会试的时候,有人因嫉妒王华和王阳明父子的才学与名气,做了手脚,致使阳明再次落榜。在科举定终身的古代社会,连连落榜对一个读书人来说可谓最大的打击,所以每次放榜的时候,总能看到一些落榜的举子号啕大哭、捶胸顿足,甚至有些会轻生。况且阳明参加科考还是当时备受瞩目的事情,因为一来他从小就是个天才,二来他的父亲是当年的状元,所以大家都非常关注他的科考成绩,结果却接连两次落榜。放榜当天,朋友们看到他面无表情的样子,以为他是悲伤过度,连哭都不会了,连忙过来安慰,结果阳明云淡风轻地说:“士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王阳明回家后,既没有沉溺在失败的沮丧里,也没有急于闭门读书,而是与好友一起在附近的龙泉山寺结起了诗社,每日吟诗作赋、下棋对弈,好不逍遥自在。

四、何陋轩: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8岁那年,王阳明第三次参加科考,以二甲第七名的成绩中了进士,曾先后在工部、刑部和兵部任职。明武宗继位后,宦官刘瑾权倾一时,与其他八位宦官一起形成“八虎乱政”之势。朝廷一些有正义感的大臣决定合力剪除刘瑾,却以失败告终。刘瑾之党更加张狂,血腥报复、残酷镇压当初反对他的官员,百官敢怒不敢言,整个朝廷乌云压城、噤若寒蝉。这时王阳明挺身而出,上书明武宗,矛头直指刘瑾。结果被刘瑾抓起来廷杖,成为明代历史上第一批被脱裤子迁杖的官员。打得血肉横飞、奄奄一息后,被扔进当时最惨绝人寰、几乎是进去就无生还之望的锦衣卫诏狱。在狱中,阳明想:我从小就立志做圣人,这一生到目前为止都以圣人学问贯穿始终,圣人中谁坐过牢呢,周文王。于是他便学周文王推演周易,靠着这种精神的支撑活了下来,并在其中得到启发和指引。

之后,刘瑾将他列为奸党名录第八名,父亲王华被贬官南京,王阳明则被流放贵州龙场驿驿丞。在赴龙场驿的路上,还遭到刘瑾暗派的锦衣卫的追杀,阳明很机智地制造投江自尽的假象逃过了一劫,路上又曾投宿到老虎窝中,幸亏天佑圣人,老虎也没有吃他。

经历过廷杖、诏狱之灾、锦衣卫追杀、虎口余生之后的王阳明,不但没有心灰意冷,心中反倒更加清明通透,这首被贬途中作就的淡然荣辱、气吞山河的《泛海》充分反应了阳明当时的心境: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贵州龙场驿是什么地方?万山丛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基本上派到那里的人就是死路一条。而且当地都是少数民族居民,语言不通,可通语者都是中原流放过去的亡命之徒。阳明到后发现连茅草房都没有,苗人与他们语言不通,对他们也很戒备,只好住在一个小山洞里(现在被称为“阳明小洞天”)中。一年来阳明的身体本就被摧残折磨得够呛,来到此地很快就病倒了,等到稍好一些时,他的三位仆人又病倒了,阳明还要反过来照料他们。他在这些人中是体质最差的,最先病倒,却也是好得最快的,就是得益于他这种超脱的心态。为了让仆人们也早点好起来,阳明除了给他们煎草药,还跟他们聊天、说笑话、唱歌,鼓舞他们的生气。后来,阳明还跟苗人一起唱歌,虽然语言不通,但音乐让人心灵相通,大家越来越和谐。苗人给他们搭了茅草屋,阳明取名为“何陋轩”,取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之意,还写了著名的《何陋轩记》,现原稿珍藏在日本东京的国立博物院,被日本人视为珍宝。

五、龙场悟道:心外无物

一天黄昏,阳明发现三个中原人在坡下经过,本想第二天去拜访他们,结果第二天三人相继去世,阳明不禁悲从中来,带着仆人去祭奠这三个与他共命运的中原人,作了著名的《瘗旅文》,他说这是我到贵州后最悲伤的时候,我自己遭遇的险难都没有让我如此悲伤,因为我“为尔者重,自为者轻”。阳明先生超脱物外的同时自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

经历了自己数次在生死边缘绝处逢生,又经历了别人的生死,加之前面求索圣人之道时的种种积累和沉淀,阳明悟道的契机已然成熟。他做了一个石棺,每天晚上睡在石棺里,直面生死,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之夜,一道闪电划破天际时,阳明突然从棺材里坐起来,放声长笑,这一笑照破暗暗长夜,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之一——阳明心学就此诞生。

在石棺中,阳明悟到了心学的奠基理论:心外无物,心即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矣。”原来圣人之道并不在心外,原来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理”并不在心外,不需要向外去求。原来人人心中自有一个圣人,只是被习性、被私欲所蒙蔽,成圣要做的只是发现内心的光明。阳明自从悟到心外无物后,整个人生境界就变了,变得清明透彻,面对人生的困境不再迷茫困惑,且有一种无往而不胜的气势。

阳明龙场悟道后,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修建了著名的龙冈书院,贵州第一个书院。这个偏僻贫瘠的蛮荒之地,居住的多是少数民族,少数中原人又都是亡命之徒,在这里建书院,谁会来听呢?然而,阳明先生此时的境界已经是无所忧惧、勇往直前,况且他的课讲得非常生动,少数民族居民也听得津津有味,被他深深触动。有一次为来他家偷盗的盗贼讲学讲了一夜,讲得小偷洗心革面。果然,书院建成没不久,他的名声就不胫而走,甚至有学生不远千里从中原赶到龙场来跟随他,成为当地一大盛况。

王阳明:此心光明 一切无碍

阳明先生

六、知行合一:心上学,事上炼

贵州提学副使席书慕名而来,这位官阶、资历都比王阳明高很多的儒家知识分子丝毫不端架子,来龙场听阳明讲学,几次之后大悟,在贵阳修葺书院,带着一帮弟子以师礼来请阳明先生讲学。在这里,王阳明产生了著名的知行合一思想。

自古以来就有两大问题:行先知后,还是知先行后?行易知难,还是知易行难?王阳明创造性地提出了“知行合一”:真知即为能够去行,不行不足以称知,做不到就不是真知道。阳明的知行合一解决了习性的问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潜意识的问题。我们很多时候觉得道理明白了,然而做不到,实际上是你的显意识明白了,而潜意识仍然在认同错误的知见,按错误的知见行动,这就是习性的问题,实际是你的潜意识还没有彻知。

从知道到做到,还不算彻底的知行合一,知与行二者要整合贯通,知与行是一个工夫,“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亦自有知在。”而知行合一的这个“一”便是阳明先生心学的第三个阶段“致良知”,是一种价值性的归宿,可以说是最高的规律、终极的追求。这个“一”实际上囊括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层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从操作层面就是:心上学、事上炼、达于道、合于一

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阳明先生的书法在明代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别人问他练字有何决窍,他说每落笔之前先在心中运笔数十回,“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阳明先生打仗每战必胜,亦是在事前早已在心中模拟过很多次了。

事上炼方能立得住。阳明先生说 “工作即修行”。“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510年,王阳明的三年贬谪期到了,朝廷任命他为江西庐陵县知县。知县的工作本就纷繁琐碎,而庐陵县还是一个历任县令都无可奈何的烫手山芋。当地不仅盗匪不断,而且诉讼成风,阳明一天甚至要接到八九百桩案子。然而,阳明心学的智慧和事上炼的功夫使他处理起来轻松自如,仅出了三招就彻底根治了诉讼成风的顽症:一限,一事一告,一个状纸只许说一件事,每份状纸不能超过60个字;二拖,把自己的身体状况告知老百姓,阳明先生确实身体状况不佳,请百姓体谅,案子分缓急,不急的缓办;三改变,改变制度和人心,恢复修建劝善亭和申明亭,前者用来教化百姓行善,后者由德高望重的长者负责调停一些民间纠纷,此外,王阳明大兴讲学之风,还经常写告示教化百姓,同时实施很多便民惠民的措施。如此一来,当地囹圄愈清,百姓和睦。

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宦官刘瑾后来落马,被凌迟处死。刘瑾倒台后,王阳明连升数任,最后被调回京城,任吏部考功司郎中,相当于一把手。换作别人早就开心得手舞足蹈了,阳明却无动于衷,唯一让他兴奋的是可以和北京的那些知己好友一起论道了。1511年,回到北京后,他第一件事不是去吏部赴任,而是和平生知己湛若水一起在大兴隆寺办起了书院。

其实阳明先生早在被流放龙场之前,就曾在北京讲学,龙场悟道后兴办龙冈书院,后来,席书等人将他请到贵阳书院讲学,再到庐陵的白鹭洲书院和青原书院,走一路讲一路。可以说阳明先生最伟大的不是军功,而是布道。他曾说,“人生的志向犹如树木的根,而讲学中的成长则可以将其灌溉成参天大树。”这种成长不只是学生的,还是老师的,阳明的心学体系固然从困厄中来,却也是在讲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升华的。

回京后,阳明每天除了在吏部供职外,就是醉心于讲学,他讲学的盛况成为北京一景,很多知识分子前来拜师问学,连王阳明在吏部的直接领导都拜他为师。后来,在因两个学生的争吵引发的朱陆之争(朱熹与陆九渊),也就是理学与心学之争中,阳明明确表示支持陆九渊,哪怕因此受天下讥讽也不后悔,就此心学的旗帜树立起来,地位也由此确立。但由于当时程朱理学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官学,而心学的思想与程朱理学格格不入,朝廷非常生气,将他外放到南京一个闲职。

仕途起起落落,阳明统统不放在心上,只是不停地讲学,在南京的讲学也是盛况空前。一提王夫子,平民百姓皆北面行礼,俨然此地成了南方的文化中心。正在阳明南京讲学讲得起劲时,朝廷突然来了一纸任命,任命他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原来由于江南地区赋税本身就重,重压之下,南赣地区起义、匪愈演愈烈,渐成失控之势,深知阳明才学的兵部尚书王琼极力推荐王阳明负责这一地区剿匪事宜。

南赣地区有四支主要的匪患,常年祸害当地百姓,历任官员都为之头痛,虽说剿匪过程中也打过一些胜仗,但始终未能彻底清剿,过后又成燎原之势。王阳明一上任,先扎实了解当地情况,识破并且迅速地收服了内奸,把他转成一个双面间谍。作战时,阳明虚虚实实,总是出其不意,让对方永远猜不到他的后手。对于能够招降的匪患,阳明尽量招降,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他写的一封《告喻巢贼书》,有理、有力、有情、有义,深深打动了其中一支土匪头目,使其改邪归正,彻底归降,帮着阳明清剿剩余的匪患。王阳明事前下的功夫非常扎实,虽然每天都在讲学,其实已经暗中安排,将匪患的一举一动掌握得一清二楚,他非常擅于把握人的心理,于已收拾人心整固之,于敌乱其心志疑惧之,战略战术也已在心中模拟数次,某一天学生们照往常一样来上课,发现先生不在,原来这一天是决战之日,阳明亲自带着十路兵马去剿匪了。

从担任南赣巡抚到扫除匪患,阳明只用了1年零3个月。就是从这里,阳明开始了他每战必胜的传奇。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奇迹,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心学所倡导的知行合一是非常扎实的,做事情要有坚实的基础、切实的手段、忠实的执行;另一方面,他对人性把握得非常准,把人把握住了,就把整个事情把握住了,把整个局面控制住了。阳明先生说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故圣人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圣人之心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污浊的东西,清净如明镜,外面的事物之理映照无余,他人蒙垢的心在他面前亦无所遁形。

由于剿匪战果斐然,朝廷嘉奖他,官员们纷纷前来祝贺,这时阳明却面无喜色,他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南赣地区数十年来平匪,官军并非没有胜过,之所以始终没有彻底清除匪患,是因为历代官员都只管自己打赢几次胜仗立功,并未将彻底清剿匪患作为自己的目标。百姓心中贼未破,官员心中贼未破,未能让官员和百姓心中的良知呈现。

谈起王阳明,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他平宁王之乱、平南赣和广西匪患的功绩,而其实他最伟大的是能够从百姓的福祉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政绩出发,从自己的良知出发,而不是从他人的评价和外在的功名利禄出发,为官要治本,而不是做表面文章,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要使此地长治久安,才能使匪患问题彻底解决”的观点和行动。

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不再走上匪盗等歧路,他向朝廷申请新设了4个县,治县安居。重修和新建书院,通过讲学启发官员百姓的良知。阳明先生讲学时,万人空巷,甚至墙头、树上都站满了人,还有很多以前的学生追随他来到南赣。在南赣的两年,阳明先生除了剿匪、为百姓办实事、便民惠民,就是讲学教化百姓,甚至刚灭了贼巢,就带着学生在贼巢中讲学。后来南赣地区家家户户塑造、供奉王阳明的生祠。

八、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宁王朱宸濠密谋十年,招揽了各路人才,包括江湖术士、土匪、文人、三教九流都有,计划反叛。1519年6月14日,朱宸濠正式起兵反叛,阳明听到消息,面不改色:“没有什么好慌的!我来江西就是来平宁王之乱的!”这种笃定的气势,令他手下的心也定了下来。但此时的阳明俨然一个光杆司令,当初平匪患时组建的新军因为军费不足已经遣散,然而阳明胸中自有妙计。

他先是写了一批兵部的咨文,调集总共70多万兵马,每一路攻打什么地方,包括战略战术都写得很清楚,快马驿站送出去,虚张声势震慑敌人。

然后分析宁王有三种选择:上策是直接攻打北京,因北京此时毫无防备,还是比较有胜算的;中策是沿长江而下,夺取长江沿浅重镇,打到南京,至少可以南北抗衡;下策是固守南昌,延误战机,等擒王之兵一到,宁王就大势已去。为了让宁王自己选择下策,阳明写密信离间宁王与他的亲信谋士,雇了一些伶人去送信。阳明经过数次与宁王的接触,已经摸清这个人的脾性,志大才疏,疑心重。果然宁王截获这些私信后,本来计划要出兵攻打北京,至少拿下南京,现在却迟迟不敢出兵,惟恐中了埋伏。

待宁王派了各路人马四处探听消息,发现上了阳明的当后,赶快率大军杀奔南京,只留了一万人守南昌,而这时距他起兵反判已经过去十多天了,大好战机被延误。正在宁王苦攻南京的门户——安庆时,阳明派军去端宁王的老巢南昌。他先派人秘密进入南昌城,张贴海报,称官军已进入南昌,宁王大势已去,弄得留守南昌的一万多人人心惶惶。其实阳明只有2万乌合之众,他命手下多做战旗、战鼓,分13路攻打南昌城的7个城门,弄成声势浩大的样子,结果南昌城守军略加抵抗,就迅速逃跑。阳明顺利攻下南昌,占领王府。

同时,宁王的两个重要谋士递密信,称会好好照顾他们在南昌的家眷,表扬他们赤胆忠心做卧底的功绩,宁王果然中了反间计,放弃攻打南京,一意孤行回军南昌。这时,阳明主动出兵攻打叛军,然而他的小破船比起宁王的水师战船差了好几代,宁王的主帅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王阳明先是发挥小船的优势,熟练运用穿插之术与叛军周旋,对方发现自己轻敌了,气势渐弱。阳明趁势运用攻心战术,宁王获胜心切,情急之下选择了铁索连船的策略,正中阳明下怀,结果火烧鄱阳湖,生擒宁王。

从1519年6月14日宁王起兵反判到1519年7月26日被生擒,前后仅42天,可谓奇迹。因为这不是一个兵力的较量,也不是一个手段的较量,而是心智的较量。整个过程中,王阳明把“兵者,诡道也”运用到极致,对宁王心理的把握非常准确,他一方面虚张声势,扰乱对方军心,灭他们的士气;另一方面利用反间计等策略诱使宁王每一步都选择了下策——先是固守南昌,不敢出兵,后来出兵攻南京后,听说阳明攻打他的老巢,又回师南昌,鄱阳湖决战时又选择了铁索连船这招险棋。

阳明之所以能够在双方兵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毫无畏惧,沉着镇定,弄贼于股掌之间,正是由于他那颗强大的不动如山之心。反观宁王,就很容易被外界左右。在安庆,因为安庆知府率手下一起在城墙上对他破口大骂,他咽不下心中之气,一定要攻下安庆,杀死安庆知府,他身边的谋士劝他绕过安庆攻打南京,他不听。后来又听说阳明端了他南昌的老窝,方寸大乱,意气用事,一定要回头夺回南昌。鄱阳湖之战到后来更是慌乱中选择了铁索连船之下策。

而阳明呢,却是不动如山之境。平宁王之乱时,自己都不到第一线去,在第二线一边讲学一边坐阵指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的大将带兵在鄱阳湖与叛军大战不止的时候,阳明在都察院给学生讲心学,打开中门以方便前方战报传来。当有战报传来说情况紧急、前方总指挥的胡子被烧着时,阳明一个令牌扔下来:“谁再说将军的胡子烧着这事,立刻斩了!”然后继续上课,学生们都很紧张,阳明笑笑说:“刚听说前方有点小小的不顺利,此兵家常事,不足介怀。” 讲了一会,前方又有战报传来,说叛军大败,宁王被活捉,阳明听后点点头,接着回来上课,学生们按捺不住,问前方怎么样了,阳明说:“听说宁王大败,而且已经被抓获,想来这个消息不假”,然后眉头一蹙:“就是听说伤死者重。”心中只悲愍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说完接着又上课去了,旁观者无不叹服。

后来有人向王阳明请教用兵之术,阳明说:“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胜负之决不待卜诸临阵,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其实人和人的智商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异,人往往是因为心为外界所扰,紧张慌乱,便失去了本有的判断力,看不清形势,自然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如能养得此心不动,周围的一切自然清晰映现,他人的心理、事物的规律,尽在掌握,自然能够成功。

阳明曾说:“人在仕途,其功夫比在山林难十倍。” 平宁王之乱后,本来立下不世之功的王阳明,却屡遭朝中奸佞的排挤和陷害,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阳明自龙场之难后又一段最艰难的时期。

接到宁王反叛的消息后,生性好玩的武宗在身边宦官江彬、张忠、许泰的蛊惑下,决定挥师南下,亲自平叛。途中接到阳明的《江西捷音疏》后,非常生气,不但不予回应,反而派张忠和许泰去向王阳明要人,把朱宸濠要出来。阳明分析形势后,把朱交给了当朝宦官中比较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张永。而此时的南昌已被忠、泰二人折磨得水深火热,平宁王之乱的作战总指挥伍文定和阳明的一个学生被他们拉去严刑拷问,在狱中饱受折磨,阳明的学生出狱五天后身亡。

但此时的阳明已炼得不动如山之境,不和忠、泰正面冲突。张忠、许泰后来就让自己带的北军每天到阳明的衙门口破口大骂,阳明的学生气得不得了,而阳明先生却中门大开随他们骂,自己照旧讲课。门外北军破口大骂各种恶俗的脏话,门内阳明先生谈笑风生给学生讲心学。受老师的影响,学生们后来渐渐沉浸在王老师的讲学中,不时地发出会心的微笑,对骂声充耳不闻,这帮带着骂的任务来的北军听着、听着也觉得很有趣,也忘记骂,甚至要跟着王老师上课了。

阳明嘱咐城中百姓要对北军嘘寒问暖,不时犒军,给他们家庭的温暖。后来北军人心都散了,都向着阳明这边了,忠、泰二人只得撤兵,一场危局就这样消弭于无形。

九、心学的精髓:致良知

致良知作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核心精髓,自龙场时已见此意,只是没有明确提出,经过治理庐陵、南赣剿匪、平宁王之乱、忠泰之难之后,良知说在阳明的心中日益清晰。1521年,王阳明正式提出心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

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是圣人,只是被欲望、情绪、现实遮蔽了。找到它,将它发扬光大,作为人生的价值归宿。有了这个价值归宿,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人生不会迷惑。所以,阳明先生说良知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致良知是心学总纲中的总纲,精华中的精华,它可以统摄所有,引发所有。

良知对于个人来说,是将自心的光明开发出来,对于社会群体来说,是把老百姓本身具有的良知启发出来,以良知致人,以良知去关怀百姓。致良知自困顿中来,要事上炼。就像阳明先生在江西庐陵兴办教育、改变民心、便民惠民,在南赣平匪患,本来已经彻底清剿各路土匪,但他却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一定要让百姓安居乐业,才算真正解决问题,亲自讲学,治县安居,彻底改变百姓的生活面貌。在听说宁王反叛的消息后,迅速给朝廷写了一道《飞报宁王谋反书》,这时他的学生以及身边人都劝他“出头的椽子先烂”,因为宁王已密谋十年之久,据说有雄兵18万,而且自己还没出兵,先派了两支偏师,就已拿下两个江南重镇,可见其军事实力很强,况且前面还有朱棣靖难之役成功的先例,万一宁王也成功了呢?所以当时南方的官员为明哲保身,给朝廷上报都不直接说宁王叛乱,只说江西有变、南昌有变等。王阳明说:“纵使天下人都反了,我辈固当如此”。只遁心中道义去做,身边的人听了他的话,深受感动,也都放下了个人利害。

1527年,王阳明应朝廷之命去广西剿匪之前,在天泉桥上说了四句话的心学宗旨,称为四句教,即有名的天泉证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完整地概括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整个心学体系,分别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上阐述了心学,至此,这个影响中华文明500年的思想体系和哲学体系就完整地建立起来了。

王阳明:此心光明 一切无碍

心学大师王阳明

十、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521年,嘉靖帝即位。受朝廷政治斗争的牵累,王阳明一直受打压,加之嘉靖帝是理学的忠实信徒,不喜欢他,所以阳明一直未能受到重用。但此时的他已经修炼到不动如山的境界了,他只继续他最爱的讲学。“雷要打,便随他打来,何故忧惧?”,“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生动地体现了阳明先生无所畏惧、坦坦荡荡的气势与豪情。1521年,阳明向朝廷申请回老家,直到1526年,一直在浙江余姚、绍兴讲学。天泉悟道之后,虽然身体越来越差,仕途也不得意,但人却越来越快活,他有一句口头语:“常快活是真功夫”

1527年,一纸诏书把他调到广西剿匪,阳明此时身体已经很差了,这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但他在去广西上任途中的几个月,已经把广西境内的情况,尤其是这次要征剿的卢苏、王受二人的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他发现这两个人非常质朴,纯属被逼起义,所以主张招抚为主,结果兵不血刃平了广西匪患。阳明后来说:“我知道这个违背喜事者之意,他们想借广西战争的机会成一将之功,阳明不忍百姓遭殃,这违背良知,仁者之所不忍也。

而当他发现八寨、断藤峡两地多年聚集了很多亡命之徒,祸害百姓,危及广西稳定时,在朝廷没有命令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平八寨、断藤峡之乱,结果一日之内连克两地,堪称奇迹。后用一月时间入深山清剿残余。

王阳明的病越来越重,多次向朝廷上疏请求回家就医养病,朝廷执意不肯。感到大去之日不远,阳明不再像之前那样隐忍,而是一边上疏,一边踏上了归乡的行程。1529年,船到青龙埔,阳明头天晚上咳血不止,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红日初升,江上霞光万丈时,阳明先生整理衣服端坐好,精神仿佛好了很多,把门人周积叫入船舱:“吾去矣”,周积努力保持冷静,问老师有何遗言,阳明听后只是展颜一笑,淡淡地说了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说完含笑而逝。

是啊,此心光明,便没有千思万念、困惑迷惘、牵绊挂碍,亦复何言?!

王阳明(1472年——1529年)生活在距今约500年的时代,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与那时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今天我们的科技日新月异,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各种服务、获取各种信息。然而,物质越发达,信息越爆炸,精神的空间就越小。今天的年轻人学习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多,拥有的各个领域的才华和技能越来越丰富,然而,没有道的指引,没有了人生的根本,才华技能越多,心越容易迷失。“世人多巧,心茫茫然。”今天,阳明心学的智慧更加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找到我们的心,找到内心的光明。咬住菜根,百事可做。心念一转,十方震动。此心光明,人生无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