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就是从生到死的一场旅行

 仰止无疆 2019-09-14

千百年来,对于一代代的华夏子孙来说,清明一直是归乡寻亲,祭祖怀先的日子。

800多年前,一位文人因为官场失意,夜不能寐卧听春雨,发出“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感慨,清明归家成为他自我安慰的心灵寄托。

今年的北京,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为这个清明节倍增了凉意,在这个心怀哀思,追忆逝者的时节里,我在思索时间与生命的意义。

今天是清明节,是祭奠逝去先人的日子。

这一天最容易让人想到的便是死,那个最令人类恐惧而又不得不面对的最终结局。

实际上恐惧死亡是所有动物共同的感受,但凡有屠宰家禽或者牲畜经历的人都清楚这一点。不仅如此,动物在失去“亲人”时同样会很痛苦。记得我小时候放牛,生产队过节宰杀成年的牛,其中一个母牛有一个小牛犊,那个母牛被宰杀的过程刚好被小牛看见了,每天晚上我赶着牛群回来路过屠宰地时,那个小牛犊都会站在那里流泪,这种现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对于一般的生物,生死之事并不能由自己掌控。越是处于食物链低端的生物,生死之事越由不得自己。我们每天手术前进行消毒时,会杀灭无数的细菌。人类每天餐桌上吃掉的也是数不清的各种动物的“尸体”,对于比人类“低级”的任何生物,命运似乎都是由人类掌控,而当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结束这些生物的生命时,绝大多数人不会在心中有任何不安,只有那些素食主义者或者动物保护主义者出于对其他生物生命的怜悯和关爱,放弃了“美食”。

但人类自身也是怕死的,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人类面对死亡时为自己寻找的一条“出路”。人的肉体最终都会灭亡,这一点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得见的事实,人类无法罔顾这一残酷现实,便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灵魂”。

灵魂本来就看不见,幻想人死之后灵魂的存在,并且这灵魂不死,或者“升天”入“天堂”,或者受惩罚入“地狱”,这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们在面对死亡恐惧的一种自我解脱,对神和来世的信仰可以大大减轻人类面对死亡时的痛苦,所以人类自古便有了各种各样的宗教形式。

如果人类都能保持宗教信仰,或许在心灵上多少可以减轻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当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多痛苦。但现在虔诚的教徒越来越少,如果不信,你可以去西方人的教堂或者东方人的庙宇里看看,你就会发现,真正的信徒越来越少。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科学的进步,科学研究的成果也在不断冲击人们心中的宗教信仰,让人们越来越理性的去面对死亡这个最大的人生课题。

对于无神论者,死就意味着一切的结束,即使清明节去给先人们上坟,也更多的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至于另外一个世界的亲人是否能收到烧掉的“纸钱”、甚至纸糊的“豪车”和“豪宅”,只有“鬼”才知道。

实际上对于活着的人们来说,以往逝去的时间也意味着一段生命的结束,而未来的岁月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人类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虽然也知道到哪里去,但没有人知道何时才是生命的尽头。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人生实际上是一趟单行列车,只有进,没有退,完全没有回头路可走,走完一站,只能奔向下一站,而终点站便是生命的尽头。

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应该珍惜剩余的岁月。

有一天在北大国际查房时遇到一位病人,他一个人昏倒在家里,不吃不喝躺在地上9天,很幸运的是他被人发现后,及时送到医院抢救和治疗。等到他基本康复时我和他聊天,想听听他在“鬼门关”走了一趟的感受,他说,“忘记过去,也别为未来焦虑,好好的活在当下吧。”这话听起来极富哲理。

在今天这个日子里,与其想如何死,还不如想如何好好的活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