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4)第八章向死而生

 puiyanada 2016-09-23

 

死亡不是终结,开悟的禅师看做生死一如。认识死亡的意义可以让人们从根源上摆脱恐惧,可以卸下生命中最沉重的包袱,人类的高等文明必须要穿越对死亡的领悟。生命的禁区里隐含着宇宙的终极法则,一瞬间就是一切。

如果您认真的阅读了本书前面的内容,并仔细的思索文章里的含义,在隐隐约约中,您大概已经嗅到了生命死亡的核心含义。在宇宙的法则之中,从自我意识的剖析之中,在阐述生命自由和快乐之中,死亡的真实意义早就揭开,只是我们还无法聚焦这一点。现在请你带着对上天的敬畏,带着对生命最炙热的真诚,调整你的呼吸,静静的进入这伟大的一刻... ...

从出生到死亡,生命本就是从无又归无的过程,生命没有永恒,生命的意义自然也就不可能永远存在。社会太焦躁,人心欲望太强,上天的任务就是让世俗的人们忘记生命的虚无,所以制造出光怪陆离的人间故事让人们贪恋生命,害怕死亡。然而物极必反,太沉迷于对生命的渴求,反而让生命带上沉重的枷锁,活着太累了。人们总是在绝望时寻求死亡的解脱,这是拯救自我的最后一条捷径,也告解死亡的真实含义——“死”才是真正的回归,死亡才是上天对人类最平等的待遇。我们面对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我们讨论死亡,才可以超越死亡。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死亡!(“死亡”只是一种观念而非体验)人们从未经历过死亡,凭什么就这么害怕呢?起码有一半的概率是臆测出来的。人们总是在设定的思维中去认识设定本身,这正是人的智慧,同时也是人的悲哀。人害怕的是死亡的过程,而不是死亡的结局。记住,这是两个概念。死亡的过程很痛苦,死亡的终结却不是!害怕死亡有几种原因:

第一 、人们对未知的事情总是很害怕和担忧,所以通过害怕而提高警惕。

第二、惯性是一切事情的本性,惯性的思维如果发生错误,将会一代延续一代。

绝大部分的人们在固有的思维下看世界,在恐惧和害怕的视觉下只会看到恐惧和害怕。譬如,动物死亡时的抗拒会激化人对于死亡的害怕。然而很有意思的是,这里有一个大家总是忽略的问题,我们看到生命的死亡大都是非正常死亡,这种突发其来的事件当然有着恐惧的一面。电影,小说,死亡的悲剧情节被渲染的太多太多,这一切只会让人们越来越多的害怕死亡。害怕死亡的不是某个人的错,这是历史文化、人类文明的负产品,现在请重新擦亮你的双眼,看一看死亡背后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奥妙!

人和动物是一样,在正常死亡来临之际,是安详和宁静的!请注意,正常死亡时,动物的死亡悄然无息的,人也是祥和的。人们害怕的是那种失去自我的过程,是悲伤的情绪,是恐惧和未知的念头。前面就说过,自我意识本身就是个假体,是痛苦时出现的自我保护意识。真正进入死亡的通道时,人们是处在一种非常轻柔的安乐状态。(如果你可以领悟,就会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害怕死亡)我在胡扯蛋吗?不,我有太多理由!其一、大家知道人死之前的“回光返照”吧,这就是不可辩驳的事实。死亡降临之际应该是欢庆的时刻,我们的意识和躯体感觉都在等待涅槃的机会。其二、正常死亡时,人的手是松开的;感觉快乐的时候,人才会轻松的放下。只有非正常死亡,才会恐惧而似乎想抓住什么。其三、有死亡经历的人都会感到死亡的轻盈和舒适,有灵魂出窍的感觉,这才是死亡的真谛!

再一次提醒读者,害怕的只是观念,如果不去转变这个念头,你甚至会害怕死亡一辈子!一切都是念头在作祟。叫你端坐在某个地方一动不动,你可能度日如年;让你坐在电脑前打游戏,你可能觉得时间不够用;做喜欢的事,岁月如歌;做厌恶的事,岁月蹉跎。害怕死亡的念头不拔去,那就永远被钉上痛苦的十字架。因为害怕死亡,总是会不断的去搜索死亡是恐惧的信息,所以死亡会变得越来越可怕。如果愿意和我一起去面对死亡的美好,您将会种植豁达的种子,您就是新时代的快乐子民。

从身体的结构上说,死亡是元意识(可以说成灵魂)和肉体的彻底分离。死只是躯体的消融,至于灵魂是否存在,这来源您的需要(当然你也可以认为灵魂是永生的)。从生命的意识结构上说,死只是自我意识的消融,宇宙大同,何来死呢?只是能量的转化,意识的改变。生命是什么?生命只是宇宙的一个窗口;生命的肉体和思想意识是我们感知宇宙存在的窗口。人类只能从看、闻、听、嗅、触、思维等这些角度去感受我们的存在和存在的时空。时空是感受的时空,感受的极致就是回归虚无,而死亡才是彻底的让心回归一切。许多记载过曾经濒临死亡的场景——自我意识会慢慢的升起,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身边一切,安然的看着自己躯体,整个身心是轻盈和漂浮的,似乎是灵魂从身体里溢出来,不带任何痛苦... ...这正是高度禅定的感觉。大修行之人可以触摸到死亡的边缘,体会到死亡的愉悦,进入生命极致的体验。

死亡是极乐世界的边缘,这不是无稽之谈。想想生活中什么是极致的快乐!?在颠峰快感的时候,在最最迷人的时侯,我们往往会说“幸福的感觉是天昏地转,都忘记我是谁啦...”对,放下自我才是活在当下,无我才是快乐的终极。就如当你性爱高潮时,那一刻会忘记自我;当你去郊外旅游时,看到野外自然界的大好河山那美妙的瞬间之时,你只想和大自然拥抱,只想纯粹拥入这美景,只想深吸一口气,与大自然合二为一。而死亡就是彻底的与大自然和二为一!

人们在绝望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想到自杀!这说明什么呢?我们的意识深处知道真正的解脱就是死亡,人是最智慧的动物,也是最善于自我保护的动物,在危难关头的想象,绝不是糊糊涂涂的选择,而是潜意识智慧的需要。

死亡不是件悲伤的事,人们害怕的只是死亡的过程。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记载着这样一个乡俗:在我国有个少数民族,那里的群众认为人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生路,另一条是死路;如果一个人的生路走不通了,就可以走死路。族里的老人们知道自己将要入土的时候,会喜气洋洋的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在临死之际,穿上最美丽的衣裳,敲锣打鼓的庆祝一番,甚至会邀请亲朋好友来为自已送行。当记者去采访这一幕时,被采访的这个临终老人在第二天却没有死成功,十分遗憾并愧疚记者的采访。瞧瞧,这是多么豁达的生死观!

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看待自我,自我的意识在每一瞬间都在变化,过去的“我”和当下的“我”一直在变化,“我”总是在死亡。“我”到底是什么呢?也许我们执着的只是“我”的感觉,执着的是我们的过去;我们害怕死亡,害怕的是失去自我,而自我时刻都在流失,害怕失去的还是那个自我的假象。如果可以觉察到自我意识的这种假象,可以觉察到心念变化的差异,那么我们将会摆脱对生命永恒的无限神往,也会越来越远离恐惧。

失去自我意识不是件痛苦的事。人们总是在很舒服和放松的轻快下被催眠,催眠即是失去自我意识的时候;人疲倦或者失眠,最想要的自由就是失去自我意识。睡眠和死亡都是失去自我意识,不同的是睡眠的美妙是因为可以预想明天会更好。我们赋予生命的美好同时也可以赋予死亡的美妙。怕死是假设死是件可怕的事,怕的还是自己的念头,转变念头才是最重要的。说句实话,本人以前也是特别怕死,当认真思索死亡的这些特征时,恍然明白,死还真不那么可怕了。

从哲学的思考角度来说,生命是件痛苦的事,这是所有伟大圣人的共同意识。在思想深处,他们对生命有着极大的疑问并对死亡有着坦然回归的态度。圣经说,人是有原罪的,这是对生命的某种否定;佛陀也说人的身体是不干净的,人的感觉是痛苦的;老子说过,人最大的患难是什么呢,就是因为肉身的存在。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最聪明,拥有更加发达的大脑思维来区分世界,可以更多的认识宇宙的“多”,也就更难归“一”。欲求越多越复杂,越不容易满足,人类才是最痛苦的动物。活着本来就是一种不平衡,快乐只会是短暂的,存在总是有矛盾的。春夏秋冬,温度舒适的季节总是很少;喜怒哀乐,快乐的时光都很短暂;吉凶悔吝,没有人会事事如意。生是我们最大的欲望,很多快乐只是建立在这种欲望中,我们将所有的快乐寄托在对未来的期待里... ...可怜的人类!人的信念都是以为活着就是幸福,每一个念头都指向生的重要,每一个快乐指向对生命的保持,这也恰恰告诉我们另一个事实,死亡才是最美丽的结局。一切都反了,死才是最好的归宿。很多事情让我们开心的要死,有些事会让人们欲仙欲死,这个“死”是不是下意识的终极需求?

造物主的高妙之处在哪里呢?天地间的五彩缤纷,人世间的恩恩爱爱都是竭尽全力的展示生的伟大,这一切的表演就是在告诉我们死才是完美的终结。这是顶级的逻辑!事物的规律都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视野决定境界,只有通达者才可以看穿生命的游戏,普通人看不到这个逻辑的顶端,即使看到了,大部分人会漠视这样的说法,只能简单的排斥和讨厌死亡,这刚好中了宇宙和生命这个游戏规则的陷阱。我们的一切快乐都是朝向虚无,这就是根源,也是宇宙和一切存在的法则。无欲才是自由的,死亡才能彻底平衡,这是存在的最强音。人们害怕死亡,是老天爷的把戏,人人都去死,宇宙将无意义;只是游戏过了头就会半途而废,人类就会毁灭。我们太痴迷求生的欲望,总是无限制的扩张;人类太自以为是的结果是地球会消失,一切都是物极必反的规律。无需去追求死亡,死亡总是会降临,同时必须看淡死亡,我们才能豁达的生存。人类需要放下恐惧的包袱,才可能更宽容的理解生命,活的也就更自由和轻松些,未来才会更美好。

“微尘见大千,刹那含终古”,任何的一瞬间里,隐含着宇宙一切的奥秘,生命的每一个念头中都存在着平衡和虚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总是在制造麻烦和消除麻烦。人们都喜欢玩游戏,越难玩越刺激,这种刺激是加大欲望,实际上目的就是加大不平衡的两端,让自己获得那种巨大落差中的平衡感,是自己给自己找快乐,都是无中生有,都是将虚无掰开,分成痛苦和快乐,分成欲望和满足欲望的过程,这就是人的一生。只要活着,身体的欲望总是存在,不平衡也时刻安住,苦难的根本是不会改变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故伟大的佛陀在临死之前才会说出生命最重要的奥秘——“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佛教把死看做涅槃。说白了,死就是最大的快乐!只是佛祖有点自私,只把它列为佛家神奇的专利。不是的,只要是人都可以涅槃;老天爷是公平的,没有这个根本的公平,宇宙早把一切进化成单极的世界。悟道修行可以让我们更加坦然的面对死亡,修或不修终将涅槃。

有人以为我在牵强附会的找说辞,绝不是如此!很多伟大的智者早就有类似的感叹,只不过常人难以理解。庄子在妻子死亡之际“盆鼓而歌”,这正是他对生命认识的通达;我们可以看到身边很多饱经风霜的老人,面对夕阳西落而洒脱乐观的过着每一天,他们并不害怕死亡,这是为什么?因为在意识深处,他们已经读懂生死的概念,死亡变得轻松自然;“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很多开悟的禅师都会释怀生命的终结。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伟大的哲人下意识里对死亡都有着达观的认识,唯有了悟生死和穿越时空,才可以发出震撼世人的天籁之音。看不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没有种植对死亡的超脱认识。物我合一、梵我合一、天人合一的终极表达是什么?人人平等而获得一切的解脱才是上天的完美手段。死亡是彻底的回归宇宙的本体,是时时刻刻的自由,如果说快乐只是短暂的愉悦,而死亡才是永恒的和谐。

一个人是否真正通达和明悟标准之一就是对死亡的认知,超越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永远不会支配生活,没有对生命底线的了解就不敢真正摆脱恐惧的心理。如果太害怕死亡,说明对生命还没有全然的正视。害怕死亡不是我们的错,无知的恐惧和懦弱的回避才是害怕死亡的伙伴。

忙碌了一天人最想躺在床上,等待着全身心的放松而安然入睡;如果认真的过一生,临老我们也会充满憧憬,等待死神的降临。这是生命最伟大的过程。事物的本质规律都是一样,只有先举起来才能安心的放下,尽心尽力的活在每一天,才可以踏踏实实的死在每一刻。花开花落,夏去秋来这是生命固有的规则,害怕也好,不害怕也罢,都要我们坚强面对,这是念头的皈依。舍去自己的恐惧,种上安详的归宿,认认真真的活着,快快乐乐的死去;如此活着,死或不死,都将是美丽的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