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7月,记者穿行在江西赣州市赣县区城乡,但见这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活力迸发:农村志愿者服务试点工作次第铺开,基层干群在以“党旗引领、五星创评”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中明方向、强信心;“百企帮百村”活动引向纵深,一家家爱心企业为贫困户送岗位、送技术、送温暖;贫困人员争当志愿者蔚然成风,整治环境、维护秩序、关爱老人,老区群众用行动念党好、铭党恩、跟党走。 今年是赣县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该区以农村志愿服务为抓手,有效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惠及群众,不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人人参与攻坚、个个主动上阵”的大扶贫格局。 党旗引领创五星 眼下,对于江口镇河埠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道承来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家里终于被评上了“五颗星”。 为了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赣县区在农村开展“党旗引领、五星创评”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在农村设立环境卫生星、勤劳致富星、遵纪守法星、邻里和睦星、诚信感恩星等5个星级,由村党支部定期组织评选,采取“农户自评、帮扶干部推荐、村民代表会议评定、结果公示”的程序,对贫困户评星定级。 在河埠村首次星级评定中,刘道承因为卫生观念不强、诚信感恩意识不强,只评了“三颗星”。就在刘道承感觉老脸无处搁时,村里的党员志愿者找上门来,帮着找原因、出思路、想办法。这一天,志愿者们还帮刘道承把家里环境卫生彻底收拾了一遍。“对于评定结果靠后的群众,我们会安排志愿者上门进行帮助,让其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无私大爱。”河埠村党支部书记叶春春说。获得“一对一”帮助后的刘道承,很快就有了转变,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邻里。 企业进村拓富路 位于赣县区的一家公司里,产销两旺,发展红红火火。 很难想象,这家一门心思抓生产的企业,和40公里之外的吉埠镇瑶村会有交集。除了例行的来往走动,公司还向村里提供公益性岗位,送上众多实用技术。瑶村村干部说:“以前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与我们素不相识,如今他们不计回报地前来帮忙,不仅给钱给物,还给岗位、给技术,这份恩情,全村人都要铭记。” 放眼赣县区城乡,企业进村助力脱贫的例子层出不穷。在脱贫攻坚中,赣县区注重发挥企业的力量,先后组建农村志愿者服务站,设立“文明风尚奖励”爱心基金,为企业助力脱贫攻坚搭建平台,有效将“百企帮百村”活动引向深入。 “南塘镇乡贤罗明德为贫困群众捐赠资金和物资27万元,向180多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94万元;全标生物向石芫教育基金会捐款50万元;豪德集团捐助600万元用于脱贫攻坚……”摊开赣县区“百企帮百村”的活动记录,密密麻麻的数据成了企业爱心的最好见证。 群众自发铭党恩 如今,要找到赣县区储潭镇东坑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王飞并不难。3个月前,东坑村志愿服务站挂牌成立,王飞成为第一个报名加入志愿服务队的村民。他说:“一直以来,自己得到政府和社会帮助,以后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 在江口镇旱塘村,屡屡获得爱心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刘洪明,主动找到村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 贫困户争当志愿者,是赣县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带来的喜人成果。为了孕育这份成果,赣县区组建了以区委主要领导为总队长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总队,下设理论宣讲、文明风尚、教育关爱、文化惠民、创业科技、体育健康等6支服务分队,定期深入农村开展各类志愿服务,让贫困户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赣县区已率先在南塘、江口、储潭等9个乡镇15个村先行开展文明实践和农村志愿服务试点工作,陆续构筑起“感恩+扶贫”“党建+扶贫”“志愿+扶贫”平台,将志愿服务延伸到村组,教育引导群众主动脱贫致富,以自立自强、感恩奋进的精神状态,完成脱贫使命。(刘世平 记者鄢朝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