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日记和诗词中的中秋节

 杏坛归客 2019-09-14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每逢中秋,天上月圆,人们睹物生情,无不思念家人团聚。明朝刘侗撰写的《帝京景物略》就云:“八月十五日,女归宁,是日返回夫家,曰团圆节。”从古至今,中秋之月就是文人骚客表达团圆的最好寄托之物。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既抒写出了作者当时的所思,也写出了亿万读者内心的所感,因而流传千古,成为绝唱。以下,再介绍几首中秋之诗词。唐代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

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

今夜清光似往年。

北宋苏东坡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外,苏轼还写了一首《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也是著名诗人,一生写了七八首关于中秋的诗。1928年,他写下了《戊辰中秋夕渤海舟中作》

天风吹月到孤舟,

哀乐无端托此游。

影底河山频换世,

愁中节物易惊秋。

初升紫塞云将合,

照彻沧波海不流。

解识阴晴圆缺意,

有人雾鬓独登楼。

邵力子是中国近代著名民主人士,1961年中秋,他在全国政协三楼屋顶赏月后,晚会上有曲艺、古琴等节目,因写了一首《浣溪沙》。 

桂子飘香月正圆,

清辉万里照河山,

高楼逸兴共婵娟。

盛世新声扬曲艺,

良宵雅奏谱琴弦,

热情洋溢乐无边! 

叶嘉莹是国际上知名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她曾写过一首中秋怀有的词,感人至深。水调歌头《壬戌中秋有怀大陆台湾及美东诸地友人》

天涯又睹清光,姮娥伴我飘零久。阴睛历遍,常圆无缺,几时能够。北国春宵,南台秋夜,乱离经后。算他乡迟暮,韶常一往,对明月,空搔首。

凉露苍苔湿透,立多时,寒生衣袖,长晖万里,愿随流照,故人知否?当日高楼,阑干同倚,此情依旧。愿加餐共勉,千秋志业,向他年就。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钱昌照曾写过一首《中秋怀台澎亲友 》,表达了他对祖国统一的美好祝愿。

每逢佳节亲朋集,

祖国河山日日新。

欲借长空一轮月,

台澎照见未归人。

除了诗词之外,许多人的日记中也留下了感人至深的文字。

张治中将军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国家民族观念的爱国主义者,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上海学生军,志切北伐。后来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成为高材生。1917年,孙中山先生南下护法,张将军投奔广州,追随革命,成为一位有名的儒将。张将军又是个纯孝的人,父母去世后,他在日记中频频追忆往事,留下辛酸之泪。1915年9月23日(中秋节)日记云:

“呜呼!佳节耶?苦日耶?……去年今日也,吾父母盘饼列果,携吾聪慧活泼可喜之汤弟,对月想念游外之爱子曰:'时序佳节,家家庆祝。吾爱子乎,独尔远游,何以欢色,能无触景伤怀乎?’……呜呼!月犹是月,节犹是节,何以去年之中秋节则有我之父母念予而祝予,今日之中秋何能致吾父母念予而祝予耶?……呜呼!佳节耶?苦日耶?在人则方为佳节,在我则悲同苦日矣!呜呼佳节!呜呼苦日!”

鲁迅日记中多次提到中秋,1912年的中秋,鲁迅在日记中写道:“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一表其怀乡思亲之情。

胡适日记中也多次写到中秋节。1916年9月11日,正是中秋节,胡适赴美国留学,当日作了《中秋夜月》:“小星躲尽大星少,果然今夜清光多。夜半月从江上过,一江江水变银河。”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郁达夫在新加坡组织“星洲华侨义勇军”抗日。1941年中秋节,郁达夫写下了著名的《中秋口号》一诗:

三湘刁斗倍凄清,

举目中秋月正明。

索句深宵人寄感,

倾杯对坐客多情。

每怀旧雨天涯隔,

尚有疑云海上生。

圆缺竟何关世事,

江流不断咽悲声。

原创: 史文

团结报文史e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