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战略反攻,把战火引向蒋管区,打破其持续在解放军根据地作战以摧毁解放军持续作战能力的盘算。这种无后方深入敌后方的作战,孤军深入是不可以的,太平天国玩孤军北伐失败就是例子,所以必须有战略配合部队。 陈毅粟裕组织山东胶东根据地的外线兵团进入豫皖苏就是关键的一路配合部队,面对蒋军的重点进攻,胶东根据地日益狭小,这时分兵打到外线去,第一个战略目的是配合刘邓进入大别山,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生根。从小格局上讲就是把蒋介石重点进攻胶东根据地的部队拉出来,配合胶东根据地反围剿作战。由于豫皖苏本来就是八路军在抗战时建立的根据地,所以第三个目的就是恢复这个根据地。使其向南和刘邓慢慢连成一片,向西与陈谢联系配合作战。 主席给陈粟的电报指示他们,在敌后展开后一两个月内只打小仗不打大仗,全面消灭境内各种小姑民团,土匪,保甲建立政权,然后各纵队主力机动作战,特别强调了破击敌铁路。经一个月的作战全部摧毁了这个地区国民党政权,恢复且扩大了豫皖苏根据地。根据地东西千余里,南北百余里。 这时,本来从晋冀鲁豫野战军划过来的12纵队护送新兵团进入大别山重新划归刘邓指挥------这时雪中送炭啊。 蒋介石对刘邓在大别山地区建立根据地深感恐惧,准备启用国民党最能打的白崇禧为司令,调集33个旅围剿,企图乘刘邓立脚未稳一举歼灭。国民党运兵运粮主要靠铁路线,其各兵团的互相联系,互相支援也靠铁路发挥最大效果,但是漫长的铁路线确实其无法保护好的。 鉴于此认识,11月8日开始,粟裕调集七个纵队开始对陇海路兰封段之郝寨段进行破击作战。此作战调集了大量的民工对很多铁路进行的是完全彻底的破坏。注意白崇禧是在11月27日才开始大举围攻刘邓大军,而粟裕先他与11月8日开始大规模破袭相关铁路线。此作战造成造成国民党需要调集22个旅守备陇海路徐州至洛阳段,平汉路郑州至漯河段铁路线,这里面有8个旅本来是要用于大别山围剿作战的。 破击战还在继续,为了彻底破坏陇海路,粟裕调八纵在慧河两岸建立防御工事,阻击国民党最精锐的第五军(就是淮海战役里常出现的邱清泉部)。十纵,十一纵则发起破击陇海路开封民权段,经一日一夜作战歼灭兰封车站守敌一千余人炸毁罗工车站铁路桥,三纵攻占许昌歼敌6500人,四纵破袭了平汉路七个据点的铁路线。 一系列的破击反破击作战实际上调动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可以说陈粟大军的牵制是有力的,没有陈粟的配合刘邓在大别山是站不住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