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拨云见日

 素问镜听 2019-09-14

封面摄影:邓敏兴老师


本期接上一期 云山雾罩 ,我们初步考虑的也是曼氏裂头蚴。

拿到血寄生虫报告后,我们又送了一次脑脊液的寄生虫抗体,结果回报脑脊液曼氏裂头蚴抗体阳性,那会不会是假阳性呢?


    

曼氏裂头蚴病

曼氏裂头蚴是一种肠道寄生虫,学名为曼氏迭宫绦虫,其终宿主是猫和狗。曼氏裂头蚴的成虫寄生于猫和狗的肠道内,其卵可以经粪便排入水中,虫卵在水中被剑水蚤吞食,在剑水蚤体内发育成原尾蚴;原尾蚴随剑水蚤被鱼、蛙、蛇、鸟等吞食后穿破肠壁而出,游走到皮肤和肌肉里发育成裂头蚴;裂头蚴随鱼、蛙、蛇、鸟被猫狗吞食后,在猫狗肠道里发育为成虫。人不是曼氏裂头蚴的终宿主,裂头蚴不能在人肠道里发育为成虫,人更像是鱼、蛙、蛇、鸟等,身体被裂头蚴钻得千疮百孔。人感染曼氏裂头蚴有三种途径:1,饮用生水或游泳时吞食被感染的剑水蚤、2. 生吃鱼、蛙(包括蝌蚪)、蛇、鸟(包括鸡鸭)、3. 蛇皮或蛙皮贴敷皮肤。曼氏裂头蚴经常会光顾脑子,它走一路吃一路,所到之处会留下中空管道,称为隧道征或串珠征。(图1)(Li YX, et al. Migration: A NotableFeature of Cerebral Sparganosis on Follow-Up MR Imaging.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February 2013, 34 (2) 327-333)

图1. 隧道征和串珠征


我们将所有的片子进行放大比对,发现确实有隧道征,这个隧道征不仅脑干小脑上有,就连肺上都有,我们追问病史,患者想起4月中旬行DSA手术后出现过咯血症状,但当时归咎于全麻气管插管,并未重视。我们又做了头颅SWI,这条隧道看上去更明显了!(图2)因此这个病人就是曼氏裂头蚴感染,脑脊液抗体不是假阳性。

图2.A. T1+C 隧道征,形态有点像橄榄枝;B. SWI见十分明显的虫移行路径,似乎还有点串珠感;C和D FLAIR和T2的隧道征;E. 右肺上野也可见隧道征

如何解释血IgG4升高?

IgG4是四种IgG亚型中最少见到的一种,除了IgG4相关疾病外,其他导致IgG4升高的情况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异性鼻炎、寄生虫、胰腺癌、胆管癌、淋巴瘤、其他风湿免疫疾病。IgG4升高和寄生虫感染很有渊源。在Pubmed输入parasite和IgG4会发现许多相关文献,IgG4水平在很多种肠道寄生虫感染时会升高,寄生虫特异性IgG4可抑制肉芽肿降解。Chung YB等研究发现在几种IgG亚型中,IgG4对裂头蚴抗原反应最为强烈。(Chung YB. IgG antibody responsesin early experimental sparganosis and IgG subclass responses in humansparganosis. The Korean Journal of Parasitology.2000,38(3):145-150)

如何解释抗生素有效?

没有文献支持普通抗生素有效,那患者症状为什么会缓解呢?猜测一:纯属巧合;猜测二:因为脑干体积小,虫子活动范围就这么点,虫子钻着钻着,噗通一下掉进脑脊液里冲走了,于是脑干症状缓解;猜测三:虫子身上带菌,细菌如同坐动车周游世界,没想到遇到抗生素被团灭,而动车继续在开。

硬膜下血肿是怎么回事?

曼氏裂头蚴的MRI表现和低级别胶质瘤相似,通常有环形强化或绳结样强化,其他的表现有隧道征。初曙光教授等的研究认为绳结样强化比环形隧道征更常见,什么原因呢?虫子钻起洞来不太会勇往直前,而是随性地来来回回瞎转悠,钻出来的形状如同一团乱麻。(Chu SG, et 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s of pathologicallyproven cerebral sparganosi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Research.2013,41(3): 867 - 877)我们这个案例虽然像隧道,但增强相更像是橄榄枝,这可能也是源于虫的随性:尝尝这里,嗯,味道不好,缩回去换一个地方继续吃,所以吃着吃着就成了分岔的树枝。但是既往文献中没有曼氏裂头蚴导致硬膜下血肿的报道,因为硬膜下血肿,病人后来还做了DSA,这确实是个离奇的故事。裂头蚴的突破能力来源于它的活泼好动以及分泌的蛋白酶,除了脑以外,裂头蚴还能侵犯眼,口腔、颌面,皮下,呼吸道,腹膜,尿道和膀胱等,因此硬脑膜下受累也不足为奇。从SWI和咯血症状来看,曼氏裂头蚴所经之处可以出血,所以硬膜下的血肿有可能是虫移行所致。

曼氏裂头蚴的治疗和大多数寄生虫一样,常用药有阿苯达唑和吡喹酮,治疗前时候别忘了看眼底,治疗时别忘了上激素。我特地咨询过一位感染科专家,裂头蚴的治疗周期很长,杀不死,只能抑制,停药后容易活动,一月一次治疗6-8个疗程后,逐渐拉长时间。两月一次,治疗几次,然后三月一次,治疗几次,然后半年,再然后一年,长期维持,生命不息,杀虫不止,因此预防在前很有必要。

如何防范曼氏裂头蚴病?

前面已经罗列了人感染裂头蚴的三条途径,三条路全部卡死即可:不喝生水,不食用野生动物,不拿蛇皮蛙皮敷皮肤。野生动物吃不得,一则犯法,二则卫生情况不可控。有调查发现野生虎纹蛙裂头蚴感染率最高为51.92%(216/416);而养殖蛙类(包括虎纹蛙和牛蛙)感染率为0%(0/1382) ,另一项调查,671只野生青蛙裂头蚴感染率为31.15%,感染强度为1~60条;3条野生蛇感染率达100%,感染强度为2~99条,而人工养殖的牛蛙裂头蚴均为阴性。(图3)(冯洁萍,等.广州市售蛙类裂头蚴感染及溯源调查《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15 , 31 (1) :88-91; 徐卫民等. 杭州市蛙、蛇体内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调查. 《疾病监测》 , 2009 , 24 (8) :612-613)

图3. 蛙蛇肌肉中的裂头蚴

后记

与文献相比,原生态案例多了不少混杂信息,让人真假莫辨,错误的信息组合方式得出错误的结论。就这个病例而言,如果认识隧道征根本不需要管那些细枝末节,但是没办法,水平有限,只能被虫子牵着鼻子走,这才会有一堆八竿子打不着的鉴别诊断。不过在这个病例诊治过程中,虫子带我长了不少见识,我知道了一堆对头孢曲松有效的少见感染,LgG4在寄生虫感染时也升高的,野生动物不能吃……。

结束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