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大殿前,再拜后即出寺。看时间尚早,一看地图,右侧山上就是黛螺顶,由是跟着香客一路前行,跟过一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没有泥醒味,水质晶莹清凉,洗了一下手,原来那股热气嗖一下就没了,浑身上下顿时恢复了精神;沿河边向前走到头就是水泥路,两侧搭的全是小吃和工艺品铺子,回头一看才知道自己懵懵懂懂地走了条捷径,阿弥陀佛,感恩护法的引领!   黛螺顶,又称青峰顶,位置处于台怀镇中心寺庙集群区,有台内五峰紧紧环抱,黛螺顶,菩萨顶,寿宁寺,灵应寺在四周的山脊和山顶上坐落,与腹地巍然高耸的大白塔相响应;山顶寺宇的山门和牌楼转在树木之中,常有云雾缭绕;小山形如大螺,此时正是盛夏,山上青松耸立、苍柏盎然,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山顶寺宇名为大螺顶,又称黛螺顶;始建于唐朝,明成化年重建,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年间都有修缮;因寺内供奉五座台顶文殊菩萨,所以成功上朝拜为“小五台”。 登山之路全长108米,净宽2.2米,全部用五台山青石铺成,共有1080级台阶,起名叫“大智路”;每登一段石阶就有一个平台,每到此就礼拜一下,然后继续向上登。1080级台阶是“十界”各有“百八”之意。十界,也称六凡(地狱鬼畜生、人天阿修罗)四圣(佛、菩萨、声闻、缘觉),合起来就是1080;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级台阶,有人一阶一拜,有人三阶一拜,也有人直接向上走,无论任何人,只要踏上这1080石阶,就会给人增添智慧,消除烦恼,逢凶化吉,一生平顺。?登上黛螺顶,空气清纯,神清气爽,万山皆绿,风光如画,星罗棋布的寺庙坐落于万绿丛中,若隐若现、玄妙神秘;个中感觉,也只有亲自上来后才会感受到,而更多心性方面的修持和历炼,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黛螺顶天王殿后有一高台,外转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应化圣迹图,此处允许拍照,分享给大家。 五点青螺印碧虚, 翠微深处有深居; 花开晓嶂幽禽集, 雪推衡门过客疏。 偶尔梦随明月去, 悠然心共白云舒; 归来无限清凉兴, 尽付愁吟醉咏余。 因僧问我西来意, 我话山居石记年; 草履只载三个耳, 麻衣曾补两番肩。 东庵每见西菴雪, 下涧长流上涧泉; 半夜白云消散后, 一轮明月到窻歬。
【注:本文摘自新浪网“常自省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c5c84e900102ysj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