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道》有感:解读丁元英送礼物,即王庙村扶贫本质

 xxsred 2019-09-14

初次看《天道》的时候最容易“着相”。用丁元英的话就是:执迷于表象而偏离本质

太极

相信看过《天道》这不剧的观众都知道,电视剧后半部分就是围绕丁元英送芮小丹的礼物为主线展开的,这个主线中的“相”是:1、王庙村致富脱贫;2、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而最容易让我们着的“相”是:丁元英送礼物的本质是“得救之道”。我认为这个“得救之道”不完全正确,也只是表象,为何这么说,我们要结合前后剧情来做个分析。

扶贫的主线是:先做好基础工作,如与王庙村村民的商业关系确认、签合同、垫资、股份等;第二步是促销手段,引起第三步,乐圣对格律诗的诉讼官司;第四步是官司打赢了之后,媒体和有识之士的声讨、责骂,引出丁元英送芮小丹的礼物重点“得救之道”。

五台山丁韩二人与智玄大师论完道,对王庙村扶贫做了思想高度上的总结:两人倚在栏杆上抽烟。

韩楚风说:“刚才有话没敢说,怕有吹捧之嫌,可又不吐不快,现在可以说了。扶贫的事若以次第而分,也有三个层面。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三、不大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这里说的第一点“市井文化”表现在叶晓明,冯世杰,刘冰退股之事,后面也有刘冰的文化崩溃跳楼的事;第二点的哲人文化,扶贫的事是不道德的道德,指的是将井底之人拉到井沿看天,能不能上来就各凭本事了,也有可能万劫不复;第三点是英雄文化,不扶贫不让井底之人看天,不足以让“得救之道”浮出媒体的话题水面。哲人和英雄,丁元英二者皆有。

“一招杀富济贫引出得救之道的讨论,骂的是你,疼的却是传统观念”

这个就是丁元英送芮小丹的礼物,通过王庙村的扶贫,再与乐圣的交手,胜诉了以后媒体对于得救之道的讨论。这里的扶贫,打官司,媒体讨论都是礼物的一种表现方式,而我认为得救之道也是表现方式,因为丁元英是不会给芮小丹具体指出这就是得救之道,这里的论据是丁元英和芮小丹一起去耶路撒冷(电视没有,原著中有)说的台词

芮小丹说:“我不来也知道,原来就没什么救主。”丁元英说:“你的指导是自觉,现在是让你觉他。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很多,但多是呈道理和知识存在,不是自觉。道理和知识是没用的,只是有用的一个条件,用才有用。让你觉他什么?觉他的无名,觉他的道理和知识的没用。”……丁元英说:“这说明你在接打火机的这一道上已经涅槃了,不思不议了。不可思议一次不是众生道里对神秘事物的描述,而是如是、本来、就是如此,容不得你思议……”

这里我们能看出丁元英所说的思维:第一境界,知道;第二境界,觉到;第三个境界,不可思议,无思无不思,无议无不议;这些境界都是为“行”服务的。这就是为何“知易行难”。

知道了不一定会做到,只有自己觉到了才比知更进一步的可能做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礼物的本质是给芮小丹抛出一个得救之道,来让芮小丹根据自己的文化属性来自我觉悟,通俗来讲就是:我给你一个你能理解的“元神”,你尽管拿去钻研,能吸收多少就看你自己了。也就是能化为自身“不可思议”的多少就看你自己了。

所以我认为丁元英送给芮小丹的礼物是:抛出“得救之道”,让芮小丹来自我觉悟,进而可以达到芮小丹自我的“不可思议”,这种礼物的目的更多的是让芮小丹在精神层面上有所领悟和精进。

我们送礼物只会想到实体的物件,或者给予对方更多亲情或者爱情的意义,但哲人会玩的地方在于:给予更多精神层面,能让双方精进,甚至可以让双方站在同一个精神阶梯的意义。玩的是真的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