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蛛丝马迹” 是什么“马”?

 七侠荡寇志 2019-09-14

“蛛丝马迹”是人们常用的四字成语,但不少人对其中的“马”字产生了误解,误以为是“马匹”的“马”,把这句成语解释为: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但是,一匹硕大的马的印迹怎可与细小的蛛丝相提并论呢?蛛丝细微不易察觉,但马却是庞然大物,它留下的蹄痕相对而言要明显得多,与“隐约可寻”四字似乎相去甚远。因此,也有人持“蚂蚁说”,认为蛛丝马迹的马是“蚂蚁”的“蚂”,于是很多人写这个成语时,把其写成“蛛丝蚂迹”。但我们都知道蚂蚁一般很少留下痕迹,而且蚂蚁古时通称为“蚁”,单独一“蚂”字是不成词的。

那么,这里的“马”究竟是什么马?这一成语最早出自清朝王家贲《别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凝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释义为“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留下的痕迹可以查出灶马的去向。”可见此处的“马”并非真正的“大马”,而是昆虫中的“灶马”。

此昆虫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身体粗短,背驼,触角较长,翅膀已退化,后足发达,会跳跃,它的生活习惯是白天藏在灶间附近的角落缝隙等适于隐蔽之处,夜间出来在灶上及周围寻找暖和处避寒。故“蛛丝马迹”在古代有时也写作“蛛丝虫迹”。灶马爬过的地方会留下很多不太明显的痕迹,这就是马迹,而在土厨房里也常常能看到蜘蛛,它们在厨房顶上结蜘蛛网,因为灶马爬过的痕迹与蜘蛛网经常一起出现,两者又都不太明显,故而古人常将二者相并而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