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和自然界的六邪即风寒湿热燥暑朝夕相处,人体正气充足时外邪不敢轻易靠近。 当人体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情志不调、起居无规律等因素,损伤了正气出现暂时的战斗力下降即体虚,这时候外邪就会乘虚而入,引起各种病症。 一切疾病皆因虚, 中医讲,虚则寒;寒则湿;湿刚凝;凝则淤;淤则堵;堵则瘤;瘤则癌。 这说明虚是疾病形成前的第一步。 虚主要可以分为4类: 一、阳虚 阳虚质的人平时比较怕冷,或局部容易较凉,比如腹部较凉,或是手足冷。 饮食喜欢温热的饮食,不能耐受寒凉的饮食。 小便较清长,流清涕,或咳嗽时痰白清稀,大便稀溏,舌淡白。 易患的常见疾病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性功能减退、不育、宫寒不妊、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感冒等等。 调理 牛羊肉、肉桂、八角、辣椒、大蒜、胡椒 多晒太阳,特别是背部和头部多晒。 同时多做慢动作运动如太极、八锦锻、慢跑等,动则生阳,但不要做剧烈运动。 二、阴虚 不能光凭上火就判断是阴虚,如果爱上火,可又比一般人怕冷,叫真寒假热。 阴虚必须同时满足上火+比一般人怕热才成立,他们的手心足心经常是热的。 一般吃了干燥、煎炸类的东西容易上火。 易患的常见疾病或状态 容易得甲亢、高血压、糖尿病、红斑狼疮、干燥症侯群;同时还有结核病、干眼症、口疮、舌疮、咽痛、干咳、便秘、失眠等等。 调理 滋阴而清虚热,代表食物:牛奶、燕窝、蜂蜜、枸杞叶、番茄、银耳、木耳、西瓜、罗汉果、黑芝麻、梨、桃。 充足的睡眠补阴最好 三、气虚 气虚的感觉比较像能量不足,体能不行,精神疲惫。 气虚很容易跟阳虚搞混,阳虚是功能减弱+寒象,气虚是比较单纯的功能减退,寒象并不明显。 气虚主要分4类,都表现为功能减弱 1.肺气虚: 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易于感冒等。 2.肾气虚: 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3.脾气虚: 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 4.心气虚: 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 ![]() 饮食调理 鸡肉、鸽子、牛肉、牛肚、猪肚、香菇、大枣、葡萄、莲子。 最简单的补气法:清晨拍手 拍手是一种至刚至阳的养生方法,其主要功能就是补气。手是阳气的大本营,脚是阴气的大本营。手穴共有39个,拍手可以震动阳气,推动全身气的运行。 ![]() 因为早上太阳刚刚升起,天地间的阳气开始慢慢积累,人体内的阳气也随着旭日开始升发,此时拍手可以促进阳气的升发,利于全身之气的运行。 四、血虚 血虚质的感觉跟贫血有点接近,但是贫血是一种病理状态,西医有指标。血虚质意味着他的表现不算太严重。 ![]() 主要表现: 面色苍白或者黄,没光泽,整体外观颜色偏淡,比如眼睑、口唇、指甲、舌体的颜色偏淡而形体比较瘦弱。女性易出现月经颜色淡而量少。 易患的常见疾病或状态 贫血,眩晕、失眠、心悸、干眼症,月经失调。 ![]() 调理 桑葚、桂圆肉、大枣、葡萄、黑芝麻、花生、番茄、番薯、木耳,还有鸡肝、猪肝、猪心、猪血、鸡蛋、牛奶等等。 ![]() 临床上气虚和血虚往往相伴而来,因为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生气、血能载气,血盛则气旺,血衰则气少。 故在临床治疗血虚疾患时,常常配合补气药,就是补气以生血之意。 身体一有虚的表现就及时调理,没有虚症,就会精力充沛,脏腑功能正常,人就不容易衰老,而且健康长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