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灰度决策

 三乐四为书屋 2019-09-14


小时候,我们总以为,人只有好坏之分,事情非对即错,二分法在儿童时期我的眼中,是唯一的区分法则。

当逐渐长大,发现灰色地带无处不在,坚持二分法处事,只会被复杂的社会不断嘲笑,我认识到这个世界既不是黑色,也不是白色,是一种混沌的灰色,前进一步是黑,后退一步是白,黑白不仅可以相互转换,还能相互渗透,通过大脑做出各种决策,生活中灰度决策做得好,被称之会做人;做不好,那就叫里外不是人。

现实中,非黑即白的问题少之又少,大多数问题都处在灰色地带,你在生活中背负的责任越大,可能面临的灰度问题就越多。

灰度问题棘手,复杂却至关重要。尽管现在网络发达,可以搜集量化信息,咨询周围好友长辈,或者专家的意见,认真分析研判,但这些常规方法似乎都不再奏效。当必须做出决定并立即付诸行动时,同时还要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

可以说,灰度决策考验着你的决断力,管理能力,甚至展示着你的人性。

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工作和生活中极其复杂且充满不确定的一系列棘手问题,时刻考验着你我。

很多决策在事后分析,是如此愚蠢和幼稚,假如换成你,当时能否顶住压力,迅速果断做出更完美的决策?

工作中很多决策都基于做过或者没做过来判断,做过类似的工作,决策就不会太难,执行即可,

如果没做过类似的任务,无法找到相应的决策,很多人就不知所措,大多数人生活中面临的决策也是相似的情景。

最近读到一本哈佛商学院教授写的书----《灰度决策》,讲述现实中如何处理复杂,棘手,高风险的难题。

作者小约瑟夫.巴达拉克在书中告诉读者:当工作中面对灰色问题时,你应该像个管理者一样处理工作,像个“人”一样解决问题。

前半句话很好理解,无论你当下是什么职位,什么身份,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出决策,

后半句话很有意思,像个“人”?难道我们都不是人吗?

这个像人,我的理解是:要结合个体(每个人,包括自己)的智慧,体会感受,想象,生活阅历或更深层次的感觉,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数据,报表做决策。

结合个体,就是团结每一个人,老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充分利用每个人的智慧,最大限度的避免个人因素做出决策。

书中引用了君主论作者马基雅维利对世界的评价:

1  不可预测

2 不受控制

3 非常混乱

这三点至今没有任何变化!世界依然是一团糟,想要理性分析所有问题,得出清晰的结论,理论上是行不通的,只能选择折中的方案,这个方案就是一个灰度决策。

灰度决策这本书让,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代入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回想过往需要做出决策时自己的表现,可以说完美的决策基本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书后我找到了答案,

解决灰度问题,每个人都面临三个问题:

1 过于自信,例子可以参考股市;

2 只看到经济利益;

3 任何事追求完美。

盲目自大,拜金和固执,是解决灰度问题的三个障碍,过去有多少次需要做出决定时,自己都被这三点制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