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结石可诱发癌症,也可迅速致命!避开3大饮食习惯,降低结石风险

 不见前年秋月朗 2019-09-14

中秋佳节,美食必不可少

但要注意控制量哦

以免损伤消化系统

上周日,关于消化系统中的“胆”

我们设置了3道题目,你都答对了吗

可可带你去看看答案吧~

【第一题】

关于胆结石说法错误的是

A、胆结石可诱发慢性胆囊炎

B、胆囊炎发作可致结石掉落

C、胆结石都是黄色或白色的

D、胆结石可能危及生命

正确答案:C、胆结石都是黄色或白色的

【解析】

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黏膜,从而可以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

胆囊炎发作时,胆囊会出现非正常情况下的收缩或痉挛,引起胆绞痛。此时胆道的压力是非常高的,一些小石头就可能通过胆囊管,脱落到胆总管中。

正常情况下,胆囊中的卵磷脂、胆固醇和胆汁酸处于平衡状态,一旦这三者的平衡被打破,若胆色素游离出来,则形成黑色的胆结石;若胆固醇析出,则会形成黄色或白色的结石。

如果胆结石脱落到胆总管内,造成胆总管梗阻,胆道压力迅速升高,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此时,一些细菌就可能进入胆道系统并释放毒素,诱发胆管炎,引起39℃以上高热。如果未能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第二题】

哪些因素可能诱发胆结石

A、长期不吃早饭

B、长期高糖饮食

C、长期高油饮食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以上都是

【解析】

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和浓缩胆汁,晚上十几小时的储存和浓缩之后,如果正常进食早餐,胆囊就会排出胆汁。如果没有进食早餐或早餐不规律,就增加了胆汁浓缩的时间,从而增加结石风险。

含有大量糖分的食物,能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如果脂肪囤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胆固醇、磷脂以及等值酸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胆固醇更容易析出,增加胆结石风险。

长期摄入高脂食物,过多的胆固醇就容易在人体中结晶,形成结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用油量是每人每天25~30ml。而营养学上有个一口效应,每天多吃一口油,一年可能长胖两三斤,还可能增加胆结石风险。

【第三题】

关于胆囊癌说法错误的是

A、胆囊癌5年生存率高

B、胆囊癌症状与胆囊炎类似

C、胆囊癌筛查首选B超

D、胆结石可能诱发胆囊癌

正确答案:A、胆囊癌5年生存率高

【解析】

我们常说胰腺癌是“癌中之王”,五年生存期约7%~10%;但胆囊癌的情况更糟糕,五年生存率不到5%,堪称“癌症王中王”。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与慢性胆囊炎非常类似,可出现反酸烧心、腹痛、腹胀、打嗝、右肩痛等症状。

B超检查简便无损伤,可反复使用,是首选检查方法。若胆囊某个局部的增厚比其他增厚部位更明显,说明是不典型增生最严重的区域,需要警惕胆囊癌。

胆结石相关的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癌发生的最强危险因素,炎症反复发作,就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胆囊里的单一结石,如果直径超过3cm,胆囊癌的发生风险增加30倍,是独立的手术摘除胆囊的指征。

如果大家还有疑问,可以留言哈,可可看到后会及时解答的。

最后,别忘了明天的有奖问答哦,更多惊喜等着大家,千万别错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