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正培本系列方药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老郎中97医馆 2019-09-14

  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和综合治疗方法的应用,使胃癌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但其早诊率仍低,术后2年内有50%—60%患者可出现转移,且放、化疗敏感性差,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为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减少或阻止肿瘤复发转移,提高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远期生存率,针对胃癌患者不同阶段临床特点和治疗的主要环节,自20世纪70年代我们开展了在扶正培本治则指导系列治法研究,并研制出系列方药,如针对化疗毒副反应的健脾益肾颗粒、预防转移复发的扶正防癌口服液和针对晚期带瘤患者用以提高生活质量的养胃抗瘤冲剂。经多年临床反复研究证明该类方药疗效明显,现将研究思路与方法简介如下。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化疗过程中伍用中药,在治则治法与方药不同的情况下,其疗效确有差异,于是萌发了实验筛选有效方药的想法。1975年初在姜廷良教授的指导下,对擅长治疗肿瘤的老专家常用的心脾方、脾胃方、脾肾方、肝胃方等经验方开展了实验研究。统计结果显示,脾肾方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因此,由余桂清教授和笔者等,确立了扶正培本法配合化疗治疗肿瘤的方案,并拟定了脾肾方药组成。针对进展期胃癌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先后研制出健脾益肾颗粒、扶正防癌口服液及养胃抗瘤冲剂。

  以健脾补肾法为指导思想研制的健脾益肾颗粒是健脾法与补肾法的有机结合。处方组成:党参、白术、女贞子、补骨脂等。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寓真阴真阳,为五脏之根;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占在生理上脾与肾,先天与后天之本相互促进、补充、滋养,在病理上亦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脾虚易致运化失司;则生湿、生、不能运化水谷精气,则肾无以滋养而致其亏虚;肾虚则失其温煦之功能,水湿泛滥,气滞血瘀,致使两者互为因果;脾肾虚损终致五脏亏损,邪气壅盛,尤其中晚期肿瘤患者脾肾两虚突出。再由于放、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生活质量下降,使患者难于继续接受放、化疗。

  通过长期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健脾益肾颗粒在胃癌(术后)化疗中有减毒增效作用,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能减轻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全身反应,如体重变化、乏力;减轻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和对造血系统的抑制,增强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实验研究显示,健脾益肾方(颗粒)有一定的抑瘤作用、有保护骨髓作用,促进骨髓DNA合成,使化疗后的荷瘤小鼠LⅢ骨髓有核细胞内DNA核酸总量升高,骨髓幼稚细胞明显增高,多能造血干细胞明显增高;有保护放化疗的荷瘤小鼠胸腺与脾脏作用,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使T淋巴细,胞维持在一定水平,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健脾益肾颗粒是通过扶正而起到减毒增效作用。由于脾胃功能得到恢复,水谷精微四布,气血化源充沛,肾精得以滋养,真阴真阳归于肾,则身体各脏腑得以濡润滋养和温煦生化。

  研究表明,扶正培本系列方药对化疗药物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可降低术后复发与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说明在恶性肿瘤的诊疗中,中西医结合是必要的且有效的。中医研究疾病所认识到的是整体性的总规律,对内部细胞理解的较少,而目,有时无证可辨,两医对体内变化了解的详细而具体,但往往忽略了整体性的“大联系”。

  中医学的不足,正是西医学的长处,而中医长处也正是西医学的短处,这两种医学结合起来,正好取长补短。中医临床工作者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应当了解当前西医发展的方向、成果与水平,西医也同样需要了解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方法,及时汲取与借鉴,不可有门户之见,相互排斥。这样才能提出合理的建议,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