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辰2小时,不同的时辰对应人体不同的经脉。针对不同的时辰,可以梳理对应的经络,保养其各自对应的脏腑,规律生活,科学养生,强身健体。 ![]() 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 胆经当令(为了通俗易懂,名称写简单点了,当令即当班的意思) 此时是一天当中阴气最重的时间,阳气刚刚初生,胆气开始升发。 这个时辰,最重要的是睡觉。睡觉就是在养阳气,阳气即是寿命,所以最好在11点之前入睡,可以保持胆经的通常,确保胆经的消化功能、供血功能、解毒功能的正常。 休息好了,第二天头脑清醒,做事效率就高了。 丑时(凌晨1点-凌晨3点) 肝经当令 中医养生理论:肝脏藏血不熬夜 肝主疏泄,可调节、分配一身的血量,以供应脏腑、肢体和精神情志的需要。人卧则血归于肝,通过睡眠可以使肝血得到休养。 此时辰需要人进入深度睡眠。 寅时(凌晨3点-5点) 肺经当令 此时人体气血由静变动,健康人还是处于深度睡眠状态,需要在睡眠中完成由静变动的过程。故还是不要这么早起来了! 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最好不要起得太早,更不要过早进行晨练。起床过程也不要太猛。 卯时(凌晨5点-7点) 大肠经当令:宜排便 这个时辰,应正常排便,排出积累了一夜的垃圾毒素。排便完,可以喝一些温和的白开水,即补充排便失去的水分,又可“冲洗”肠道。 辰时(7点-9点) 胃经当令:吃早饭的最佳时间 辰时,气血流入胃经,胃主受纳,腐熟谷食。此时脾胃功能最强,吃东西最好消化(胃寒的除外,♂️)。早饭必需要吃的,提供了人一个上午的营养物质,吃了才能精力旺盛,脑袋不会因为缺乏能量而昏昏沉沉的。 巳时(9点-11点) 脾经当令 脾主运化,主升清,可以把胃中的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营养),并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外养四肢,内养五脏六腑。 巳时是人一天当中最精力充沛的时间,无论工作、学习、锻炼多少最适合的。不过依旧得注意养脾胃,避免久坐,吃生冷食物。 午时(11点-13点) 心经:心主神明当小憩 这个时辰,最好午睡,不分四季,半小时足矣,不需要更长,多了反而不好。小睡片刻,可养心。 未时(13点-15点) 小肠经当令:多喝水 人应该在13点之前吃午饭,这样才能保证小肠功能在最旺盛的时候,吸收营养物质。 在这个时间段,及时喝水,补充水分,稀释血液,可以保护血管。 申时(15点-17点) 膀胱经当令:工作学习练身体 此时小肠将营养输送到全身各部位,身体和精神进入了另一个强盛阶段,适合工作,学习和锻炼。如果在这个时间特别犯困,就是阳虚的表现。 酉时(17点-晚上7点) 肾经当令:补肾养精 此时宜喝水,可以清洗肾脏和膀胱,预防结石。不太适合外出活动。 戌时(晚上7点-晚上9点) 心包经当令:宜散步 最好的调理方式是和家人,朋友聊聊天,散散步!通过鼓掌,握拳,刺激心包经上劳宫穴和中冲穴,可以振奋精神。 心包经主喜乐,可以适当娱乐一下。 亥时(晚上9点-晚上11点) 三焦经当令:温水泡脚助睡眠 人体在这个时辰睡觉最好,睡觉前,可以用温烫水(40度左右)泡脚15钟左右(老年人10分钟差不多了;血压不正常的人,就不太适合了),微微出汗即可,能贯通上中下三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