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途中的好老师,可遇而不可求。

 二哥税税念 2020-10-21

我记得我开始主动学习EXCEL的时候就是自己在做合并报表的时候。

那时候二哥还是个总账会计,做集团本部的单户报表和整个集团的合并报表。

那时也没人指导,自己拿着前任的底稿就开始依葫芦画瓢了,不懂就翻翻CPA会计书,主要难点还是合并报表的各种调整抵消分录的编写上。

做了几个月,终于把公司的各种抵消分录弄熟悉了,当时底稿还是Excel编制的,方法也很机械,每个月结账后,收集各子公司单户报表后,把单户的表按格式一个个先粘贴进去,汇总后,再填写抵消数据,最后生成合并报表。

1

事情的转变还是发生在第一次对接年审。

当时审计给了我一稿他们的试算平衡表,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才知道差距,我一眼就觉得人家的底稿专业,专业不仅体现在格式整洁上,更重要是表上各种数据都通过各种密密麻麻的公式链接,取数,还有设置的各种勾稽验证。

我的直观感觉就是审计很高效,审计中途经常会有数据调整,他们动一下其他表格都自动化变动了,而我的底稿经常要到处去改,而且经常勾稽不上还找不到原因。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明白,EXCEL可以这么用,远远不是我只会的sum求和那么低级。

我还记得从审计那里学会的一个函数就是sumif,用了这个函数,我的抵消分录完全摒弃了我之前手工一个个去链接加总的低效方法,直接采用sumif求和,高效准确,只要把抵消分录的科目和报表项目对应起来,公式设置好,那么每次增加或者减少抵消分录,合并报表都会自动更新。

这让我很兴奋。

后面我就开始疯狂研究审计给我的底稿中的各种公式函数,不懂的就百度,上论坛求教一些热心的老师,还花钱上淘宝买视频教程学习,我记得我当时买教材上瘾了,现在我的老电脑上还存着很多视频教程。

2

我做事习惯偷懒,要偷懒就得想高效的办法,因为事情不会减少,财务工作繁杂,各种表格多,如果不能从量上减少,那只能从效率上提供,这样才能真正偷懒。

我了解和学习了一些函数后,我就决心把底稿重新做了一遍。长痛不如短痛,与其每个月都去粘贴,检查各种数据,不如一次花心血把底稿做好,后面就轻松了。

事实证明,我完善优化自己的底稿后,在后面几年的时间我都是受益的,主要体现在在这些简单的机械工作中解放了劳动力,节约了自己大量的时间,进而把时间花在了学习更多的其他知识上面,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

虽然到现在为止我Excel也不算精通,但是我觉得应对我的日常工作已经绰绰有余。

更关键是我形成了一种思路,那就是不管有什么任务,做什么表格,我都不会拿着就开始做,我首先都会想想能不能以最简单最高效的方式把它做出来,我会在脑海中搜索我熟悉的函数方法,然后再去实践最终找到一个我认知范围内最快捷的操作。

3

其实Excel就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是财务人不可或缺的帮手。不管是核算,还是更高阶的分析,其实就是一个数据整理和数据加工的过程,把零散的数据加工整理成我们需要的资料,Excel的运用非常重要。

记得有一次,有个朋友给我抱怨,当个会计真是够了,你看我月底光是结转产品成本这个事情就要一动不动做半天表,这还只是九牛一毛,真是太累心了。

我说结转个成本就要花半天?是你们产品太复杂了?她说不是,ERP系统每个产品号都自动归集好了。那是你们核算软件太复杂?做凭证太麻烦?她说不是,都可以做好数据导入。

我说那怎么要花那么长时间?

她说你看嘛,每个月销售这么多件号,我把ERP成本数据导出来后,要在EXCEL中把他们的成本一个个对应上。「你们销售的件号和成本归集的件号是唯一对应的吗?」是啊,她说。那就这个事你要花半天?

她说是啊,你看我先把所有数据CTRL+A选中后,然后再CTRL+F查找第一个件号,找到后CTRL+C,CTRL+V粘贴过来。他们有些不会用快捷键的更慢呢,要花一天!

我有点凌乱,你怎么不用VLOOKUP来匹配?

她好像没反应过来,你说什么?我说函数VLOOKUP,读法(we look up),我给它的中文翻译,我们一起找一找!!

结果后面我给她指导了一下,她到现在都还说我帮了他大忙了,为什么?因为确实非常有用。至少她一起花一天的工作学了这个函数只需要几分钟。

4

告诉大家这些不是说我要辅导大家如何做表,我虽然会几个函数,但是还真仅限于自己用,还没这个本事给大家讲。

我说这些最主要的是要传递一种思维方式给大家,把二哥的一个工作学习的方式传递给大家,如果能帮助大家,让大家少走弯路,我就很欣慰了。

毕竟很多东西,你如果一直固化在你自己的那个小圈子里面是不利的。极有可能你就用了一个自认为高效却还有很大改进空间的方法

你不主动去接触,可能一辈子也没人告诉你,你换种方法做还会更牛逼。

其实这就是一种认知,认知升级和提高多和他人交流,多吸取他人观点看法。

建立一种认知,那你还需要落地,那就是用认知去升级你的知识储备,用更多的知识点去实现你的认知再升级。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二哥告诉你Excel可以在那些方面提高你的财务工作效率是认知,那么具体怎么用函数做表,具体怎么完成就是知识。

而这些知识的运用二哥不是专业的,专业的是二哥的好朋友卢子。

学习Excel不能单打独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节约的不仅是金钱更是宝贵的时间,我之前学习就是自学,其实效率还是很低的,网上买了视频课程,经常看不懂也没人问,都是自己琢磨,有时候需要一个老师给你点拨。

卢子已经开了两期的培训班,他的培训方式就是视频录播讲解加上学习群答疑,你学习方式就是看视频,然后不懂的地方直接群里问。

自己领悟加重点指导答疑,这种方式既满足了你的时间安排,也满足了你随时询问找答案的途径,实践证明这是科学合理的,把各自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

前两期的课程好评如潮,很多学员经过学习后已经成为卢子学习群的兼职答疑老师,从一个小白变成老师,其实只要你用心,卢子的课解决的不仅仅就是你需要的那点工作,更可能培养出你的第二技能。

卢子老师的第三期培训班又开始了,我主动要求帮他推广,因为二哥觉得卢子的课程值得推荐给大家,只要你对自己的技能有提供的需求,在这里你都能达到预期,我很确信这一点。本期主要讲解函数,课程目录如下:

本期课程大纲

序号

目录

01

如何正确的学习函数公式

02

学习函数时的几个要点

03

遇到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

04

函数入门那些事

05

公式入门那些事

06

单元格引用及公式填充

07

单元格的四种引用方式

08

让公式正常的计算

09

数据类型

10

避免循环引用

11

Excel世界的真真假假

12

单条件判断和区间判断

13

并且和或者关系的判断方法

14

包含判断

15

屏蔽错误值的方法

16

单双号判断

17

文本与数值判断

18

数学和统计函数入门

19

计数函数家族

20

条件计数和条件设置

21

多条件求和

22

根据日期求和

23

乘积求和

24

二维表求和

25

合并单元格求和

26

初识数组公式

27

条件求最大、最小值

28

返回第k个最大、最小值

29

去重复计数

30

筛选模式下统计

31

有舍有得,有舍才有得

32

上舍和下舍

33

取整和求余函数

34

按倍数舍入

35

排名函数

36

平均值修剪

37

随机数函数

38

初识VLOOKUP函数

39

深入了解VLOOKUP函数

40

爱上VLOOKUP函数

41

离不开VLOOKUP函数

42

引用行列号

43

查找引用组合INDEX+MATCH

44

OFFSET函数偏移应用

45

引用文本单元格INDIRECT函数

46

神秘莫测的LOOKUP函数

47

超链接HYPERLINK函数的妙用

48

文本截取三兄弟

49

文本位置查找

50

计算文本长度函数

51

文本替换函数SUBSTITUTE

52

文本替换函数REPLACE

53

文本重复函数REPT

54

文本连接函数PHONETIC

55

文本连接函数TEXTJOIN

56

百变之王TEXT函数

57

Excel中的标准日期

58

返回当前日期、时间

59

提取日期中年、月、日

60

根据序号返回指定日期

61

隐藏最深的日期函数

62

月份加减函数EDATE

63

日期时间分离

64

判断迟到早退

65

计算工作时间

66

考生成绩判断

67

判断是否断码

68

减免活动

69

等级补贴

70

一对多查找

71

自定义排序

72

统计工资

73

计算个税

74

计算双薪和年终奖个税

75

工资条

76

工资条查询功能

77

账龄统计

78

计算工龄补贴

79

快速对账1

80

快速对账2

81

快速对账3

82

将借方、贷方正负金额抵消

83

快速填充摘要

84

统计报销金额

85

提取最后一级科目

86

多表汇总统计

87

逾期还款提醒

88

快速凑金额

三大优势

报名方式

开学时间:2018-3-12(周一)。

学习方法:采用视频教学+在线答疑的形式。

报名费用:268元。

二哥福利:为了回馈二哥税税念的读者,凡是通过二哥报名的读者,二哥送一本《纳税入门五日通》,具体加二哥微信,报名成功后获取。

如果不需要此书,可以直接抵扣学费38,即支付230即可。

88节课,230元,平均一个知识点多少钱?自己算算,真的很划算,还不说老师的答疑,可遇不可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