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纪十八(三)--- 高澄沉没  

 zqbxi 2019-09-15
  高澄(公元521—549年)是东魏创立者高欢的世子,十四岁入朝辅政,他通过改革选举制度,惩治贪污腐败,整顿史治等手段,迅速确它了权威,在高欢去世后顺利掌控了东魏政权。然而正当高澄准备禅代称帝之际,却突然意外身亡。  
        关于高澄之死,据《北齐书》记载是一次意外事故,但更是一场由高澄的弟弟 高洋组织的有预谋的政变。那么高澄之死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一次事件呢?
        据记载,这次事件的直接负责人是膳奴兰京,他开始谋划刺杀高澄的理由是高澄不愿意让他赎身。兰京及其党羽并没有能力发动政变,他们的目的仅仅是杀死高澄和高洋,而不是要夺取政权。那么兰京的党羽放弃因告发这次事件而来的富贵,却使自己陷于必死的境地,如果说仅仅是为了给兰京泄愤,这在情理上是说不通的。刺杀高澄必然要经过周密的计划和部署,兰京作为一个身份不自由的膳奴是无法组织这样一次行动的,所以其背后必定有一个真正的主谋。
        那么到底是什么人策划了这次刺杀事件呢? 高洋是主谋,一,高洋出于政治上的斗争和个人恩怨, 策划政变在情理之中。二、高洋隐瞒高澄、陈元康死亡的消息四五个月,因而有杀兄的嫌疑。三,勋贵们对高澄不满,不愿意高澄称帝。四,杨情对高洋称帝并不积极,可作为高洋与高澄之死有关的旁证。
        认为高洋主谋也有牵强。
        首先,高洋虽然以次长被高澄所猜嫌,但是由于高洋假装愚钝,高澄并没有把高洋放在心上。 虽然高洋以次长被高澄猜嫌,高澄也没有把高洋视作威胁,没有想要除掉高洋。相反高洋事发前为领军将军、尚书令、中书监、京畿大都督,可以说是高氏家族中的第二人,位高权重,在这种情况下高洋根本没有必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行杀兄之事。高洋虽然确实在高澄死后接掌东魏政权,但是高澄死后高氏家族中必须有人出来担当大任,因而不能仅仅因此就认定洋是事件的主谋。
        事实上由于高澄的暴崩必然会给东魏政局带来剧烈的震荡,因而东魏孝静帝、西魏和南朝势力都有可能是高澄遇刺事件的背后主谋。
         其次,高洋隐瞒高澄、陈元康死亡的消息四五个月,也并不能说明他有杀兄的嫌疑。不管高洋是不是刺杀高澄的主谋,在高澄暴崩之后,他为了稳定局势,避免政局的动荡都必然要先隐瞒高澄死亡的消息。高欢在临终前为高澄的顺利继位作了大量的准备。高欢在高澄少年时就让他“入辅朝政”,之后通过整顿吏治打击贪污等手段迅速树立了权威。高澄作为高欢的嫡长子和事先安排好的继承人,在高欢死后,到了六个月之后才将高欢死亡的消息公布,所以说高洋隐瞒高澄暴崩的消息是很正常的一种措施, 并不能说明他和高澄的死有关。
        再次,虽然有部分勋贵对高澄有所不满,但这并 不能成为他们支持高洋刺杀高澄的理由。因为高澄虽 然为了树立个人权威对部分贪纵不法的勋贵进行打 击,但并没有伤害他们的根本利益。并且由于高欢的 将既是高氏姻亲,又是托孤之臣,对高澄不可能有谋害之心。到高澄统治时,虽然困内局势初步稳定,但仍然是三面受敌,形势紧迫。高澄的暴崩必然会给东 魏政局带来剧烈的震荡,因而反而会伤害到勋贵们的根本利益。
        此外,东魏掌控实权的老臣宿将都很轻视不惊异,这说明勋贵们完全没有让高洋取代高澄的想法。另外,杨情对高洋称帝不积极也决不是因为他对高洋杀害高澄心怀不满,而是觉得高洋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虽然后来杨情改变态度,高洋也顺利登上帝位,但是却为北齐政权带来巨大的隐患,北齐内部政治斗争不断并因此逐渐由强变弱都和这有着直接的关系o
         那么到底谁是这次事件的真正主谋呢?
        高澄事件的策划者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方而是这个事件对他有利,另一方面是他具备实施刺杀的条 件。从有利的方面来说,高澄被刺杀对东魏孝静帝势力、两魏势力、高洋和南朝都有利,然而从实施条件来说,东魏孝静帝势力和西魏势力可以排除。东魏皇帝已毫无权威,完全成为一个傀儡,被完全孤立起来,身边的 人全是高氏所安排,孝静帝的一举一动都处在高氏的监视之下,根本不可能实施这样一个计划。孝静帝对高澄遇刺一开始并不知道。况且高澄死后孝静帝完全没有被牵连也可以看出他与此事没有任何关系。
       西魏宁文泰集团出自尔朱荣统 治时期的尔朱天光集团,与高欢势力并无多少交集, 想要在高澄的身边安排大量人员也是不可能的,况且这次事件的主谋及党羽明显都是来自南朝,所以说西魏也不具备实施计划的条件。
        也有人认为东魏的勋贵们冈贪污被高澄制裁,他们也具有刺杀高澄的动机和条件。高澄虽然借惩治贪污对勋贵们加以制裁,但这种制裁 并没有伤害勋贵们的根本利益,况且当时勋贵中的首领人物如斛律金、厍狄干等大都和高氏有婚姻关系,基本没有什么野心,不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谋划刺杀高澄。刺杀高澄这种谋逆之事需要大量的准备和善后丁作,而这样又必然会加大事情泄漏的几率,冒着巨大的风险仅仅是为了泄私愤,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高洋事发时为京畿大都督,之前又曾经为领军将军,掌管邺城的禁卫军,具备实施刺杀的条件,此外,他在高澄死后继承了霸府统治,也具备刺杀的动机,确实很有可能就是事件的主谋,但是参考其他一些记载的话就可以发现这一结论过于 武断。首先,《北齐书》卷三0《高德政传》:“世宗暴崩,事出仓卒,群情草草。勋将等以缵戎事熏, 杨倍、崔季舒等生前深受高澄信任,得以参与高澄禅代前的准备工作,在高澄被刺事件巾侥幸生还, 如果高洋是事件的主谋,不可能在善后问题上和他 们商量并且让杨情留守。而且高洋此后的执政生涯中也一直对杨情非常信任,甚至在临死前对杨情委以重托。
        此外,如果高洋是主谋必然会对高澄死后的情况有所安排,而高洋却“回遑不能自决”,这也是说不通的。其次,高洋晚年败德,猜忌屠杀宗窒,然而高澄诸子却没有任何人遭到高洋屠杀,如果高洋是刺杀高澄的主谋,那么高澄诸子必然不能幸免于难。再次,《北齐 书》卷二五《王绒传》:“世宗暴崩,绒冒刃捍御…… 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帝投刃于地曰:“‘王师罗不得杀。’遂舍之。”如果高洋是主谋,事后必然会对此事讳莫如深,不可能主动提起此事并且以王绂不死为罪。  最后,如果高洋真是高澄被刺事件的主谋,此事必然不可能被完全遮盖,即使东魏群官迫于高洋的压力不敢谈论此事,西魏和梁朝必然不会放过这个打击混乱东魏政局的机会,在史书记载上必然会有所反映,然而史书却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后人也并没有这样的猜疑。
       前人认为高洋是主谋的主要 依据有两个,一是事件发生时高洋恰巧“别有所之”,二是高洋知高澄被害后神色不变。历史事件本来就存在偶然性,如果事发当天高洋被杀,高氏家族自然也会有其他人继承大位,不能因为高洋没有被害就认为他是主谋。同样高洋遇事神色不变也不能排除高洋确实具有处变不惊的性格这种可能,况且在事件初步稳定后高洋对于如何善后的问题同样 “回遑不能自决”。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即高洋作为禁卫军头领对兰京等人的谋划略有耳闻,却故作不知,事发后再出面收拾残局。如果这种假设成立的话,高洋虽然要为高澄被刺负责,但毕竟高洋并不是主谋。不管怎么说,认为高洋足高澄被刺 事件的主谋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将以上各势力排除之后,剩下来就只有侯景控制下的梁朝了。侯景在东魏发动叛乱失败后投奔梁朝,不久又发动叛变,控制了梁朝的建康及周围部分地区,但同时却遭到梁朝地方势力的讨伐。如果兰京等人的计划成功,即高澄和高洋同时被害,那么东魏必然会陷入剧烈的动荡,至少短期之内无法南顾,这将有利于侯景抽调更多的力量对付梁朝同内的乱局。这说明从动机上讲,侯景是有可能计划刺杀高澄、高洋的。那么侯景有没有能力实施这个计划呢? 从侯景的生平可知,侯景也是属于北镇集团的一分 子,东魏时期“总揽兵权,与神武相亚。魏以为司徒、南道行台,拥众十万,专制河南,有条件在邺城及高澄身边安排人手。此外,侯景一直野心勃勃,高欢一死即发动叛变,必然会在邺城安排自己的势力。而且侯景投梁之后,一直负责梁朝对东魏的战争和边防,加上兰京等人都是东魏与梁朝战争中梁朝的战俘,这些都说明侯景完全有能力实施刺杀高澄和高洋的计划,虽然刺杀高洋南于出现意外而没有成功。
        总之,关于高澄被刺事件受到史料记载的局限已经无法考证清楚,但是根据各方面的记载,高洋是主谋的可能性很小,高澄遇刺身亡,打乱了东魏正常的权力继承,使得兄终弟及成为北齐政治的常态。而继承高澄的高洋却得不到勋贵们的承 认,为了确立自己的权威只能依靠汉人,建立皇权体制。而这又导致了北齐政治中胡汉对立日趋严重,使得北齐在一次次的政治冲突中迅速衰退,最终被北周所吞并。

梁纪十八(三)--- 高澄沉没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梁纪十八(三)--- 高澄沉没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东魏高岳旣失慕容绍宗等,志气沮丧,不敢复逼长社城。陈元康言于大将军澄曰:“王自辅政以来,未有殊功,虽破侯景,本非外贼。今颍川垂陷,愿王自以为功。”澄从之。戊寅,自将步骑十万攻长社,亲临作堰,堰三决,澄怒,推负土者及囊幷塞之。

    辛巳,发高祖丧,升梓宫于太极殿。是日,太子卽皇帝位,大赦,侯景出屯朝堂,分兵守卫。

    壬午,诏北人在南为奴婢者,皆免之,所免万计;景或更加超擢,冀收其力。

    高祖之末,建康士民服食、器用,争尚豪华,粮无半年之储,常资四方委输。自景作乱,道路断绝,数月之间,人至相食,犹不免饿死,存者百无一二。贵戚、豪族皆自出采稆,填委沟壑,不可胜纪。

    癸未,景遣仪同三司来亮入宛陵,宣城太守杨白华诱而斩之。甲申,景遣其将李贤明攻之,不克。景又遣中军侯子鉴入吴郡,以厢公苏单于为吴郡太守,遣仪同宋子仙等将兵东屯钱塘,新城戍主戴僧逷拒之。御史中丞沈浚避难东归,至吴兴,太守张嵊shèng与之合谋,举兵讨景。嵊,稷之子也。东扬州刺史临城公大连,亦据州不受景命。景号令所行,唯吴郡以西、南陵以北而已。

    魏诏:“太和中代人改姓者皆复其旧。”

    六月,丙戌,以南康王会理为侍中、司空。

    丁亥,立宣城王大器为皇太子。

    初,侯景将使太常卿南阳刘之遴授临贺王正德玺绶,之遴剃发僧服而逃之。之遴博学能文,尝为湘东王绎长史;将归江陵,绎素嫉其才,己丑,之遴至夏口,绎密送药杀之,(公元四七八午至五四九年字思贞,南阳涅阳人,刘虬之子。生于宋顺帝升明二年,卒于梁武帝太清三年,年七十二岁。(中国文学者生卒考作生于升明元年,卒于太清二年。此依列代名人年谱,并参梁书本传)八岁能属文,十五举茂才对策。沈约、任昉见而异之。起家宁朔主簿,辟太学博士。累迁都官尚书、太常卿。性好古爱奇,在荆州聚古器数十百种。侯景之乱,之遴避难还乡;湘东王绎嫉其才学,密送药杀之。)而自为志铭,厚其赙赠。

    壬辰,封皇子大心为寻阳王,大款为江陵王,大临为南海王,大连为南郡王,大春为安陆王,大成为山阳王,大封为宜都王。

    长社城中无盐,人病挛肿,死者什八九。大风从西北起,吹水入城,城坏。东魏大将军澄令城中曰:“有能生致王大将军者封侯;若大将军身有损伤,亲近左右皆斩。”王思政帅众据土山,告之曰:“吾力屈计穷,唯当以死谢国!”因仰天大哭,西向再拜,欲自刎,都督骆训曰:“公常语训等:"汝赍我头出降,非但得富贵,亦完一城人。"今高相旣有此令,公独不哀士卒之死乎!”众共执之,不得引决。澄遣通直散骑赵彦深就土山遗以白羽扇,执手申意,牵之以下。澄不令拜,延而礼之。思政初入颍川,将士八千人,及城陷,纔三千人,卒无叛者。澄悉散配其将卒于远方,改颍川为郑州,礼遇思政甚重。西合祭酒卢潜曰:“思政不能死节,何足可重!”澄谓左右曰:“我有卢潜,乃是更得一王思政。”潜,度世之曾孙也。

    初,思政屯襄城,欲以长社为行台治所,遣使者魏仲启陈于太师泰,并致书于淅州刺史崔猷。猷复书曰:“襄城控带京、洛,寔当今之要地,如有动静,易相应接。颍川旣邻寇境,又无山川之固,贼若潜来,径至城下。莫若顿兵襄城,为行台之所;颍川置州,遣良将镇守,则表里胶固,人心易安,纵有不虞,岂能为患!”仲见泰,具以启闻。泰令依猷策。思政固请,且约:“贼水攻期年、陆攻三年之内,朝廷不烦赴救。”泰乃许之。及长社不守,泰深悔之。猷,孝芬之子也。

    侯景之南叛也,丞相泰恐东魏复取景所部地,使诸将分守诸城。及颍川陷,泰以诸城道路阻绝,皆令拔军还。

    上甲侯韶自建康出奔江陵,称受高祖密诏征兵,以湘东王绎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自余藩镇并加位号。

    宋子仙围戴僧逷,不克。丙午,吴盗陆缉等起兵袭吴郡,杀苏单于,推前淮南太守文成侯宁为主。

    临贺王正德怨侯景卖己,密书召鄱阳王范,使以兵入;景遮得其书,癸丑,缢杀正德。(萧正德(?-549年8月8日),字公和,南北朝时期萧梁宗室。临川靖惠王萧宏第三子,梁武帝萧衍之侄。萧正德少年时期凶残邪恶,喜爱招致亡命之人。起初为梁武帝萧衍养子,封西丰县侯。普通六年(525年),被授为黄门侍郎,兼轻车将军,不久,萧正德投奔北魏,次年回朝。大通四年(532年),授信武将军、吴郡太守。又被封为侍中、抚军将军,封为临贺王,加左卫将军。侯景之乱后,自立为帝,改元正平,不久降为大司马。心怀有怨言,正平二年(549年)为侯景所杀。)景以仪同三司郭元建为尚书仆射、北道行台、总江北诸军事,镇新秦;封元罗等诸元十余人皆为王。景爱永安侯确之勇,常寘左右。邵陵王纶潜遣人呼之,确曰:“景轻佻,一夫力耳,我欲手刃之,正恨未得其便,卿还启家王,勿以确为念。”景与确游钟山,引弓射鸟,因欲射景,弦断,不发,景觉而杀之。(南朝-梁 书法家。字仲正。官广州刺史,封永安侯。工楷隶,公家碑碣,皆使书之。传有《孝经贴》,见《淳化》《大观》等丛贴。

       湘东王绎娶徐孝嗣孙女为妃,生世子方等。妃丑而妬,又多失行,绎二三年一至其室。妃闻绎当至,以绎目眇miǎo,为半面妆以待之,绎怒而出,故方等亦无宠。及自建康还江陵,绎见其御军和整,始叹其能,入告徐妃,妃不对,垂泣而退。绎怒,疏其秽行,牓bǎng 于大合(在大殿中张榜公布),方等见之,益惧。湘州刺史河东王誉,骁勇得士心,绎将讨侯景,遣使督其粮众,誉曰:“各自军府,何忽隶人!”使者三返,誉不与。方等请讨之,绎乃以少子安南侯方矩为湘州刺史,使方等将精卒二万送之。方等将行,谓所亲曰:“是行也,吾必死之;死得其所,吾复奚恨!”(壮行

    侯景以赵威方为豫章太守,江州刺史寻阳王大心遣军拒之,擒威方,系州狱,威方逃还建康。

    湘东世子方等军至麻溪,河东王誉将七千人击之,方等军败,溺死。安南侯方矩收余众还江陵,湘东王绎无戚容。绎宠姬王氏,生子方诸。王氏卒,绎疑徐妃为之,逼令自杀,妃赴井死,葬以庶人礼,不听诸子制服。(外乱还不够,家更乱。)

    西江督护陈霸先欲起兵讨侯景,景使人诱广州刺史元景仲,许奉以为主,景仲由是附景,阴图霸先。霸先知之,与成州刺史王怀明等集兵南海,驰檄以讨景仲曰:“元景仲与贼合从,朝廷遣曲阳侯勃为刺史,军已顿朝亭。”景仲所部闻之,皆弃景仲而散。秋,七月,甲寅,景仲缢于合下。(霸先能把景仲吓死,可见是个人物。)霸先迎定州刺史萧勃镇广州。

    前高州刺史兰裕,钦之弟也,与其诸弟扇诱始兴等十郡,攻监衡州事欧阳頠。勃使霸先救之,悉擒裕等,勃因以霸先监始兴郡事。

    湘东王绎遣竟陵太守王僧辩、信州刺史东海鲍泉击湘州,分给兵粮,刻日就道。僧辩以竟陵部下未尽至,欲俟众集然后行,与泉入白绎,求申期。绎疑僧辩观望,按剑厉声曰:“卿惮行拒命,欲同贼邪?今日唯有死耳!”因斫僧辩,中其左髀,闷绝,久之方苏,卽送狱。泉震怖,不敢言。僧辩母徒行流涕入谢,自陈无训,绎意解,赐以良药,故得不死。丁卯,鲍泉独将兵伐湘州。(绎很残暴。)

    陆缉等竞为暴掠,吴人不附,宋子仙自钱塘旋军击之。壬戌,缉弃城奔海盐,子仙复据吴郡。戊辰,侯景置吴州于吴郡,以安陆王大春为刺史。

    庚午,以南康王会理兼尚书令。

    鄱阳王范闻建康不守,戒严,欲入,僚佐或说之曰:“今魏人已据寿阳,大王移足,则虏骑必窥合肥。前贼未平,后城失守,将若之何!不如待四方兵集,使良将将精卒赴之,进不失勤王,退可固本根。”范乃止。会东魏大将军澄遣西兖州刺史李伯穆逼合肥,又使魏收为书谕范。范方谋讨侯景,藉东魏为援,乃帅战士二万出东关,以合州输伯穆,并遣咨议刘灵议送二子勤、广为质于东魏以乞师。范屯濡须以待上游之军,遣世子嗣将千余人守安乐栅,上游军皆不下,范粮乏,采苽稗、菱藕以自给。勤、广至邺,东魏人竟不为出师。范进退无计,乃泝流西上,军于枞阳。景出屯姑孰,范将裴之悌以众降之。之悌,之高之弟也。(自保难保。)

    东魏大将军澄诣邺,辞爵位殊礼,且请立太子。澄谓济阴王晖业曰:“比读何书?”晖业曰:“数寻伊、霍之传,不读曹、马之书。”(不读曹氏、司马氏的书。因为后者均为反叛的人。

    八月,甲申朔,侯景遣其中军都督侯子鉴等击吴兴。

    己亥,鲍泉军于石椁寺,河东王誉逆战而败;辛丑,又败于橘洲,战及溺死者万余人。誉退保长沙,众引军围之。

    辛卯,东魏立皇子长仁为太子。

    勃海文襄王澄以其弟太原公洋次长,意常忌之。洋深自晦匿,言不出口,常自贬退,与澄言,无不顺从。澄轻之,常曰:“此人亦得富贵,相书亦何可解!”洋为其夫人赵郡李氏营服玩小佳,澄辄夺取之;夫人或恚未与,洋笑曰:“此物犹应可求,兄须何容吝惜!”澄或愧不取,洋卽受之,亦无饰让。每退朝还第,辄闭合静坐,虽对妻子,能竟日不言。或时袒跣奔跃,夫人问其故,洋曰:“为尔漫戏。”其实盖欲习劳(锻炼身体)也。(精彩描述高王子兄弟的微妙关系,一个高调,一个低调,一个飞扬跋扈,一个心怀叵测。

    澄获徐州刺史兰钦子京,以为膳奴,钦请赎之,不许;京屡自诉,澄杖之,曰:“更诉,当杀汝!”京与其党六人谋作乱。澄在邺,居北城东柏堂,嬖琅邪公主,欲其往来无间,侍卫者常遣出外。辛卯,澄与散骑常侍陈元康、吏部尚书侍中杨愔、黄门侍郎崔季舒屏左右,谋受魏禅,署拟百官。兰京进食,澄却之,谓诸人曰:“昨夜梦此奴斫我,当急杀之。”京闻之,置刀盘下,冒言进食,澄怒曰:“我未索食,何为遽来!”京挥刀曰:“来杀汝!”澄自投伤足,入于床下,贼去床,弒之。(高澄(521年-549年),字子惠,北魏东魏权臣高欢之子,父亲死后,任大丞相,死后被北齐追尊为文襄帝。高澄自幼聪明过人,具备政治天赋,深得高欢喜爱。十五岁入朝辅政,通过改革官员选举制度,惩治贪贿,整顿吏治,制定法律等手段,迅速确立了权威,在高欢去世后顺利掌控了东魏政权。高澄对高氏地位的巩固,东魏、北齐间政权的过渡贡献颇大。高欢死后,高澄击溃叛将侯景,以反间计乱梁,拓两淮之地,收复河南,在短期内团结东魏统治阶层,开始为北齐建立做准备,受魏禅前夕为膳奴刺杀。 )愔狼狈走,遗一靴;季舒匿于厕中;元康以身蔽澄,与贼争刀被伤,肠出;库直王纮冒刃御贼;纥奚舍乐鬬死。时变起仓猝,内外震骇。太原公洋在城东双堂,闻之,颜色不变,指挥部分,入讨羣贼,斩而脔之,徐出,曰:“奴反,大将军被伤,无大苦也。”内外莫不惊异。洋秘不发丧。陈元康手书辞母,口占使功曹参军祖珽作书陈便宜,至夜而卒;(陈元康(公元507-公元549年),字长猷,广崇(河北威县)人。高欢家族的重要幕僚。北魏年间参加李崇的军队,后担任司徒记室。高欢的丞相主薄孙搴醉死,陈元康受高季式推荐,出任大丞相机要,主管机要。随即得到高欢的充分信任。邙山之战东魏获胜,陈元康力主追击,没有被采纳,错失了击溃西魏的大好时机。高欢死后,侯景叛乱,陈元康推荐慕容绍宗率军平叛。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八月,高澄召集重要幕僚密谋篡夺皇位事宜,家奴兰京突然发难,陈元康为保护高澄负重伤,在手书绝笔信与母亲,口述若干重要事宜后于当晚逝世。)洋殡之第中,诈云出使,虚除元康中书令。以王纮为领左右都督。纮,基之子也。(高调者速死,低调者镇静。一个篡权内阁死于一个俘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