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弥勒的多张面孔

 昵称35641324 2019-09-15
弥勒是菩萨;也是释迦摩尼指定的未来佛;是中国历史上图谋不轨者起事的幌子;也是寺院天王殿正中供奉的笑脸“迎客僧”。
藏传弥勒:强巴佛
弥勒在藏传佛教地区称“强巴佛”。其主要标志是水瓶和佛塔。水瓶是弥勒婆罗门身份的象征。佛塔则代表解脱和归宿,通常出现在弥勒的宝冠或发髻上,也有出现在手持莲花上的情况。左页图为16世纪鎏金铜弥勒菩萨坐像(摄影/柳叶氘)。《弥勒会见记》是一部佛教文学译典,讲述弥勒的生平事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戏剧文学作品。小图为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残页(供图/孔兰平/FOTOE)。

女皇与弥勒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九日,身穿龙袍、头戴皇冠的武则天,神采奕奕地在群臣的簇拥下,登上洛阳的则天门楼,她居高临下地向世人宣布,改唐为周,改元天授,正式登上了大周朝的皇位。

在中国古代社会,女主称帝的阻力可想而知。汉朝吕太后仅是临朝听政,就广遭非议,更何况武则天是要做皇帝。古往今来,改朝换代需舆论造势。那么,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要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又要做怎样一番舆论准备呢。武则天想到了弥勒,作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她还是太宗皇帝的才人时,就曾在宫内设龛供奉弥勒。对于弥勒在佛经中的种种记载,也了若指掌。

古印度巴利文佛典《长部》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转轮王统治世界时,弥勒作为救世主降生人间,成佛后度化众生,从此天下太平。

弥勒,是佛教的八大菩萨之一,因有大慈之心,又称“慈氏”。初唐时,弥勒信仰已经在洛阳一带广为流传。转轮王,是佛教对世俗理想君王的称呼,他是佛祖在世俗世界的对应者,也是弥勒下生(降世)的预兆。所以,转轮王治世与弥勒降生,是紧密相连的两件事,寓意着明君降临和佛教净土出现的吉兆。

长寿二年(693年),很可能是在武则天的授意下,南天竺僧人菩提流志等译成《佛说宝雨经》,书中称武则天就是转轮王。这么一来,武氏革李唐命,在人间建立“佛国净土”就成了神命佛许,有据可依。同年秋,武则天加尊号“金轮圣神皇帝”。金轮,正是转轮王身份标志的“七宝”之一。这无异于向世人宣告自己就是转轮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