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 今天这篇文说,咱们继续穿越时空,领略古老中医方剂学当中的朵朵奇葩,感受华夏医道的独特魅力。 我们中国人,很在乎睡眠。早上起来,两个人一碰头,第一句话就问“昨晚睡得怎么样”。同时,我们中国人也容易失眠。中国人内敛的性格,以及当下所背负的激烈竞争压力,让我们周围很多人,都有睡眠问题。 睡不好觉怎么办?到医院的心理科开点药片吗?能解一时之需,可时间长了就发现,吃多了,也没用了。 事实上,我们中国人不怕失眠。中国在治疗失眠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许多诀窍。至少,1800多年前,有一个理想的失眠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今天想和你谈的。来源于《伤寒论》中的黄连阿胶汤。 黄连12克、黄芩6克、芍药6克、乌鸡2片、阿胶9克。现代用法是将阿胶加水煎煮,将阿胶融化,将乌鸡混合均匀服用。阿胶是什么融化的?阿胶如果和其他药物一起煮,就会粘在锅里。我该怎么办?将阿胶放入热开水或刚取出的药液中,搅拌,让其慢慢融化。这正在融化。 这个药方是由汉代医生张仲景创制的,然后记录在《伤寒论》中。这是中国人治疗失眠的祖传秘方。从那以后,中国人对失眠有了一套固定的规则。 让我们谈谈里面的门道。 为什么人们会失眠?在中国古代,焦虑、抑郁等概念是空白的,心理学的奥秘更是未知。因此,古代中国人用另一套思维结构来理解它。这就是藏象学说。古代中国人认为失眠是精神异常的表现。在五脏中,谁与上帝关系最密切?是心,“心放弃了上帝”。因此,失眠等精神疾病一定是心脏病。 我们的心怎么了,会导致精神错乱?原因有很多。然而,最常见和最容易发生的是过度的心火。因为心属于阳,是火之心。经常沿河散步,哪有不湿鞋的?因此,如果我们的心不小心,我们将无法控制心火,使心火旺盛。心在燃烧,心就像坐在热炕上的妻子和母亲。它怎么可能是稳定的? 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心火旺盛?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古人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他们发现在自然界,水可以控制火。不管火有多大,大雨都会浇灭它。是的,因为水可以控制和平衡火,过多的心火一定是水不足的标志。 那么,哪里缺水会阻止心火被检查和平衡呢?答案当然是心阴。你家的孩子,当然是你老子来管的。心火如此之强,责任首先在心阴不足。然而,古人又一次认为肾属水,性寒属五脏阴。肾水是阴水的精华。因此,心火过度背后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肾阴虚。 这里,问题很明显。失眠可能是由肾阴不足和心火过度引起的。心火盛是标准,肾阴不足是本质。如果思路清晰,我们必须付诸实践。临床上,失眠患者常出现心烦发热、夜间失眠、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这并不完全符合这种情况:心极度活跃,头脑不安,所以心不安,失眠。肾阴不足会灼伤体液,导致口干咽燥,舌红少苔。阴虚导致虚热,故脉象详细。这可以说是相当多失眠患者的共同特征。 事件的原因和后果已经在这里清楚地说明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黄连阿胶汤,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君药是黄连和阿胶。《本草纲目》黄连称其能“清心泻火”。新版《本草纲目》中的阿胶说它可以“滋阴补肾”。两者相结合,一个缓解心火,另一个补充肾水,正好回应了心火过度和肾阴不足的两个根本原因。然而,光靠它们是不够的,每个都有一个助手,即黄芩和芍药。黄芩“苦入人心,胜寒热”。 芍药具有补血敛阴的功效,自然也很凉,有降火的功效。因此,两者,一个帮助黄连,另一个帮助阿胶,进一步缓解心火,补肾阴。最后,还有一个鸡鸡。乌鸡可以进入心脏,安神清心。让我们打开鸡蛋,你会发现鸡胸肉在蛋清中间,对吗?这表明它直接进入中心,可以进入我们的内心。与此同时,乌鸡是中心,这意味着它可以调解和协调心脏和肾脏,使心火和肾脏水可以互相支持,一个完整的质量,阴阳平衡。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这是黄连阿胶汤的基本含义。 有现成的病历可以理解这一点吗? 是的。最著名的病历来自刘渡舟,一位著名的现代中医临床医生。当时,这名男性患者49岁,是一名编辑。他失眠了两年。根据对神经衰弱的治疗,服用各种药物没有任何帮助。晚上,我的头脑被扰乱了,我根本睡不着。只有当我跑到野外大声喊叫时,我才会感觉好些。只有经过询问,他才知道,由于职业原因,他经常在晚上写作,不得不喝咖啡。熬夜会伤害尹越,咖啡会更伤害尹越。此外,由于身体和年龄的阴虚,整个人都患有肾阴虚和心火旺。 目前,舌红无苔,脉象良好。当时,刘渡舟先生用黄连阿胶汤的原方治疗该病,三剂就能入睡。再服用三剂,像往常一样睡觉,疾病就会消失。你看,这就是中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古代中国人看待问题的方式。你不能说这是迷信。因为从思维过程的角度来看,它是一根线。从临床效果来看,这确实是可信的。在现代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失眠等心火亢盛、肾阴不足相关疾病,如阳虚遗精、心悸焦虑、复发性口腔溃疡、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心房颤动等,应用广泛。 此外,还对黄连阿胶汤治疗失眠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对36例阴虚火旺患者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因此,这样的构图和思维是古人的医学遗产,我们应该继承它们。 文说里的配伍用量,于临床中还需加减调整,更要经过严格辩证。所以非专业的普通读者,不可以随便自己用,而是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应用。切记切记。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