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按五个穴位,儿童远离多动症

 ll无为 2019-09-15

       按语:经络穴位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式,达到舒经理络、交通阴阳而最终实现驱邪治病,使机体恢复阴平阳密的和谐状态。

       儿童多动症以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为主症,根据其多动多语、冲动不安、神思涣散,中医可归入“脏躁”、“健忘”等证中。其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中医认为“阳主动,阴主静”,人体阴阳平衡,才能动静协调;若阴阳失调,则产生阴失内守、阳躁于外的种种情志、动作失常的病变。小儿为“纯阳之体”,本身就存在生理条件下的阳多阴少,故该病多见于儿童时期。成人后随着阴阳逐渐平衡, 其多动、冲动等表现往往可明显减轻。本病的中医治疗原则:滋肾阴, 潜肝阳, 宁神益智。

       今天为大家介绍几个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穴位.

       针灸取穴可选用内关、神门、太冲、太溪、足三里。

一、内关穴

        属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内,内部也。关,关卡也。内关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本穴物质为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经的体内经脉,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的气化之气无法从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如被关卡阻挡一般,故而得名。

定位

        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二、太冲穴

       为足厥阴肝经输穴、原穴,出自《黄帝内经·灵枢》。提步抬足,首当其冲,为要冲之穴,穴处脉气充盛,故名。

定位

       在足背,当第1跖骨的后方凹陷处。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三、神门穴

       神门穴,出自《针灸甲乙经》。“神”,神明,心藏神;“门”,门户。本穴为手少阴心经之原穴,乃神所出入之门户,故名“神门”。

 

定位

       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临床取穴时首先应确定尺侧腕屈肌腱后,从其桡侧缘进针。

四、太溪穴

       太溪穴出自于《灵枢·本输》,为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别名吕细(《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阴中之内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

定位

        坐位平放足底,或仰卧。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五、足三里

       足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这里指三寸。因本穴位于膝下三寸,故名。别名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鬼邪、下三里。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来源:浙江省中山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