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寺”和“庙”有什么区别?

 飞逝的雄鹰 2019-09-15

寺庙,在现代文中,大多是说佛教的场所。但是寺与庙倒不是外来词,而是纯粹中国的汉字,在佛教传入之前,寺和庙都有它原始的意思。

我们先来看寺这个字。

我们知道,要想知道一个字或者词的原始意义,我们就必须去看《尔雅》和《说文解字》。《尔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汉语大词典。

而《说文解字》是东汉大学者许慎所写的,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

在《说文》中,有这样的解释:寺,廷也,有法度者也。意思是说,就是官府的所在地。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后,用寺来代指官府办公的地方。比如有鸿胪寺、大理寺。大理寺是办案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和法院。而鸿胪寺相当于外交部的礼宾司。

佛教的传入,据考证是在东汉的明帝时代。佛教由西域传来,用白马驼着佛经来到中国,因为这属于外交事件,东汉政府就把这些佛经放在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了白马寺。后来佛教中的僧舍等场所,就大多用寺来代指。比如在魏晋南北朝以及唐朝的时候,佛教极为兴盛。唐朝诗人杜牧就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的寺,就是专指佛教的场所。而我们中国本土的宗教场所,就不叫寺。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道教的场所叫道观或者观、庵等。

再来看庙。

中国人是最为重视祖先的民族,形成了浓厚和悠久的祭祀文化。庙就是古代供祀祖宗的地方。中国也是最注重等级制度的国家,普通人的祖先和国君、王公大臣的祖先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因此,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

那么,按照这个体制,你不到一定的地位,你就没有资格建庙。但是到了汉代以后,因为阴阳鬼神学说的兴起,庙开始走向俗世的生活,逐渐用来祭祀鬼神了。所以在民间,我们会看到,有祭祀关羽的关帝庙,有祭祀土地神的土地庙等。在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我们一般也把佛教的寺院,叫做庙。因为,在中国人看来,无论是中国道教中的仙尊,还是西方佛教中的佛祖,他们都是神,他们和我们的祖宗一样,都是可以保佑我们的,我们都要诚心诚意地祭祀他们,他们完全有资格享受我们对他们的尊敬和祭祀,所以,佛教的场所,也可以叫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