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典籍之《千金四字诀》李默斋 节选三

 进易之喜 2019-09-15

“缩”、“动”、“平”,自寻龙、点穴一旨也:“拦”之一字,自裁剪、收气言也。于此融会于心,则大地不容秘矣!

一、缩

此寻山之秘旨也,识此则易,昧此则难。

每见一洞,峰峦稠密、砂水盘郁、,四山秀丽,中必有山。然,富贵大地必结于群山辐辏之间,断不在近水平田、旷野平畴之外。故宜缩后三、五节求之。何也?缩后,则龙虎缠护俱觉齐全,而纳气必深。若太出太鼓,姍山冈不绕,四无遮护,纳气必浅。所谓“真穴藏,假穴见”;又谓“天子之堂探九重”;又谓“穴加美女藏踪踪,岂肯抛羞见外人?”皆其义也。

有一种大龙,虽到头尽处,而四面手足、缠绕多,隔水群蜂又来遮护凑合,此则尽而不尽,露而不露,故不以为嫌。若稍见四而山稀、明堂阔荡者,终为散气之局,亟宜向后图之。

[注]节数当以特起星峰之分龙长短而论,龙身短的,分大龙一、二节就入穴了。龙身长的,虽然有很多节,若不特起高大星辰,只有低小的山峦牵,兄弟相若而来,两旁获从又少,这是没有脱卸搏换的变化,节数再多,也没有可取之处《山洋指迷》卷三《龙格》言之甚详。蒋大鸿《天元五歌》说;“好龙猛勇向前奔,从龙不及过关门;譬若神驹日千里,难将凡马望其尘。时师只怪无龙虎,真龙真虎穴中辅;会得天然龙虎时,浪打风吹皆乐土。”是点地当以来龙的力量,穴星的结作为主,不是所有的龙穴都要“缩后三、乓节求之”。有识见才不至于错失真龙,点到从龙。

余初年看山,每见山之乱,删眩惑不能分晰,辄愀然不乐,意地必在尽头也,屡出旷野求之,竟尔凑泊不成,茫然无得。如此,逗留十五年;乃一旦默悟其旨,若有神明启之。稍见丛乱之山则超然以喜;缩人数节椎求,皆迎刃而解,所获甚多。不知者每谤予得山易而且速,岂知其把柄在手,自有不言而喻之神:在我,亦不知其所以然也。盖,以十五年之艰而威一朝之易;或者知其易而不知其难,所以诋馁无忌也!所谓“下学而上进”、“盈科而后进”,深造而自得。不有固然者哉。

昔人又以贵人之出入;论山之拥从,光亲切有味。诵贵人必无梃身独行之理。虽小小丞尉亦有随从敷人,自是官越尊百拥从越众者,帅府总戌二、三百皆其部曲。山之拥从多少而大小分数颊殊,岂异是哉?

予谓必缩人数鲔以取夹从龙虎之多,正调是也。

古人有“龙怕孤单穴怕寒”之说:又有“独立无依,切忌当头下穴”之说; 又有“风吹水劫,是谓不知所裁”之说;皆此义也。然,此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

注:请继续关注!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