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六淫之邪-“湿”与皮肤病

 温暖中医 2019-09-15

      湿      

什么是“湿”?

“湿”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中医理论中将“湿”归属于六气之一,故我们通常将“湿”称为湿气,当湿气引起身体不适,我们即称为湿邪致病,湿邪可由外入,可由内生,老百姓经常能感觉到自己“湿气重”,即是本次所讲的“湿”。

“湿邪”致病有什么特点呢?

“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若湿邪留滞经络关节,则阳气输布受阻,故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又称“湿痹”。

“湿性粘腻”

湿性粘腻,郁滞难除,故所致皮肤病往往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如我们临床最常见的湿疹,易由急性转成亚急性、慢性,此外,油腻性鳞屑多与此有关。

“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

湿为阴邪,阴与阳是一种动态平衡,湿邪日久阳气受损,故湿邪久病皆带有皮损色暗,受凉易加重的情况。

“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湿性重浊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故有些皮肤病多发于下肢、外阴、双足,如小腿湿疹、阴囊湿疹、糜烂型足癣等。当然,有泛发性湿疹、天疱疮、脂溢性皮炎等也发于上半身,这是湿与风、热邪相兼有关。

“湿邪”都是哪里来的呢?

主要由有两方面:

1外湿:为长夏的主气,湿邪既来源于夏季又可从居住潮湿、接触水湿、涉水淋雨等而来。

2内湿: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故内湿多由脾失健运所致。

湿邪会引起那些皮肤病呢?

湿邪所致的皮肤症状有丘疱疹、水疱、大疱、浸渍、糜烂、渗出及水肿性红斑、浸润性风团等。我们常见的疾病如湿疮(湿疹)、黄水疮、类天疱疮、天疱疮、脂溢性皮炎、蛇串疮亦称缠腰火丹、糜烂型足癣、慢性荨麻疹等皆可由湿邪致病。

清淡饮食,忌食肥甘厚腻之品,建议平时可以多喝白扁豆,薏仁粥可健脾利湿。

避免想的太多,因为思虑伤脾,脾虚生湿。

注意事项;

湿邪的皮肤病表现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期以祛湿为主,慢性期多以健脾为主,但往往急性、慢性兼有,同时又可夹寒、夹热,凉茶有部分健脾祛湿之功,但辩证不准建议不要乱用,外用药上易要根据皮肤的表现而用药,不是“祛湿的”或治疗湿疹的药物就可随意应用,症状不对时,作用可能是相反的,建议有明显症状时不要自行购买药物,到正规中医就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