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何不迁都长安?

 地图帝 2020-07-02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对于鲜卑人创建的这个大帝国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九月,年轻有为的皇帝元宏(高祖孝文帝)决定把国都从平城(山西大同)南迁至洛阳(河南洛阳)。他的这个决定,引发了朝野巨大动荡,但元宏眼界高远,他顶住了保守派的强大压力,迁都洛阳,拥抱了更先进的文明。当然,也有人说北魏之亡,实基于此。

相对于洛阳,平城作为都城,规模确实小了一些。不过,北魏在南方不仅有洛阳一座前朝旧都,秦(西)汉旧都长安(陕西西安)也在北魏控制之下。那么,孝文帝为何迁都洛阳,而不是长安呢?这其中,既有历史及社会原因,也有地理原因。

孝文帝认为鲜卑人必须接受汉文明,这是不可逆的。平城位置太偏北,与汉文明成熟的地区相隔甚远。北魏控制的今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中北部,都是汉文明的发达地区。不过,山东省的位置相对偏东,定都于此,不利于魏军南下伐齐。邺都在河北、河南交界,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成熟。但邺都在黄河北岸,同样不利于孝文帝的南征。

洛阳不一样,首先位于黄河南岸,魏军集合于洛阳,再下攻齐,相对比较容易。其次,洛阳往北去河北,往东去山东,往西去陕西,都处在相对适中的位置。如果南朝军队北伐,危及到新都洛阳的安全,北魏可以从容过河退回河北。更何况,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就准备南下攻取南阳,作为洛阳的南线门户。虽费了一些周折,但北魏还是如愿拿下南阳。

长安的劣势则有很多。关中在北魏帝国的版图上相对偏西南。如果定都长安,北魏的主体却在潼关以东。这样麻烦就来了,北魏主体地区(比如河北)的人来长安办事,要南下黄河,再西行数百里,经过潼关后才能到长安。洛阳位于南部偏中,北魏从各地调集钱粮入洛比较方便。而长安深居关中,运粮不便。关中虽是八百里秦川,但供给一个大帝国的国都,仅凭关中之粮还是不足。

如果南朝军队伐魏,兵至潼关,则将北魏国都挤在狭窄的关中平原。这样的话,北魏将被南军以黄河为界,切成两半。到那时,北魏皇帝能还往哪里逃?最方便的就是西北去凉州,那里以荒漠戈壁为主。如此,则北魏的主体关东(函谷关以东)就很难保住了。历史上非没有先例,控制东晋的刘裕北伐定都关中的后秦,晋军过潼关后,后秦皇帝姚泓已逃无可逃。姚泓逃往凉州?控制凉州的北凉王沮渠蒙逊可不是等闲之辈。

另外,长安相比洛阳,还有一个巨大的劣势——距离南朝实在太近了。长安西南不远处,就是北魏与南齐在秦岭的边界。重镇汉中掌握在南朝手中,对长安来说是个巨大威胁。从汉中至长安,有很多路可走,比如著名的子午道(子午谷)、傥骆道、褒斜道,以及西边的陈仓道。天知道南军要奇袭长安的话,会走哪条道?三国蜀汉大将魏延要求率奇兵出子午道袭长安的计划,被诸葛亮否决了。但是,谁敢保证,南朝不会同意某个将军率奇兵再出子午道?擒贼先擒王,万一让南军奇袭占了魏都长安,北魏还要不要了?

你可能会说:北魏末年,宇文泰控制的西魏就定都长安,彼时的汉中就掌握在南梁手中。东魏占据中原,在西魏控制区能当国都的也只有长安,宇文泰没有多少选择。如果宇文泰定都于西凉,那长安就很难守住。一旦让东魏高欢占领长安,西魏休矣。宇文泰后来夺取汉中,那完全是因为梁朝内部大乱,才给宇文泰以可剩之机。所以,从国都安全的角度考虑,洛阳都要比长安更具安全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