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古事204.先零之战:赵充国徐行平西羌

 建全文库 2019-09-15

军事篇之二十二时间:公元前61年;地点:先零(今甘肃、青海湟水流域);战况:汉胜西羌;今析兵法:徐行驱之

读文摘记

原文:充国乃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懈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虏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两。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毫靡忘使人来言:“愿得还复故地。”充国以闻,未报。靡忘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还谕种人。护军以下皆争之曰:“此反虏,不可擅遣!”充国曰:“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语未卒,玺书报,令靡忘以赎论。后罕竟不烦兵而下。(《资治通鉴》第26卷)

译文:赵充国率兵进抵先零地区。羌人屯兵已久,戒备松懈,忽见汉军大兵来到,慌忙抛弃车马辎重,企图渡湟水撤退,道路狭窄,赵充国率军缓慢进逼。有人对赵充国说:“要取得战果,推进速度不宜迟缓。”赵充国说:“走投无路的敌兵,不可逼迫太急。缓慢追击,他们只顾逃跑;逼迫太急,则回头死战。”各位军校都说:“有理。”羌人掉入水中淹死数百人,投降及被汉军所杀达五百余人,汉军缴获马、牛、羊万余头,车四千余辆。汉军行至罕地,赵充国下令不得焚烧羌人的村落,不得在羌人耕地上牧马。羌人听说后,高兴地说:“汉军果然不打我们!”其首领靡忘派人前来对赵充国说:“希望能让我们回到原业的地方。”赵充国奏闻朝廷,尚未得到回音。靡忘亲自前来归降,赵充国赐其饮食,派他回去告诉本部羌族人。护军以下将领都说:“靡忘是国家叛逆,不能随便放走!”赵充国说:“你们都只是为了自己方便,并非为国家着想!”话音未落,盖有皇帝印玺的文书来到,命靡忘将功赎罪。后羌人终于未用兵而平定。

读古事204.先零之战:赵充国徐行平西羌

读后随笔

公元前61年,西汉后将军赵充国率汉军6万进讨西羌。汉兵到达先零羌族地区,(今甘肃、青海湟水流域),西羌兵被吓得弃重车,欲渡湟水撤退。在汉军占优势的情况下,赵充国说服部下,采取“徐行驱之”战法,冷静观察,缓慢进逼。结果,未费一兵一卒,便平定了叛逆汉朝的西羌部族。

赵充国以“徐行驱之”的战法,获得了平定西羌的成功。赵充国是西汉著名的军事谋略家、后将军、“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他一生沉稳持重,谋虑深远,屡建战功。他这次统兵进攻先零西羌时,虽然已是76岁高龄了,但仍然沉稳持重,采用“徐行”制敌的战法,打了一次胜仗,为他结束军旅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徐行驱敌战例兵法。

“徐行驱之”兵法,是赵充国创造的。所谓“徐行驱之”,就是沉住气、不浮躁,冷静观察,缓慢进逼敌人。具体地说,就是汉军对待逃跑的羌兵,跳出“穷追猛打、速战速决”的框框,采取步步慢跑,徐徐前行的战法,收到了“不战屈人之兵”的效果。这表明,赵充国的兵法创新,是成功的。必须说,赵充国的成功创造,不是拍脑袋,主观臆想出来的,而是依据孙子兵法,联系先零战场的实际情况得来的。可以说,赵充国在先零平西羌的胜利,实属兵法与实战相结合的产物。

“徐行驱之”,是怎样催生出来的?《孙子兵法·军争篇》中说:“穷寇勿迫。”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这一兵法原则告诉兵家,如果对穷寇追迫过急,容易逼其拼死反扑,以至造成自己不应有的损失。赵充国在细致观察敌情地势后,看到西羌兵虽然逃跑,但并非困迫危殆且决一死战的“穷寇”,而是他们为了保存实力未战先退的弱军。这种“不战而遁”之敌,不仅有精力,且有相当实力,“急之则还死战”的危害性更大;再者,此地道路隘狭,不利于大兵团机动,而利于熟悉当地情况的西羌兵设伏阻击。基于这些观察和思考,赵充国便取兵法之“勿迫”,用自己的“徐行”指导作战,断言这样用兵,既可使自己不受大的损失,又可最终战胜西羌兵。

明初著名军事家刘伯温对赵充国的“徐行驱之”,加以了充分肯定和赞扬。他肯定说:“汉赵充国讨先零羌。充国兵至羌虏所,久屯聚,懈弛,望见大军,弃辎重,渡湟水,道隘陕,充国徐行驱之。”(《百战奇略·穷战》大意是,西汉老将赵充国奉命讨伐先零西羌,充国率兵进至羌军驻扎的地方,发现羌兵因长期驻扎这里,已经非常麻痹松懈,远远望见朝廷大军便丢弃战车辎重,企图渡过湟水而西逃。因为所经道路险要狭窄,赵充国率军于后面缓慢地追逐羌军。这里,刘伯温确认赵充国运用的是“徐行驱之”兵法。

刘伯温还赞扬了“徐行驱之”的无可挑剔性。他分析说:“凡战,如我众敌寡,彼必畏我军势,不战而遁,切勿追之,盖物极则反也。宜整兵缓追,则胜。法曰:‘穷寇勿迫。’”(《百战奇略·穷战》意思是,大凡作战中,如果我军兵多、敌军兵少时,敌人必因惧怕我军势强,不敢与我交战而逃走。对于这种为保存实力而退走的敌人,切记不可贸然急追,因为物极必反,急了敌必反身死战,对我不利。应当以整个兵力对敌实施有条不紊地追击,只有这样,才能稳操胜券。诚如兵法所说:“对于困迫危殆且准备拚死一战的敌人,不可以追迫太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汉后将军赵充国,在作战中深谋远虑,总有沉着冷静的头脑。有记载说,他“尤能持重,先计而后战,遂平先零”。在先零之战中,他力排浮急异议,专致“徐行驱之”,正是这种沉着冷静的具体表现,很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应该说,沉着冷静,也是未来战争指挥者必备的条件。两军交战既是实力的较量,也是沉着冷静的抗衡。在实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地应战;在实力占优势的情况下,也要沉着冷静对待战争。一般地说,劣势重守,比较容易冷静;而强势讲攻时,却往往容易头脑发热,不注意冷静观察和思考问题。须知,劣势与优势,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换。头脑冷静的劣势方,很可能转化为强势;情绪浮躁的优势拥有者,很容易转化为劣势。看来,沉着冷静,既是为将者的一种人品修养的重要内容,又是战场上的一种优劣胜负的变换因素。现代军事领导者切切不可忽视。(插图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