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忍的父母,才能教出自律的孩子

 hzq114 2019-09-16

最近有个朋友,在孩子写作业这事上犯了愁。

孩子放学回家便撒欢地玩,作业完全丢到脑后,非得等大人发火,才肯乖乖做作业;而且做起来磨磨蹭蹭,一会玩玩手机一会摸摸玩具,好像作业根本不是他的事一样。

朋友说,这孩子太不自律了。

忍住样样包办、事事插手

 许多父母都想培养出一个自律的孩子,可却从不给他机会。

例如,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的一天都是在父母的口令中过去的:

“还不起床,快迟到了!”

“别看电视了,该吃饭了。”

“又玩手机,作业做完了吗?”

“怎么还不知道睡觉?”

孩子做得不好时,总是想站出来教孩子正确的做法,不给孩子自我探索的时间;孩子遇到挫折时,总想伸出手帮他,不给孩子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的机会。

过度控制孩子的父母,很有可能暗中破坏了孩子自控力的发展。

孩子完全像一个被操控的提线木偶,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什么事情都缺少自己的思考,一切仅凭父母的指令行事。

等孩子没有了父母的帮助和监督,一下子会感到无所适从,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自我价值感低,只会自甘堕落,也就谈不上自律。

自信是自律的基础。

只有当孩子能感受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才会越来越自律,而不是把生活的责任都寄托在父母或其他人身上。

家长要把自主权给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孩子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我认识一位妈妈,孩子起床晚了从来不叫他,“因为上学是他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定闹钟导致迟到,就接受老师的惩罚,他应该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在处理事情方面,试着去倾听孩子自己的选择,鼓励孩子自主解决问题,而不是武断的做一个发号施令者。 

忍住立即满足孩子要求

我们每个人天性上都有劣根性,懒惰、拖延、缺乏耐心······如果不能学会自我克制,与这些劣根性作斗争,最终势必将一事无成,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要什么有什么,没有节制。

最近热播的节目《妈妈是超人》里,黄圣依的儿子安迪出现在大家视野中,而安迪奶奶对孙子无条件满足的爱更是引起了广泛讨论:

“安迪喜欢去游乐园玩,我就给他建了一个游乐园;安迪喜欢滑雪,我就给他修了一个滑雪场。”

在无数“认奶奶”的评论声中,也有很多网友对这样的教育方式提出了质疑:“这样对孩子真的好么?”

是啊,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家长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各种要求,孩子会觉得自己能呼风唤雨,各种欲望甚至会越来越膨胀,于是会渐渐“变本加厉”,提出更多更难以满足的要求。

立即满足孩子要求,长远来看对孩子发展也是不利的。孩子学不会等待,很难培养出毅力、耐力、自制力。

高尔基说:“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因此家长在适当的时机,可以多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让孩子体验等待的过程。

忍住妥协退让,守住原则

没有规矩,孩子无法真正的自律。

而孩子将来的行为自律,有赖于一开始父母的“他律”。

这就要求父母不仅要从小给孩子立规矩,而且还要能坚守原则,忍得住孩子的“软磨硬泡”。

定好的一天只能玩1小时手机,就绝不能因家里来了客人,懒得和孩子纠缠而允许孩子多玩一会。

说好的每天回家先做作业才能看电视,就绝不能因孩子的撒泼打诨而妥协。

作为父母,要给孩子看到原则的力量。

立得了规矩,家长还要和孩子一起守得住原则,只有对规矩严格的遵守,孩子的正确行为才能随着时间的累积形成习惯,而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到了这个时候,不需要外界的监督和催促,孩子自然而然就知道该做什么,坚守行为的边界,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哲学家康德说过: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能够自律的孩子,将来才会收获自由快乐的人生。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