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利一本新书!

 Ranger 2021-08-28

“聪明的孩子”仿佛是大人夸奖孩子的最高境界了。多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仿佛拥有了这个特质,就拥有了成功的底气。

但是,好多事情,光聪明是不够的。世界上不缺聪明人,缺的是既聪明,而又懂得努力的人。

图片

图片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很小的时候便开始识字背诗,五六岁时便学习作诗,9岁时已精通作诗的音律,他学习极其勤奋刻苦,“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直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的地步。因此,他十五六岁时就在诗坛上崭露头角,得到诗坛名流的称赞。

宋朝的司马光

6岁入学接受传统教育;从7岁开始,便广泛阅读,手不失卷,简直到了废寝忘餐的地步。为了抓紧时间多读书,不浪费光阴,他还自己设计用木头做了一个圆形的“警枕”。睡觉时,只要头从警枕上滚落下来,他就又披衣起床,挑灯夜读,直到天亮。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15岁时已经于书无所不通,文辞深醇,下笔有西汉之风。

他们天资聪颖,他们才华横溢,但他们的聪明超群是来自他们的几十年如一日地勤奋好学和刻苦钻研。

人到中年,鉴证了身边从小到大的朋友的各种成功,失败,我发现,最优秀的那一波人,他们身上最大的特点不是聪明,而是自律

0
1
 实验说

从小自律的孩子有更好的人生表现

提到“自律”,我想到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这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博士,1966年起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律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之一:他召集了上百名 4 岁的孩子,每个孩子被单独带进一个小房间内,房内的桌子上放着诱人的棉花糖。

他们给孩子两个选择:一是马上吃掉棉花糖;二是忍住不吃,只要坚持 15 分钟,就可以获得两倍奖励。

许多孩子立刻表示愿意等待,但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底。大部分孩子等不到 1 分钟,就会吃下棉花糖,而剩下的一些人,最多坚持 5 分钟或 10 分钟,就再也忍不住了。

在大约30年后,米歇尔对这些受试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当年那些能够抵制诱惑的小朋友,有更好的人生表现,比如考试取得了更好的成绩、有更好的教育成就、身体素质更好等等。

这个实验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证明了自律的能力,对个人成就的影响。对心理学、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片

0
2
 

自律不是他律,关键是孩子的主动性

当“自律”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的时候,父母们也渐渐知道让孩子学会自律的重要性。

有些父母认为,给孩子定几条规矩,让孩子遵守,他们就会变得自律。

还有一些父母认为,只要自己苦口婆心讲道理,就能教会孩子自律。

这些父母错误地把“他律”当成了“自律”自律不是他律,规矩是外在的束缚,会令孩子反感、抵触,而自律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真正的自律源自自主,如果孩子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自然也就不会懂得自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因此学会自律。

自律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从小培养。

每天我们想方设法训练孩子如厕、睡觉、学习,但无论我们对此有多少宝贵心得,完成这些事的终究还是孩子,我们只是协助者。

无论父母多么爱孩子,都不能代替和逼迫孩子成长,成长的主角始终是孩子。

如果没能激发出孩子的主动性,父母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

图片

0
3
 顾问型父母

丢掉焦虑,让孩子自主成长

父母都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把孩子留在身边,必须放手让孩子走向独立。但独立是一条充满风险的路,什么时候放手,什么时候不放手,哪些事可以放手,哪些事暂时还不能放手,凡此种种,都是困扰父母的难题,父母开始越来越焦虑。

有焦虑的父母,就不可能有主动成长的孩子。当孩子不能成为主角,他们也就没有了主动性、责任感和进取心。

《自律的孩子有大格局》这本书里提到了让孩子自主成长的46个细节,父母若真的想让孩子成才,当务之急,就是放弃焦虑,收回控制,让孩子主动成长

什么是“自主性成长”?用一句话概括:父母当顾问,把教育孩子的事情交给生活。

图片
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位投资顾问,你会如何与你的服务对象相处呢?

假如你告诉对方,如果不让自己服务就扇自己一巴掌,估计对方会吓得夺门而逃吧。

首先,你会仔细了解你的客户,搞好与他的关系,相互信任。

其次,你会为他分析利弊,确定一个安全边界,然后提供选项,供他选择。

但无论如何,你都不会替他选择,因为你十分清楚,对方才是主角,你只是服务于他。

顾问型父母的关键,在于为孩子确定安全边界后,就要按捺住担心与不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

因此,父母需要摆正位置,只充当顾问,不安排或干涉孩子,也不在孩子需要陪伴、关心和指导时缺席,而这种相处方式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确定安全的同时,让孩子自己说了算,不仅避免了孩子的压抑和叛逆,还可以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第二,既然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他们就不会怪罪父母,这会减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防止亲子关系的紧张和恶化。

第三,在自主性成长中,孩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积极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变得越来越能干。

图片

0
4
 父母忍住不插手

孩子才能自律,成就人生大格局

身为父母,我们自然不会无视世界的复杂性。孩子越是长大,他们面临的诱惑就越多,危险也越多。

父母不可能永远保护孩子,孩子们终究要自己去面对社会的各种阴暗面。所以,父母与其沉浸在焦虑不安中,不如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律的人。

只有父母放弃焦虑,忍住不插手,孩子才能自律。

而唯有懂得自律的孩子,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诱惑,避开生活中的险滩与暗礁;

唯有自律的孩子,才能勇于承担、善于取舍;

也唯有自律的孩子,才有能力逐步将内在的格局展开,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正如《自律孩子有大格局》这本书所阐述的:

主动成长的孩子往往很自律,而自律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往往有很强的自控力;

能够抵御诱惑,做出正确的选择;

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的局面,集中力量解决困难;能够承担责任,逐步成就人生的大格局。

图片


图片

APPRECIATE

1、很多人以为自律是成年人的事情,却不知道自律需要从小时候开始培养。

2、孩子的价值观来自于他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而不是灌输给他们的想法。

3、自律不是他律,规矩是外在的束缚,会令孩子反感、抵触,而自律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4、父母不要催促孩子,要尊重孩子自己的节奏,并且要忍住不插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5、懂得放手的父母,更容易教育出自律的孩子;而父母管得越多,孩子越容易推卸责任。

6、父母不用帮孩子安排好一切,而是给孩子自己尝试的机会,让孩子承担结果,引导孩子学会自主独立生活。

7、父母培养孩子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逐渐让孩子走向独立,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以便将来离开我们时,能够独当一面。

8、高效的父母不会给孩子设立太多的界限,很多家庭都是在这条界限的基础上得以成功运作:“在不会给任何人带来问题的基础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9、那些不太担忧孩子失败,而是更希望孩子从失败中学会思考的父母,会培养出善于思考并很少失败的孩子。

10、孩子永远无法理解自己感受之外的事情,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领悟,并实现由内而外的成长。所以,父母与其苦口婆心地教导,不如让生活给孩子们上一课。

11、父母养育孩子时,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把孩子的天性当成问题:怀疑外向活泼的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内心敏感的孩子是不是有心理问题,甚至不惜去改变孩子的天性。结果,不仅徒劳无功,还会让孩子内心痛苦、扭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