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蜡烛制造过程,原来真的非常简单!

 miaomiao0440 2019-09-16

文:制造原理

蜡烛的制造过程

原来如此简单

各种造型的蜡烛

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

小作坊的感觉

原始时代的火把是蜡烛的起源。那时候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蜡一类的东西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公元前3世纪左右出现的蜜蜡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蜡烛的雏形。

在西方,有一段时期,寺院中都养蜂,用来制造蜜蜡。这主要是因为天主教认为蜜蜡是处女受胎的象征,所以便把蜜蜡视为纯洁之光,供奉在教堂的祭坛上。从现存的文献来看,蜜蜡在我国产生的时间大几乎与西方相同,日本是在奈良时代(710~784年)从我国传入这种蜜蜡蜡烛的,和现代蜡烛相比,古代蜡烛有许多不足之处。李商隐有“何当共剪西窗烛”的诗句。诗人为什么要剪烛呢?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蜡烛的烛心是用棉线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燃烧时由于无法烧尽而炭化,所以必须不时地用剪刀将残留的烛心末端剪掉。这无疑是一件麻烦的事。1820年,法国人强巴歇列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烛心,使烛心燃烧时自然松开,末端正好翘到火焰外侧,因而可以完全燃烧。

现在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石蜡是从石油的含蜡馏分经冷榨或溶剂脱蜡而制得的蜡烛,,是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约85%,含氢元素约14%。添加的辅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软度,具体添加要视生产什么种类的蜡烛而定。 蜡烛燃烧时,正二十二烷和硬脂酸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2H46 + 67O2→44CO2 + 46H2O和C17H35COOH + 26O2→18CO2 + 18H2O。

蜡烛被点燃时最初燃烧的火焰较小,逐渐变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焰心主要为蜡烛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石蜡燃烧不充分,温度比焰心高,因有部分碳粒,火焰最明亮,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燃烧充分,温度最高,因此,当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火柴梗接触外焰部分首先变黑。

正规工厂蜡烛生产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