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白起,杀敌百万,秦昭襄王为何就容不下他

 山家往事 2019-09-16

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即公元前257年),在秦国一个叫杜邮的地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众人的关注下,挥剑自刎,这个人,就是令东方列国闻之胆寒的白起。

timg1.jpg他出生于秦国郿邑,楚平王之后,出身名门。一生征战几十年,从无败绩,因其善于打硬仗,斩首动辄在十万级以上,比如,公元前293年,在伊阙之战中,白起全歼韩魏联军24万;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白起消灭赵魏联军15万;长平之战更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记录----诱杀赵国军卒45万,因此,东方列国称其为“人屠”。

这样一个人物,却被秦昭襄王赐死了。

原因何在?

1、被秦相范睢落井下石?

提起范睢,人们就想起睚眦必报这个词语。早年,范睢在魏国效力,出使齐国的时候,齐襄王觉得范睢口才挺好,有意留下,送黄金、请吃酒,范睢觉得这样做不地道,就拒绝了齐国请求。

timg (26).jpg但这事儿被他的领导须贾知道了,感觉很是没有面子,羡慕嫉妒恨,就跟魏相魏齐说了,范睢是魏奸,向齐国泄露了很多机密。魏齐自然是觉得范睢是个小人物而已,不分青红皂白,将范睢往死里揍,牙齿掉了,眼也快瞎了,然后扔到厕所里,临走前还不忘羞辱他一顿----让众宾客向范睢身上撒尿。

这遭遇,简直就是翻版的孙膑。

后来范睢凭借自己才华,终于当上了秦相,秦昭襄王亲自帮他复仇,满世界的追杀魏齐。赵国的平原君想保护魏齐,秦昭襄王便将平原君扣押;魏齐想重新逃回魏国,信陵君不纳,整个列国都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魏齐无奈自杀。

从这个经历来看,要说范睢睚眦必报,似乎不妥,那个年代,是讲究快意恩仇的,即便是一国之君,也不敢滥杀无辜,楚平王当年杀了伍子胥的父兄,死了之后,依然被伍子胥拉出来鞭尸,再往前,纪侯向周夷王进献谗言,导致齐哀公被烹杀,自齐哀公算起,传到第九世齐襄公时,最终灭亡纪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九世之仇。

timg (27).jpg当年,范睢在魏国遭受了肉体和人格的双重侮辱,做了秦相后,有能力为自己复仇,这便成了睚眦必报?

实际上,在秦昭襄王眼里,范睢地位是要高于白起的。也就是说,白起之死,和范睢关系不大,起码范睢在这里面不是关键性的因素。

2、白起桀骜不驯,不服调令?

长平之战后的第二年,秦昭襄王再次派兵攻打赵国,并包围邯郸。但是战事久拖不决,秦国想尽快解决赵国问题,便想委任白起为帅。

白起久经沙场,知道秦国不会赢,就拒绝了秦昭襄王。这倒也不打紧,但是白起做起了预言帝,扬言秦国必败。

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timg (30).jpg还真就被他说中了!秦昭襄王知道白起碎嘴子,心里自然不太高兴,但还不至于到了杀他的地步。

前线战败的消息时常传来,损兵折将,秦昭襄王压力很大,就强令白起出征。白起又开始叨叨了,并且拖了三个月,才慢悠悠的出发。走到杜邮,奉令自杀。

在这几个月内,秦昭襄王是亲自去到白起家里,请他挂帅出征的,白起不去;后来秦昭襄王令范睢再次去白起家里请求,依然被拒绝。这也能说明,秦昭襄王是有容人之量的,并不会因为白起有“怨言”就将其处死。

所以,白起因为叨唠了几句话就被处决,这说法也存在问题。

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是秦昭襄王老了。

假如秦昭襄王再年轻个二十岁,白起不去也就算了,但现在的秦昭襄王已经六十八岁了!

timg (29).jpg在秦国统一华夏的过程中,秦昭襄王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君王,相当有作为,十八岁继位,到了五十四岁才完全掌控朝堂,是不是很窝囊?

没办法,只因秦国猛人太多。

他的母亲芈宣太后、舅舅魏冉把持秦国四十年,并且这姐弟俩很能干,将三晋、楚、齐打的服服帖帖。

面对这样的强人组合,秦昭襄王只能隐忍,这一忍,就是三十六年,这也是个狠人啊,一直忍到五十几岁。在那个年代,管你是权贵君王,还是贩夫走卒,货到这把年纪相当不易。最终,他在范睢的帮助下才得以驱除芈宣太后及魏冉势力。

timg (28).jpg站在秦昭襄王的角度上,说不定哪天自己就宾天了,留下白起这么一个厉害人物,对将来的新王百害而无一利。另外,芈宣太后和魏冉好歹是自己家人,白起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万一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所以,说到根上,还是秦昭襄王心里没底呀。如果白起能退一步,解甲归田,怕是另外一个结果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