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等五千年》 第二章 万物的源头(五)

 河南豫东中医馆 2019-09-16

愚主偶思

哲学思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从生命的角度上看:生命是无限地渺小,我们只是苍茫大地的一个瞬间;生命又是无限地伟大,可以在任何一个渺小之中找到永生和永恒。从世间道理的角度分析:任何存在都有价值性,区别在于认知对事物的背景和层面的取用。从学问的角度上看,哲学思考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类游戏顶级模式。从我个人的角度上看,如果拥有更多的认知思路,可以活得安宁与平静。

          FIVE THOUSAND MORE YEARS

  ( 接上篇 )  

第四节   时空的宇宙

感受时间

▲年月日时分秒只是一个人为设定的标量。

回到源头上看,时间是人脑意识对外界变化的一种区分标准, 一种对存在变化的感受阈值。美好的时光往往短暂,艰苦的岁月总是那么漫长。这说明什么?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对时间(存在变化)的感受是不同的。现有的时间标准是人类面对宇宙整体变化的一个集体设定,时钟的时间只是一个共同的参照模板。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时间契约来认识和衡量这个世界。

实际上每个人的时间含义(存在感变化)又是不一样的,这是对时间概念的还原。从本质上说,时间到底是什么呢?只是人对存在变化的一种意识感受。年月日时分秒只是人类集体对生存的这个世界人为设定的共同参照的标准变化值。

不客气的说,哲学和物理学很多问题陷入僵局,就是对时间的认识不够才导致无法深入。物理学的很多公式把时间列为一个重要的基本元素,这对于物质的客观规律有着精细的测量效果;把时间代入物理学公式,只是数据与函数的关系,而认识真实的物质存在变化就会受到限制,也会给我们认识宇宙的真实面目带来障碍。

概括地说时间在物理公式代表什么含义呢?是一种存在变化的尺度。有著名的物理学家说时间是可以弯曲的,这其实是啼笑皆非的科学崇拜。

时间这个标量在公式里可以随意变化,但是在人脑现实世界里时间的改变只是物质存在的变化快慢而已,如何弯曲呢?时间只是一个人为的标量,所谓时空弯曲就是人为改变时间的标定。如果这是广义相对论的核心,相信历史会实事求是的给出更有价值的定论。

▲爱因斯坦如是说

意识的空间

对于盲人来说,宇宙并没有空间的感觉,那么宇宙就不存在了吗?对于他们来说,宇宙是什么呢?宇宙只是一种存在的触觉变化。

用眼睛看世界,空间有距离感和存在感,空间只是眼睛感官作用下对存在感的一种辨识。我们当然可以认定空间的三维存在,也可以认定这是宇宙演化的一种立体形式。说到底,空间只是意识对变化的认识效果

立体的空间感可以让宇宙的存在变得更加的绚丽多彩,同时这一切都是意识的作用,一切都是存在的变化形式。认识世界需要打破固有思维的框架,甚至不能以人为中心来思考哲学和宇宙存在之意义,这样才可以把人与宇宙看的更清楚,这就是宇宙之外看一切。

不平衡后的存在

任何存在说到底都是一种意识感受。所谓的宇宙就是意识的宇宙。时间和空间都是意识认知的区别效果。每个生命体都需要存在感的表达,这属于演化的特性,是宇宙形式的个体表现,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然而一切存在的目的和表达都趋于一种满足,满足即是一种平衡,彻底平衡之后这种存在感就会消失。无论是精神和物质,都是这个规律,这是宇宙的核心问题。一切问题都可以从宇宙的起源当中找到答案,人类的文明发展都是在复杂的关系中寻求各种存在与不存在的平衡。

人的意识是个有意思的过程,只有存在才会被感受,而趋于不存在才是感受的美好。打个最简单的比喻:人饿了,就想吃饭。饿就是存在感,吃饭过程很美好就是存在的满足过程,不饿代表平衡,而不饿就不会被自我感受到 。(没有“宇宙是意识的宇宙”这个基础,思考很多终极问题就会进入不可调和的死结)从宇宙法则来说,存在就是呼唤一种共同,在虚幻变迁的世界中求得一份痕迹

总结地说,

存在就是不平衡,

不平衡就可以被意识聚焦。

存在也是整体宇宙大和谐中的

不和谐成分。

生命是带着苦难而降生的,

这也是任何一个彻底的开悟者

所要明悟的首要条件。

“大”和“小”

大和小只是常态下观察方法和角度的差别。一粒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会变的很大很清晰;在银河系的星际图中观察地球,地球的存在甚至会难以被发现。

现实常态中,何以区分“大”和“小”呢?在表面上是意识观察的清晰对比度,而实际上是存在变化和意识感受的尺度。花花世界,无法辨认有多少玄机,这是因为存在变化的种类和尺度无法让我们清晰的感受,这就是“大”;细微存在物体因为变化的单一,很容易被意识感觉而认识,这就是“小”。山河湖海乃至天空为何很“大”?可以理解为意识的掌控需要更深更多的接触,是变化的重叠或者范围需要意识更多的参与。说到底,物质世界的大小只是意识感受量的多少和纯粹度的区别

一串银行密码可以锁定一大笔巨额财富,一个网站的打开只需要轻轻一个点击,一个念头的改变可以影响一个世界的潮流。这些看起来是一个小小的瞬间,却可以改变大大的世界。从这个角度上思考,“大”是一种能量系和感受变化的多维体现,“小”是一个变化和衔接的介入端口,一个切入点。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

物有存在的“小”, 却往往可以记录宇宙变化奥秘的核心机密。无论是天体运动的轨迹还是微观世界的变化显示,都可以是相对量变化的“小”,这种“小”恰恰是宇宙演变的大规则和大秩序,这是人类视野最容易迷失的观察思路。

大和小在宇宙之中,只是感受变化的多和少,如此宇宙的轮回才是周而复始地永远存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都是在不同时空中寻求可以链接的端口。

物理学变化的“基本微粒”

在我看来,物质构成的原始结构是不可能有基本微粒的,基本微粒只是物理学对物质存在无法彻底解释的一个假设。假如说存在基本微粒,那么请问基本微粒是由什么构成呢?这又出现了一个不可知。

从宇宙的初始形成过程来看,所谓的基本微粒只是存在演化过的一个痕迹表现形式。“基本微粒”不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存在,而是在瞬间表现出来的一个能量交集点。这世间没有任何永恒不变的存在形式,只有永恒不变的运动形式。

(第二章未完待续)

《再等五千年》往篇链接

第一章 何来神奇

第二章 万物的源头(一)

第二章 万物的源头(二)

第二章 万物的源头(三)

第二章 万物的源头(四)


世事苍茫,人生如渡,

待一曲歌罢,已是白发催君老。

千年落尽,晓峰如故,

点一烛空思,直向无处寻众妙。

编辑:愚菩提  文案:乱草舞风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