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仁集王圣教序碑刻画出了一个民族永久的生命线

 songsgt 2019-09-16

作者:毛毛

发布时间:2019-09-03 08:16:10

来源:陕西日报


现位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二陈列室、今年1347岁的怀仁集王圣教序碑全貌。

8月29日,西安碑林博物馆怀仁集王圣教序碑前挤满了参观的人。

怀仁集王圣教序碑宋拓剪裱本局部拍图。

记者 毛毛文/图

它,有两位皇帝为其作序、写记。它,叙述了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和回国译经的史实。它,由唐代怀仁和尚倾数年之功,花千金之巨,遍收全国王羲之书法,集成此碑,成为世人学习王羲之书法的经典范本。“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王字;一心求法,百折不挠的玄奘;歌舞升平、开放包容的大唐盛世,都藏在这怀仁集王圣教序碑中了。

姓名:怀仁集王圣教序碑

年龄:1347岁

职称:国宝级

国宝户籍登记年龄:1996年

出生时间: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

现住址:西安碑林博物馆

联系电话:(029)87210764

8月29日,虽已入秋,但西安的天气依然炎热,当记者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时,这里人们的热情就像这天气一样热度不减。在导游的带领下,围绕在各种名碑前,听讲解员叙述那跨越千年的故事,梳理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通过黑黝黝石刻的流动线条寻找中华文明。

当记者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二室东侧的陈列室时,发现在一座高350厘米、宽96厘米—108厘米、厚28厘米的石碑周围,早已挤满了兴奋的人们。他们当中有人用放大镜认真查看石碑上镌刻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一撇一捺。这就是西安碑林博物馆著名的石碑——怀仁集王圣教序碑,碑林藏石编号624号。1996年此碑被国家定为国宝级文物。

它曾散落在山野间 北宋初期被保护

怀仁集王圣教序碑立于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碑题《大唐三藏圣教序》。螭首方座,碑身上小下大,碑文30行,行83字至88字不等,共有1904个字,是由初唐时期长安弘福寺僧人怀仁经过24年的努力从王羲之的若干墨迹中辑集出来的碑刻。他巧妙地将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玄奘法师和王羲之这些当时及后世人们耳熟能详的重要历史人物勾连起来,制作出真正具有纪念性的作品。

碑文内容包括: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法师翻译佛经作的序文,序文叙述玄奘赴印度取经和回国译经的史实,并有皇太子李治(即高宗)作的记,与太宗答敕、皇太子笺答、玄奘所译心经五个部分,最后将译经润色文字的大臣衔名也附刻于石碑后,此碑通称三藏圣教序碑,因碑头上横刻七尊佛像,也叫七佛头圣教碑。由于是唐代怀仁和尚倾数年之功,花千金之巨,遍收全国王羲之书法,集成此碑,故民间称“三绝碑”“千金碑”,是世人学习王羲之书法的经典范本。

怀仁集王圣教序碑原立于长安修德坊弘福寺,唐末天祐元年,朱温胁迫昭宗东迁洛阳,毁长安宫室民居,怀仁集王圣教序碑也和其他许多名碑一样,散落于长安郊野,至北宋初期,才被移到京兆城中的孔庙保护起来,成为组成“碑林”的最早名碑之一。碑体现留有在关中大地震中断裂并被后人修复的痕迹,碑体上的个别字迹已经模糊,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它的名气。

记者望着怀仁集王圣教序碑前涌动的人群,不由得浮想联翩,在1300多年的岁月中,有多少文人墨客对它顶礼膜拜,有多少人在此聆听它的故事,又有多少人在此仰望和致敬,并延绵至今。

碑文描述了玄奘西天取经的艰险历程

玄奘13岁时便在洛阳净土寺诵习佛典,后游历全国各地,遍访名师。随着学业的日益长进,他的疑问和困惑也越来越多,而这些疑惑又非中国佛典和高僧所能解决,于是下决心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取经求法。

怀仁集王圣教序碑碑文中描述了玄奘西天取经的艰险历程,可谓是历尽艰难、九死一生。玄奘一路上经过苍茫的戈壁沙漠,那里没有水没有路标,只有从前走过的马匹、骆驼留下的粪便,或是一堆堆尸骨。玄奘走过茫茫大雪覆盖的雪山,经历了战乱、匪患、寒冷、饥饿、缺衣少食等诸多困难。可这些都没能使玄奘失去信心,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玄奘终于到达了印度。

玄奘到达印度后,游学各地,并且演讲佛典,还跟印度学者讨论佛学理论。玄奘这次西行,历经17年之久,5万里行程,经过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舍利子150粒,金银佛像7件。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沿着事先规划好的路线,从朱雀大街到弘福寺数十里,官民夹道欢迎,唐太宗也接见了他。

今天我们要去印度,坐飞机来回不过两三天。可1000多年前要出远门,只能靠双脚和畜力,因此,玄奘被后人称之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赞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唐太宗对于玄奘西行取经的精神非常钦佩,对他在佛学方面的成就也极为推崇。于是,委任他在长安弘福寺中专门翻译经书。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玄奘将《大菩萨藏经》20卷、《大唐西域记》12卷及翻译完成的《诸经论》呈给唐太宗,并请他为《诸经论》钦赐一篇序文。唐太宗十分重视,不敢轻易动笔。两年后,御制序文才撰写完毕,全文共781字。随后,唐太宗会聚百官,在明月殿上,命弘文馆学士上官仪将《圣教序》当众宣读。

与此同时,玄奘还邀请皇太子李治写了一篇《述三藏圣记》,全文579字。玄奘自己又翻译了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与《圣教序》一同放在《诸经论》的卷首。

据记载,刚开始玄奘请求唐太宗赐序,并未被理会。接着,他借《西域记》修成之际,再次上表请赐,唐太宗再次拒绝。后来,唐太宗在玉华宫见到玄奘时,还劝其还俗。在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斡旋下,玄奘重提赐序,这次得到了唐太宗的应允。

怀仁和尚历经24年完成了集字拼文任务

唐太宗的《圣教序》和皇太子的《述三藏圣记》写成以后,大臣们为了使其永垂后世,就筹备刻碑立石。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的书法,赞扬王羲之的书法是“尽善尽美”。文武百官提议用王羲之的书体来刻《圣教序》碑。经过商量,邀请怀仁和尚来担任集字拼文的工作。

怀仁承担的这项工作,实属不易。怀仁是根据王羲之《兰亭序》《丧乱帖》《九月十七日帖》《奉橘帖》以及赵模的《摹集右军千字文》等作为集字蓝本,全碑共1904字,字字精雅飘逸,款款相映成趣。书法秀劲超群,一气呵成,世称“千王碑”。全碑将王羲之的楷书、行书、草书杂糅其间,大胆地搭配、组合、集成,动静结合,挥洒自如。碑刻的笔法十分丰富,楷、行、草、隶、篆各种笔法无不用之其中;集字新颖生动,平中见奇,开合有度,欹正相依,灵动多姿;重复的字、偏旁部首无不体现变化翻新。

在集字刻碑过程中,怀仁看到的不同的真迹,字的大小本身就有不同,所以,他必须先确定需要多大的字,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才能使得全篇协调,然后再根据实际集字过程中的需要,调整大小,有可能原字大要缩小,原字小要放大,更有可能根据章法的需要,夸张放大某一个字或者缩小某一个字,以求得跌宕起伏的节奏变化、错落有致。这件作品开创了书法集字的先河,其难度之大,艺术价值之高,令人敬佩。

经过怀仁和尚24年的艰辛劳作,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玄奘逝世8年后,怀仁集王羲之行书最终完成,刻石立于弘福寺。怀仁集王圣教序碑对后世书法尤其是当代书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明朝王世贞《弇州山人稿》评:“《圣教序》书法为百年楷模,病之者第谓其结体无别构,偏旁多假藉,盖集书不得不尔。”“极备八法之妙,真墨池之龙象,兰亭之羽翼也。”清朝王澍《竹云题跋》:“自唐以来,士林甚重此碑,匪直《兴福寺》《隆阐法师》等碑为显效其体,即李北海、张司直、苏武功亦从此夺胎。”虽为集字,但如同书写一般,章法自然,气息贯通,左右避让,上下呼应。单字更是无可挑剔。碑文亦有“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眀珠,讵能方其朗润”的佳句,这固然是唐太宗李世民赞扬玄奘的语句,而用来形容王羲之的书法,却也恰如其分。

自从唐太宗成功地将王羲之书法地位推向顶峰以来,以王羲之为首的“二王”系统书法统领书坛1000多年间,并无人能撼动其书圣地位。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员、西安碑林博物馆书法艺术中心主任王冰向记者介绍说:“在传衍至今的王羲之书法系统中,唐代怀仁集王圣教序碑之书,是仅次于《兰亭序》的一件王羲之书法名品。怀仁集王圣教序碑在形式上既迎合了唐太宗崇尚王羲之书法的意愿,又满足当时社会流行佛教的时尚需求,是一举多得的举措。怀仁集王圣教序碑问世,刚开始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传播碑文内容,现在却有所不同,它第一次因为书法的原因而刻石,那就是所谓的‘帖’了。许多字是《兰亭序》和其他王羲之著名作品所没有的,它为后世人们学习、了解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提供了大宗的重要材料。”

唐太宗要求以集字的形式立碑,显然代表了皇室对王羲之字的传统尊崇和品位,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事件。在怀仁集王羲之行书的影响下,后世以集王字构拟碑文成为一种风尚。《圣教序》《述圣记》颁布之后两个多月,就被迅速地抄录于佛经之前,传播速度令人震惊。

初唐时所谓王羲之法帖已经达到2000多卷,其中行草占据大半,因此集字只能以行书为主,兼用部分楷书、草书。虽然宫廷收藏丰富,但要从浩繁的手卷中找出每一个可能采用的字迹,并组成一篇鸿篇巨制,是件相当有难度的事。用行书书碑的这些信息对当时社会有很大的引领作用,而行书最早的用途并非正式场合,唐以前碑石用行书也是罕见的。

记者猜想,怀仁和尚在集王羲之书的时候,已经想到了这块石头会不朽。因为如果不是抱着这种信念,怀仁集王圣教序碑绝对不会那样精彩。他为皇帝集的这篇序,他为玄奘立的这块碑,在未来的1000多年里,成了书法史上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