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个真实案例!分布式光伏竞价项目为何落地困难?

 超卓机电 2019-09-16
7月11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19年竞价项目名单,国内光伏市场正式启动。

然而,竞价容易落地难!一些分布式项目虽拿到补贴,但仍难以推进。

其中有哪些因素在阻碍项目推进?解决方法是什么?本文介绍3个真实案例及解决思路。


一、融资渠道不畅,缺乏资金

绍兴某5MW分布式光伏竞价项目,获得4分国补,优质民企屋顶,消纳率85%,屋顶良好、无需加固翻新,优惠电价88折。

投资方欲采用建设期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投建电站。

但近期金融市场较为冷淡,部分融资租赁机构对企业资信的要求较高,一些机构综合年利率高达10%,令投资方难以接受。

资金迟迟无法到位,开工时间遥遥无期。竞价得来的国补、省补虽丰厚,但随时间推移,即将成为泡影!


解决思路

1、准备好完整的项目融资资料,多多接触市面上放款的融资租赁机构,去伪存真、去劣取优。

2、如果实在找不到融资方,可寻找资金雄厚的企业作为兜底方,或通过总包、小EPC或卖路条的方式与之合作,换种方式获取收益。

二、业主问题频发,不好搞定

嘉兴投资人蔡总,未与企业签订能源管理合同,就参与国补竞价。虽成功拿到7分补贴,但项目仍难以落地。

业主方要求较多,与投资人在电价折扣、屋顶租金、电费结算周期等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合同无法签署,项目不能动工。此企业屋顶需一定的加固。如果让利过多,项目是否具备投资价值,还是个疑问。

解决思路

1、核算投资收益率,出让合适的利润,双方各退一步签订合同,争取早日将项目落地。

2、如业主不肯降低条件,项目不再具备投资价值,虽然拿到较高补贴,但也只能放弃该项目。

三、想要卖掉路条,难寻买主

宁波某光伏公司李总,报了4个项目竞价,成功拿到5分补贴,想通过做小EPC的方式与投资方合作,将项目落地。

历时2个月,李总并未找到靠谱的投资方。其中大企业往往流程繁多、效率慢,等了很久之后被拒绝,浪费太长时间!

小公司良莠不齐,部分小公司并不具备投资能力,只是二道贩子,拿到项目资料后就倒手转卖,令人心累!



解决思路

1、与大企业合作,事先问清其内部流程与周期,并定时跟进,提交齐全的项目资料,及时处理对方的问题,争取早日将项目落地。

2、通过阳光全能查、天眼查等工具,查询中小投资方的企业信息。若旗下无1个项目公司,则慎重与之合作。

上述的3个案例中,有融资问题、业主问题、人脉问题。纠根竭底,还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我们很难找到优质融资、高收益项目和靠谱投资人,甚至难以查到真实电价、辐照和补贴。

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信息渠道不够多;二是信息处理能力不够强。

我们远景阿波罗希望做这样一个平台:通过数字化方式,扩充大家的信息渠道,并帮助光伏人筛选信息。解决光伏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光伏项目!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