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压力那么大——焦虑,是你生活中的常客么?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9-16

我真的没有资格来评价这样一位伟人,然而我只想客观地来讲述这个真实的经历,并在其中添入细微的主观倾向,让大家了解伟人从而更好地生活。

社会压力那么大——焦虑,是你生活中的常客么?

威廉·詹姆斯,美国心理学之父、哲学家、心理学家。1842年出生在一个富裕、民主的家庭,他的父亲和蔼可亲、知识丰富,时常在家中和孩子一起毫无约束地讨论各种话题。在詹姆斯17岁那年他想成为一名画家,这是第一次和父亲的看法产生分歧,他只学了半年就放弃了(据詹姆斯所说是由于缺乏天分,不过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不能违背从小到大只给过他爱的父亲)。后来他按照父亲的意愿开始学习化学,可他对于繁琐的实验感到十分的反感,于是又将兴趣转向了生理学。他来到了哈佛医学院,准备成为一名医生,可惜医学并不能唤起他的热情。不久后,他又跟随一名博物学家在亚马逊河畔度过了一年,想要进入自然史学科行列,可也没能如愿。最后他回到医学院里,经历了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危机,几欲自杀。

1869年——詹姆斯才回到美国完成了博士学位的学业。因为他的身体问题所以并没有去行医,又因为他关于意识的科学观点和父亲的神秘主义倾向不和,常常发生争吵,以至于28岁还没有经济独立的他发生了严重的精神危机

有天晚上,他到一家服装店购买衣服,突然间,一阵可怕的恐惧感没有预先的警告就击中了他,就像从黑暗中突然冒出来的一样。这恐惧感就是对自己的存在的害怕。同时,在他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癫痫病人的形象,詹姆斯以前在疯人院里曾看见过他,一位长着一头黑发的青年人,皮肤发绿,完全是个傻子,整天坐在凳子上,或者坐在墙上的架板上,双腿抱膝坐在那里。这形象就是他本人!他害怕得发起抖来。从此之后,生活对詹姆斯的意义完全改变了。每天早晨醒来时,心底里都会涌现出非常可怕的恐惧感,并伴随有一种此前从不知道也从未感受过的人生不安全感。

社会压力那么大——焦虑,是你生活中的常客么?

在经历了他人生最严重的精神危机之后,詹姆斯重新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努力摆脱那个徘徊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病人”形象。他开始重新阅读各种经典著作,并渐渐走出了阴影,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相信自由意志的力量(在这之前他深信决定论),于是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的第一个自由意志行动将会是相信自由意志。我要随我的意志再进一步,不仅以这个意志来行动,而且还要相信它,相信我自己的真实性和创造力。”而他的身体果然也随着精神状态的改变康复起来,似乎命运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但是他依旧靠父亲的接济过活,这时他们曾经的邻居——哈佛的校长查尔斯·埃利奥邀请詹姆斯到哈佛教授生理学和心理学。至此,他的生涯才逐渐稳定下来,在他人生后半段的大多数时间,皆在此度过。

社会压力那么大——焦虑,是你生活中的常客么?

1892年,他完成了简化版的《心理学原理》,一经出版立刻引起轰动性的效应。在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之时,詹姆斯也完成了由怯弱而无目的游荡的富家少年,到机能主义代表人物的转变。杜威在评论他时说:“大家一致公认,他一直是美国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如果不是因为人们对德国人和事不合情理的赞扬,我认为,他也就是他这个时代和任何国家里最为伟大的心理学家。”

大家可以在故事中感受到即便是历史上留名的伟人,在他的一生中,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尽管他被许多人,比如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称之为“可敬的天才”,但纵观他人生的前半途,一次次的寻找发展的道路都走进了死胡同。这让人很难和那位被称之为“美国心理学之父”、“机能主义”代表人物的名号联系起来。 甚至,我们在他身上更多发现的是怯弱和抑郁。

故事中的心理学——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

社会压力那么大——焦虑,是你生活中的常客么?

情绪症状: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病因:1.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有患有惊恐障碍的家人,患有焦虑症的可能性会变大。

2.和药物依赖和物质上瘾有关,过度的药物滥用,会造成常人的神经机能紊乱,导致神经症。

3.个人无意识地关注威胁与伤害,感觉每时每刻都收到威胁,非常缺乏安全感,也会导致焦虑症。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标,心理治疗是治本,两者缺一不可) : 适合焦虑症患者的方法有:生物反馈治疗、放松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中医心理治疗(TIP技术)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